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课题引领,,拓展时空,,三级联动|读写联动课题
 

课题引领,,拓展时空,,三级联动|读写联动课题

发布时间:2019-04-21 03:47:08 影响了:

  从教研角度看,上海市的小学品德学科具有三大特点:其一,它是新的综合学科;其二,专职教师较少;其三,教科版和上海版两套教材并行使用。这些特点既给我们的教研工作带来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教研生长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创新,我市已初步建构起了适应本学科特点的教研模式。这一新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通过课题引领这一策略来提升教研水平,采用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形式来拓展教研时空,建构市区校三级联动的组织机制以增强教研实效。
  一、课题引领,创新教研策略
  当前,课题研究与学科教研各自为政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使得大多数课题研究的成果停留在纸上而难以转化为教学效益,同时,许多教研活动却因缺少课题研究的引领而停留在“就课论课”的低水平重复上。为此,我们一直秉持“研为了教,教需要研”的基本理念。所谓“研为了教”,意指研究的课题只有聚焦教学、服务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而“教需要研”,则指教学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予以潜心研究,方能把握其规律性,提升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了“以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活动”的教研策略:一方面,从教研活动中努力提炼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而关照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来引领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的水平。最终达至课题研究与有效教研的双赢。
  (一)课题研究源自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与日常教学关系最密切的活动,大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大多会在教研活动中暴露出来。因此,教研活动的内容便为课题研究的选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例如,《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后,如何在品德教学中贯彻落实“两纲”,就成为了教研的热点。基于此,我们及时将这一教研热点转化为了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保障贯彻落实“两纲”的重要途径就是,引导教师们认识到,“两纲”要求与二期课改理念以及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相依相从的关系,指导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显性与隐性、低年级与中高年级、教材与生活、认知与情感等四对关系。
  又如,近年来,在教研活动中反映出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价值落实情况不尽人意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展开了全市的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展开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的课题,以引导广大教师切实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德功能,自觉地在教学中落实其育人价值。不仅如此,在落实育人价值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教师们容易忽视方法和能力的目标,为此集中开展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研究》这一课题。
  可见,关注一线教研活动,不仅会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还能使教研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通过课题研究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课题研究引领教研实践活动
  当然,研究的课题提出以后,还必须通过教研活动去实践、检验和发展。这也就为提升我们的一线教研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可能和有效的途径。
  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研究》这一课题为例。在这一主课题之下,我们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同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整合的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系统性研究”“国内外相关课程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比较”“融合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中方法与能力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改善学习方式,促进方法与能力目标的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与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方法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评价研究”“学生在学习评价中方法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评价研究”等八个子课题,分配给各区县的教研小组。各区县学科教研员再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经初步审定后,再把子课题的实施贯彻到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让广大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群策群力。这就使课题研究走出了少数人闭门造车的“象牙塔”,真正成为了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也为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建设者与完善者提供了平台。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活动这一策略的实施,各区县品德教研员以及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专业素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曾在徐汇、杨浦等区举办过区中心组教研活动现场展示,可以从中看出他们交流发言的层次和评课的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新教研员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较快适应了本学科的教研工作。现在各区县的学科教研活动都逐渐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示与研讨相结合,学术意味也越来越浓厚了。
  二、拓展时空,创新教研形式
  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都采用开会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常规教研。这种常规教研的优点是集中、直接。参与者可以面对面地在同一地点同一段时间里直接交流,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场研讨乃至交锋,需要形成共识的也可当场形成共识,因而效率比较高。但也因为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往往交流和研讨不够充分,影响了教研的质量和成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近年来,网络教研大大拓展了教研活动的时空,也弥补了常规教研的缺憾。基于此,我市的品德教研活动努力突破常规教研的单一模式,通过常规教研网络化与网络教研常态化,最终创新出“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一体化”的新教研形式。
  (一)常规教研网络化
  所谓常规教研网络化,指的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与平台来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具体做法有:(1)教研活动前,通过网络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将教研活动的宗旨、内容、要求等通过网络事先告知出席对象;教研活动需要准备的发言文本和交流稿等通过网络送交主办者审阅;教研活动要进行的教学观摩的教案通过网络来获取专家的反馈和评议,并及时进行修改完善。(2)教研活动中展示的课堂教学录像,专题报告PPT,文字资料等力求在最短时间里上网,供全市学科教师深入研讨,以体现教研的时效性。(3)教研活动后,通过网络收集各方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便于今后改进。
  常规教研借助网络的翅膀,极大地拓展了时空,有效地弥补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尤其对于专职教师比例很小的品德学科来说,更是个福音。它能弥补非专职教师因忙于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而无暇参与品德教研活动的缺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