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基坑整体稳定性与什么有关_深基坑支护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管理
 

基坑整体稳定性与什么有关_深基坑支护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管理

发布时间:2019-02-19 03:59:29 影响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的特点,若处理不当,极易酿成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本文就影响深基坑稳定性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稳定性;因素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地下人防工程的要求,高层、超高层地下建筑设计必不可少,有的地下建筑甚至有三四层,深的达十多米,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就愈来愈复杂。国内深基坑支护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笔者就深基坑管理及稳定性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资料是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所以勘察资料的不详细、不准确性直接给基坑的安全留下重大的隐患。要求在勘察过程中,必须认真准确的给出基坑设计范围内每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全面的评价岩土工程性质,为设计提供详细、准确的勘察资料。
  2.深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选定取决于基坑开挖深度、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包括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重要性,相邻道路、地下管线的限制程度)、设计控制变形要求、施工设备能力、工期、造价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等诸多因素。
  2.1深基坑支护设计应由相应勘察设计资质,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承担;设计方案必须由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基坑支护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基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
  2.2土压力是支护设计计算的前提,它在基坑开挖到地下结构完工不是一常不变的。由于基坑周围土体浸水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基坑周围堆放大量建筑材料、大型施工机械作业距离基坑太近、寒冷地区土体中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冻胀力施加给土体主动推力等原因造成支护结构实际受到的土压力大于设计值,支护结构所承受的主动土压力增大,支护结构就会产生较大变形,甚至破坏。
  深基坑的定义: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3.深基坑支护的施工阶段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并根据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的要求,预先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单位要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深入施工现场,当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相符时,应会同建设、勘察、施工、监理和监测单位研究解决,必要时应提出补充勘察要求和修改设计。
  3.1施工方案除具有常规内容外,还应特别强调①执行设计总说明中所规定的施工程序的技术措施;②土方开挖及运输方案;③控制地面堆载、地表水、地下水的措施;④对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市政管线的保护(观测)措施;⑤应急抢险措施。专项施工方案须经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会审通过后才能实施,经会审确定的施工方案不得随意改变。
  3.2现场施工应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强化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和验收。深基坑坑顶周边在基坑深度2倍距离范围内,严禁设置塔吊等大型设备和搭设临时职工宿舍。在深基坑周边上述距离范围内,确需搭设办公用房、堆放料具等,必须经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验算设计,并出具书面同意意见;施工单位应对基坑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加固方案必须经原专家组评审。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观测数据接近设计预警指标时,必须及时报告建设、监理单位,发现险情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严防恶性事故的发生。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工后、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前,必须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深基坑工程进行联合验收,对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稳定性、时效性等方面出具书面意见,合格后方可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4.水的作用
  水是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的重要隐患。根据统计80%以上的深基坑事故是由水处理不当造成的,主要会出现以下情况:
  4.1基础施工期间遇到大雨,基坑坡体、坡顶未采取防护措施,坡顶也未设排水沟,雨水冲刷桩间土,造成土体流失,再者雨水浸泡基坑或基坑周围给排水管道渗漏冲走桩间土,直接影响基坑的稳定性。
  4.2由于降水井间距过大,上层滞水不能完全排走,基础施工阶段停止抽水,仅靠降水井底部砂层渗走上层滞水,造成上层滞水越积越多,插筋锚体摩阻力减小,复合土体强度大大降低,造成边坡坍塌。
  4.3对于未作止水帷幕的基坑,基坑内存在大量的深层降水。在抽水期间,随着降深的不断加大,一方面引起基坑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土随着降水漏斗曲线的形成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如是淤泥质土地区,大量泥浆从桩间流入基坑,造成地面开裂、下沉,临近房屋向基坑倾斜,地下管线及道路开裂,甚至破坏。
  4.4止水帷幕设计深度不够,造成地下水在基坑内严重漏水。
  5.支撑及锚固体系
  支撑式支护结构和锚固式支护结构是深基坑支护中常用的支护形式。支撑体系基本呈受压状态,杆件和体系的稳定问题,是支撑结构的基本问题。支撑系统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支护结构大变形。锚固结构广泛用于非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特点是支护结构刚度大,位移小,施工方法可选择性大,在周围建筑群密集的大深度基坑使用是适宜的。但是,锚杆的设计水平、施工质量以及对地基土的保护是确保锚杆能完成其使命的一个完整环节,其中任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锚杆失效。
  6.基坑稳定分析
  6.1支护结构插入土体深度不足时,被动土压力过小,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差,严重时基坑坡角滑动,坑底土体大面积隆起。
  6.2在饱和粉细砂场地的基坑内降水。当基坑内外水头差过大时,基坑土体因管涌而失稳。
  6.3在淤泥质土或饱和软粘土场地,不降水开挖基坑,由于挖土、运土设备的扰动,土体强度下降,使基坑周围土体产生滑移。
  6.4高水位地区,基坑封底深度过小时,或坑底排水措施处理不当时,造成底板凸起,开裂,基坑土体失稳。
  6.5土体冻涨,造成基坑失稳。
  7.深基坑支护监理和监测
  监理单位应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单位应根据规范、设计文件、评审意见、施工方案等有关资料文件,提出监理意见,编写深基坑工程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当发生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严重威胁周边环境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责令停工,并协调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深基坑工程监测应贯穿工程的全过程。深基坑工程监测应当委托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支护结构监测的主要内容有①支护结构变形及顶部位移监测;②支护结构沉降监测;③支护结构和支撑结构应力监测等。监测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监理、施工和设计单位通报监测分析情况,提出合理建议。监测采集数据已达报警界限时,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各方采取措施。工程结束后,监测单位应当及时向委托方提交监测报告。、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安排合理的施工监测,准确分析监测数据,综合判断险情的出现。一旦出现险情,及时作出应急处理,抢险措施得当。
  8.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是四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每一环节直接影响基坑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大量涌现。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的特点,若处理不当,极易酿成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