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传奇和壮丽】 壮丽
 

【传奇和壮丽】 壮丽

发布时间:2019-02-21 04:30:17 影响了:

  从红巨星到白矮星      我们的太阳衰老时将变成红巨星,体积逐渐膨胀到淹没水星、金星和地球的程度,但由于物质密度非常低,几近真空,所以并不影响这些行星的运行。内部的核聚合反应到生成碳、氧、氖为止。由于没有核反应提供热能,原来与引力对抗达到平衡的气体压力,因温度的逐渐降低而降低,使引力逐渐占了上风。由碳、氧、氖组成的内核在引力作用下坍缩,密度逐渐增大,成为一颗致密的白矮星,密度达1吨/厘米3(太阳的密度为1克/厘米3),相当于一个乒乓球的体积充满着几百吨物质。白矮星的巨大引力,最终几乎吸收掉整个红巨星的物质。
  红巨星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坍缩成白矮星的过程中,引起被压缩物质的反弹。本来,物质原子核外的电子,每一个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由于压缩,电子所占有的空间缩小了,这叫电子简并,由于这种电子简并,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电子简并压力,以抵抗引力引起的收缩。随着白矮星质量的增加,收缩加剧,引起电子简并压的反弹,然后再收缩。这样经过几百万年的反弹-收缩振荡过程,在最后一次最强烈的收缩引起的最强烈的反弹中,使红巨星的亮度突然增大1000万倍,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把外层气体抛洒到太空。这叫新星爆发。新星爆发后,中心的白矮星裸露出来,它是红巨星死亡后的遗骸。天狼星伴星就是一颗白矮星。比较暗淡。白矮星可维持几十亿年,最后变成一颗看不见的黑矮星。
  白矮星的质量是有极限的。1928年,印度的萨・钱德拉塞卡坐船到英国去作爱丁顿的研究生时,在船上算出这个极限是1.5M⊙ 。几乎在同一时期,苏联的列・蓝道也算出这个极限。但后来这个极限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经过改善,钱德拉塞卡极限现为1.4M⊙。所有1~6M⊙的恒星死亡后,都会形成1.4M⊙以下的白矮星。
  
  从红超巨星到中子星
  
  6~10M⊙的恒星,年老时膨胀为红超巨星。最后中心形成铁元素核心,温度达10亿度,由于没有能量流出,铁核心在巨大的引力压缩下剧烈收缩,温度可在1/10秒内猛升到50亿度,巨大的光子能将铁原子核炸开,铁原子核蜕变为氦原子核。这叫光致蜕变。
  由于铁核心的平衡发生急剧变化,无法抵挡越来越大的引力坍缩,温度继续上升,又使氦核蜕变为质子、中子和电子。电子在这极高的温度下,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可在1/10秒内与质子结合,变成中子。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微子流,使温度进一步升高,产生更多的中子。最后形成一个中子核心――中子星。
  中子星的物质密度达1015克/厘米3,相当于1只戒指中有1亿吨物质。物质达到中子星的密度,就不能进一步被压缩(这为什么,请读者思考)。红超巨星的非中子化的外壳,在中子星的强大引力作用下,数以万亿吨的物质以约4万千米/秒的速度落到中子星的表面上,好像撞在比金刚石还坚硬的墙上,结果被反弹回来,形成冲击波。冲击波由中心向外传播,在几天之后到达红超巨星的外壳表面,它极其巨大的能量将外壳爆得粉碎,光度突然增大几十亿倍,在几天之内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这颗恒星在主序星阶段辐射出来的全部能量,并把在各级核聚合反应中形成的碳、氧、氖、镁、硫、硅和磷等较重的元素洒向太空,中子星被裸露出来。这就是超新星爆发。
  
  历史记载的超新星爆发
  
  中国史书中记载了最早的几次超新星爆发,一次在汉灵帝中平2年(公元185年),发生在半人马座,持续20个月能被看到;一次在晋孝武帝太元21年(公元396年),发生在天蝎座,持续8个月能看到;一次在唐敬宗宝历3年(公元827年),也发生在天蝎座。
  中国史书还记载,在宋真宗景德3年(公元1006年),豺狼座发生超新星爆发,其亮度持续25个月超过月亮。阿拉伯人、日本人和欧洲修道士也记载了这次超新星爆发。
  宋朝天文学家杨惟德,在宋仁宗皇 6年(公元1054年)对金牛座的一次超新星爆发作了详细的记载。在日出前几分钟,一颗“客星”升起到地平线上,比金星和天空中任何明亮的星都亮得多,在23天里白昼也能看得见,两年之内夜晚能看到。日本人也观察到这颗超新星。
  1731年,英国业余天文学家约・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一个星云,1844年被命名为蟹状星云。1919年天文学家隆德马克根据翻译的中国史料,意识到蟹状星云与1054年超新星之间的联系。1928年埃德温・哈勃测定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变后,推算它的年龄大约是900年,这就证实了蟹状星云正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残余气体。
  1572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在天后座观察到超新星。1937年,弗・兹维基和瓦・巴德根据这颗新星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又比普通新星亮得多,给它取了现今这个“超新星”的名字,并命名为“第谷超新星”。
  1604年(明神宗万历32年),中国、朝鲜和欧洲都观察到蛇夫座一颗超新星,后来命名为开普勒超新星。1943年,巴德发现这颗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星云。
  1987年2月23日,加拿大天文学家伊・谢尔顿和他的助手在大麦哲伦星云发现一颗超新星。在这前一天,日本科学家在神冈地下深锌矿井里安装的质子衰变测试装置(灌满2000吨纯水的容器和周围的一些高灵敏度质子探测仪器),在11秒钟内记录到不下11次的质子与中微子的碰撞。同时,在美国俄亥俄州一座盐矿井里的类似装置,也记录到8次中微子碰撞。科学家认为,这种中微子正是那颗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几小时后,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在大麦哲伦星云中证认出那颗超新星,是一颗温度极高的蓝色超巨星“桑杜里克-69202”。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的量子1号舱,也探测到这次超新星爆发。
  
  发现中子星的故事
  
  1932年,杰・查德威克在实验室发现了中子。几乎在这同时,列夫・蓝道也发现了中子,并预测宇宙中有由中子组成的恒星。两年后,弗・兹维基和瓦・巴德提出中子星存在的理论,到1939年,罗・奥本海默和格・沃尔科夫建立了完整的中子星理论。
  1967年冬,剑桥大学天文学家安・休伊什的研究生乔・贝尔,正在负责检查和改进一台新射电望远镜,当她在查看测量遥远射电源辐射的记录资料时,在210米长的微米波纸带上,发现每隔1.3373秒出现一次电脉冲信号,周期非常精确。开始,她和她的老师以为是像科幻小说《小绿人》中那样的外星人,瞄准我们发出的联络信号。并将先后发现的这种信号称为“小绿人1”号和“小绿人2”号等等。
  在1968年又发现多个脉冲信号源以后,认定那不是什么外星人发出的联络信号,而是一种产生电脉冲的星球,被命名为脉冲星。这一年,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弗・帕齐尼和托・歌尔德等人指出脉冲星是一种快速旋转的中子星。
  中子星几乎继承了红超巨星的全部质量,而直径(几十千米)却极大地缩小了,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直径缩小,旋转速度加快,所以旋转速度极大地加快了。同时,巨大的收缩也极大地增强了磁场。运动的带电粒子(电子和质子)被磁场加速,沿磁轴方向发出射电波。由于磁轴与中子星的旋转轴不重合,所以中子星每旋转一圈,射电束就扫过进行观测的射电望远镜一次,成为电脉冲信号。
  
  科学争鸣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红超巨星中首先形成的并不是中子星,而是白矮星,在质量超过1.4M⊙时,才坍缩成中子星,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超新星爆发。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红超巨星中形成的白矮星,主要由碳组成,由于碳原子核的聚合反应而发生碳爆炸,将白矮星连同整个红超巨星炸毁,没有白矮星遗留下来。1978年11月13日美国发射的“高能天文台2”号卫星(又称爱因斯坦天文台),在仙后座探测到300年前一次超新星爆发后的残余气体,而在它们的中心并没有发现中子星。1572年天后座第谷超新星和1604年蛇夫座开普勒超新星爆发的中心,也没有找到中子星。这些观测似乎给这种理论以支持。
  
  从红超巨星到黑洞
  
  蓝道、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等人研究发现,红超巨星中心的中子星,其质量超过2.5M⊙ 时,会在不到1毫秒的时间内,突然坍缩为一个黑洞,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将红超巨星的外壳炸得粉碎。这种超新星爆发非常强烈,把外壳中的各种物质加热到极高的温度,使它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核聚合反应,金、铅和铀等比铁更重的元素被产生出来。不过,这些核聚合反应只吸收能量而不释放能量,使温度急骤降低,核聚合反应停止,新生成的重元素连同其它元素被一起抛洒到太空。
  恒星死亡时洒向太空的氢、氦和少量的重元素,成为组成下一代恒星的材料。我们的太阳,就是由98%的氢和氦、2%的重元素组成的,并在50亿年前放出光芒。恒星至今仍在太空中形成着。这类恒星被称为星族Ⅰ,与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星族Ⅱ相比,它们有由前代恒星制造的丰富的金属元素,它们一般在旋涡星系的盘里。我们的太阳就是在银河系的圆盘里。
  恒星死亡时洒向太空的各种元素,特别是重元素,成为组成行星和生命的材料。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万物,不管是岩石、土壤,还是草木和飞禽走兽等生命物质,除了宇宙诞生后不久就有的氢、氦以外,其它的碳、氧、硅、镁、硫、磷、钙、铁等成分,它们全部是在恒星的演变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而且,生命物质的诞生、发展和进化,还离不开恒星提供的光和热。没有恒星的核灰烬,就没有构成行星的岩石、土壤等材料,就没有今天的金矿、铅矿、铀矿和铁矿;没有恒星死亡的灰烬,就没有构成生命所需要的碳、氧、钙、磷等元素;没有恒星提供的光和热,就没有生命的起源,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就没有今日地球上葱茏的万物,就没有智慧的人类。
  总起来说,没有恒星的演变,就没有宇宙的演变。恒星的一生确实传奇而壮丽。(巨尤)★
  下一期将介绍宇宙的整体结构、形状和大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