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地方举债回潮】地方举债
 

【地方举债回潮】地方举债

发布时间:2019-06-20 04:17:22 影响了:

  6月14日,8亿元12仪征债发行完毕。至此,仅今年上半年,企业债发行规模即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与过去三年企业债年度发行规模相当。    而这仅行至半程。下半年尚未开始,监管当局不仅无意收紧发行节奏,而且正在酝酿进一步加快审批步伐,为接下来更多企业债融资打开方便之门。
  进入5月,地方政府企业债申报“盛况空前”。国家发改委设定每周三统一受理发行材料,首个受理日,100多家发行人递交材料,需拿号排队,该情形与医院挂号候诊无异。
   接近国家发改委权威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接下来将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改进制度、加快速度,推动企业债发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全年总融资规模,相关部门和投资机构的估算是可能接近7000亿元(含铁道债1500亿元)。
   据悉,国家发改委已形成了一份规范企业债发行和监管的相关文件初稿(下称“初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其拟在注重防控企业债偿付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发债主体范围,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发行效率。
   在外界看来,所有这一切,均基于中国经济今年以来的增速放缓。尤其是进入二季度,贸易、消费、投资均呈缓增之势,“硬着陆”可能性上升。在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减产、停产者多,商业银行甚至一度出现贷款需求不旺的局面。
   为避免经济发展失速,新一轮“稳增长”组合拳从“两会”之后开始显现,从5月起明显加速,投资拉动是其中的重点,多渠道融资成为关键。
   除了财政政策更趋积极,央行货币政策亦在有节奏放松,降息成为现实行动。商业银行一度“只收不贷”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下称“平台贷”),最近也出现松动迹象。5月信贷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环比止跌回升。
   种种迹象表明,在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带动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称“融资平台”)的融资环境开始宽松,可能直接带动地方政府举债再次发力,这令外界重新开始担忧地方债务问题的恶化与潜在风险积累。
   据了解,从去年以来,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后,仅将少量资金投资于保障房、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而将大量资金用于偿还既有债务。
   最近一年多,地方政府“借新还旧”的债务置换,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支持下的“平台贷”展期、重组,一系列监管容忍使得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今年以来开始逐步缓释。
   可以说,面对去年开始显现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时间换空间”,是决策层和监管当局解决地方债务的基本思路。但“有限腾挪”仅是暂时转危为安,其债务风险隐忧并未真正化解,若新的地方举债回潮,债务风险可能再度增加。
   对此,金融界人士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应尽快探索建立一套规范和透明的地方债务管理体制,避免地方债务风险重新过度集中。
  
  城投债再度汹涌
  今年企业债发行总量将达到约7000亿元(含1500亿元铁道债),为历年之最。其中地方企业债近5000亿元,较往年增幅超过100%
  
   今年以来、特别是全国“两会”之后,国家发改委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企业债发行审批。三四月,债券市场热度空前,甚至出现银行理财、债券基金抢债的罕见情形,整个二季度,企业债发放速度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企业债共发行178只,融资规模为3025.9亿元。中债统计数据显示,其中地方企业债(也称“城投债”)发行165只,共募集资金2011.9亿元。无论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已接近历史发行高点。
   2009年,受4万亿刺激政策推动,全年共发行企业债3252.33亿元,创了历史新高。按今年上半年的发行速度,全年企业债融资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
   不过,其中有一点重要变化,今年以来,企业债单只发行规模较往年下降。据了解,这是国家发改委为平衡地区差异,有意压缩单只规模,尽量满足更多地方城投类公司的融资需求,这也有利于分散各地方的债务风险。
   过去四年间,伴随2008年中央“4万亿”经济计划的出台,企业债发行呈现从低到高再到低的走势,在最火热的2009年,企业债共发行180只,其中地方企业债152只,融资规模总计2218.18亿元。
   今年城投债再次勃兴,市场和监管部门大都归因于云投事件(相关报道见《财经》2011年第18期“云投集团重组震荡”)负面影响消除。2011年,云投事件引发市场违约风险,投资者信心跌落至冰点,企业债发行中断三个多月。尽管企业债审批并未因此暂缓,但2011年下半年批准的总额约600亿元、近60只企业债被延至今年发行,这是推高当前发行规模的一个表面原因。
   事实上,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微调,发改委审批节奏加快,企业债的松动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权威人士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今年春节后,发改委就加快项目审批节奏,而企业债作为国家发改委调控地方政府融资的手段,率先松动,效果明显。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热情再次高涨。5月初起,国家发改委内部规定,每周三安排专人,在指定场所统一受理发行人材料。监管部门和市场普遍认为,这一盛况至少延续至年底,全年融资量可观。
   除了为配合宏观调控的需要,加快审批节奏,监管层对企业债有着更深远的制度层面考虑。这或许将为企业债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
   5月初,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召集多家券商小范围沟通后,在综合现有企业债所用发行监管规范的基础上,迅速起草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债发行和监管的相关文件初稿。
   其基本内容涵盖两个方面,规范企业债发行监管流程和进一步加快发行审批速度。“初稿”拟明确承销商职责, 防范违约风险,进一步规范发行审批流程,明确地方政府偿债义务。
   同时,其中还涉及部分发行监管环节的重要调整,例如拟放宽发行主体范围。目前企业债发行主体选择遵照“2111”规则(即允许省级城市有2家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副省级城市1家,地级市1家,全国百强县1家),经过三年大规模发行后,发行主体信用逐渐下移。未来发债主体或突破这一范围,非百强县有望获得发债资格。
   发行审批环节,拟将原先由国家发改委主任签字、再转送人民银行和证监会会签的流程,修改为三个部委同时会签,如此一来,审批时间减少约十天。
   “初稿”形成后,目前正在征求市场意见,修改完善。作为国家发改委内部文件,报批程序较为简单,起草、修改完成后,只要时机成熟,即可向外发布。
   通过这一系列的规范和改革,企业债发行将进一步提速。监管部门和一些市场机构的估算表明,今年企业债发行总量将达到约7000亿元(含1500亿元铁道债),为历年之最。其中地方企业债近5000亿元,较往年增幅超过100%。
  
  银行“平台贷”松动
  银监会对“平台贷”政策不变,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监管部门赋予了各家银行更大的灵活度
  
   相较于企业债新的井喷之势,上半年银行信贷则显现出新动向。
   6月11日,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新增贷款额有所回升,达到7932亿元。信贷结构看,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75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699亿元,占比达29.5%,高于4月23.6%。
   进一步分析发现,受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带动,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快速反弹,有效拉动了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过,5月四大行信贷投放疲软,与4月份新增贷款数量基本持平,中长期贷款的投放主力为区域性中小银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