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考】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19 04:04:19 影响了:

  【摘要】面对现今紧张的就业现状本文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充分解释了造成这一局面的多方成因。并在就业问题的解决上提出了见解,为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困境;思考
  
  1.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堪忧。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了630万,较2001年的115万,十年时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倍之多。而在这期间,我国的GDP的增长速度一直稳定在8%左右,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使得就业状况愈演愈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有可能达到700万之多。
  2.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多方成因
  2.1国家政策体制方面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另一方面,传统的地方保护性政策, 给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自从统一分配的就业模式被打破以来,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尚未形成完善、固定、成熟的就业模式。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国家对教育的僵化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 导致了部分毕业生无业可就, 部分岗位无人可聘的困局。
  2.2社会用人方面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供需比2007年年底为0.98,2008年第四季度则急剧下降至0.85,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1]。同时也使得2008年、2009年到高校招聘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较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对业务娴熟或有从业经验的求职者比较青睐, 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甚至不惜花高价互挖墙脚。还有的企业用人标准错位, 导致企业无视用人与就业形势的实际情况, 从学历、学校、外貌、身高、性别、籍贯、工作经验等多方面不断提升招聘的要求, 给社会造成了普通大中专教育过剩、高学历人才不足的假象。
  2.3学校培育模式方面
  学校的培养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就业方向有着直接影响。高校规模的扩大和连续的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也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招生,以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 此外,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最后, 还有部分高校, 为了评估需要, 盲目增设各类专业,扩大学校规模和招生人数, 致使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总量不足, 难以培养出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2.4学生就业观念方面
  首先,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够确。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缺乏长远的职业思考。在就业中期望值过高,缺乏责任感,造成就业机会的流失。其次,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方面有所欠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实际的需求。很多企业在考虑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看重职业热情、沟通能力、负责任的态度等个人潜力。而当今部分毕业生性格上具有个性自我、缺乏合作精神不重视个人能力的修炼,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择业观念狭隘,择业区域偏向于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各大型中心城市。同时存在择业部门集中于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最后,在择业认识上,普遍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大学生普遍缺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2]。
  3.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建议
  3.1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价值观在近几年是常常跃然眼前又在现实中经常被忽略的一个名词。或许你无法清楚地看到它的作用,它却实际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选择。一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之前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坚定地信念,不能随着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摇摆不定。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职业发展成功还是失败的判别标准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生活,你的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成功的职业人士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并没有单纯的考虑金钱而是更多的追求自己的梦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发展,最终大多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3.2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入学初期就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很有效的解决临近毕业时手足无措的状况。一个对205位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62.2%的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的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通过课程改革,改变课堂授课模式,引入企业家、校友等,通过开设讲座、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会等形式拓展就业指导内容。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到社会上进行实践,尽早了解就业的困难形势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使之在学校生活中提高学习热情和掌握这些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可以很有效的改善学生毕业时盲目无助的状况。
  3.3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在人生最初的职业生涯开端,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尤为重要。而当我们着眼于选择之时,选择又显得十分艰难,尤其是当一个人的未来幸福和富足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人认为自己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但许多年过去了,仍然很迷惑。职场生涯是很现实的,只有充分利用机会,一步一步的改善自己的职业状况,做一个长期的谨慎的选择过程,才能把握住正确的选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3.4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开展创业教育
  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及发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宣讲、参观、实习、项目合作等多种式,为学生提供了解体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的桥梁。另外,多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也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创业计划是指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制作的具有可行性的报告,意在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从而取得投资创办公司。学生可以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开阔就业视野、按需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温清浩.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世纪桥,2009,(8).
  [2]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