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印发《兰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兰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23 08:52:51 影响了:

 关于印发《兰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兰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已经2021112日党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兰州大学(章)

2021122

 

 附件

兰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兰州大学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目标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深入研究和挖掘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构建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提升,推出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和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课程;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全面加强,打造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积极营造课程思政建设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学校立德树人成效。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增强教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学工作规范,积极主动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堂教学,规范课堂教学管理,严肃课堂教学纪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部)

2.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前沿知识和信息及时融入课堂教学,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抓好专业教师思政素养的培训,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选派教学骨干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引导教师提升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政教学能力。依托“青年教师水平提升计划”,利用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通过开展典型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现场教学观摩、教学设计案例分享等活动,引导教师自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校院两级领导带头参加集体备课、随堂听课和教学研讨等活动,强化教师的立德树人初心和教书育人使命。(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

3.坚持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充分发挥系(所)、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教学中心、课程组等科研与教学基层组织作用,定期开展学习讨论、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等活动。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进行教学教研活动,鼓励支持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

(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内涵

4.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各教学单位对照《纲要》中对不同学科门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育人目标,立足专业特点全面梳理各类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

5.加快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将课程思政纳入课程教学建设基本要求,作为课程设置、课程准入、教学准入、教材准入、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体现到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案课件中,贯穿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规范,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程考核和学生学业评价各方面均应体现思政元素;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要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考查。(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

6.持续做好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建设视频、课件、习题、实验实训(实践)项目等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促进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总结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案例,提炼形成参考性强、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做好实践成果的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

(三)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实效

7.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政育人品牌。持续举办“新生开学第一课”“百年兰大·名家讲坛”“萃英大讲坛”“至公讲堂”“国情时政大讲堂”等专题报告会。做精做深相关学科领域“学术前沿”系列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工匠名师和抗疫英雄等为学生传播中国精神。积极推进各教学科研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化,打造一院一品课程思政教学特色品牌。加强留学生课程的思政教学建设,传递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教务处、宣传部、研工部、学工部、团委)

8.深入拓展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活动。构建“课堂学习研讨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实践、社团社会体验实践、岗位实习见习实践、创新创业创造实践”有序衔接并具有专业特色的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完善各级各类大赛训练支持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跨省域和国际性的专业竞赛实践活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合理设计思政元素并融入实验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实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安全知识、环保意识。有效利用红色教育场馆、基地等,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等,积极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组织学生从“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开展国情民情社情调研考察活动。(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

(四)完善课程思政评价及保障机制

9.制定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各教学单位绩效评价,“双一流”建设监测,学科评估、教学评估、专业认证、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教师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把课程思政要求作为教师引进、教师荣誉体系建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成果奖和教材奖等各类教学奖评选的重要指标。(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各教学单位)

10.促进课程思政赛教融合。通过举办校院两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讲课比赛,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特色做法,鼓励广大教师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革新、思政元素融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各教学单位)

11.加强课程思政教研成果培育。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等相关研究力量,组建兰州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机构,加强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充分利用校院两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及时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模式。大力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高质量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重点教材、典型案例、教学成果。(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宣传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各教学单位积极推进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全面领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各相关部门在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和部署实施基础上,协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工作。各教学科研单位严格落实“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明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实践要求,学期结束后通过学生问卷调研、教师心得交流汇报等形式动态跟踪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有关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及时报教务处、研究生院检查备案。教师要发挥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增强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经费保障

学校划拨专项经费保障工作开展,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各教学单位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和“双一流”引导专项经费,保障本方案顺利实施。对工作开展突出的优秀课程和教师给予奖励。

(三)质量保障

把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单位绩效考评;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情况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个人考核评价、绩效分配、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监督检查

学校对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加强过程管理,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各教学单位须加强动态监测、常态管理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及时总结经验,并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主动发布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主动接受监督,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处、见实效。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