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稳增长如何去地产化] 稳增长
 

[稳增长如何去地产化] 稳增长

发布时间:2019-06-22 04:05:35 影响了:

  一直以来,由于房地产政策关乎民生,也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因此房地产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吸引了足够的关注与讨论。当下,房地产调控政策又一次面临两难局面。  一方面,欧债危机加深打击中国出口,而两年严厉的政策效果叠加,也导致住宅及房地产相关投资和消费出现明显下滑。由于房地产调控,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使得稳增长压力加大。
  而另一方面,刚性需求仍然旺盛,仅由于4月以来支持刚需的利率有所放松,便带动房地产销售市场回暖。房价出现反弹与调控预期相悖,使得短期来看,严厉的房地产政策难言放松。这样看来,房地产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关节点。
  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必刻意以房价下跌为目的,实际上,个别地区刚性需求旺盛、供给不足也是支持房价不会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
  同时,考虑到调控存在多重矛盾,如果能在价格可控范围内逐步放大成交量,不仅符合当前购房者利益,也不会对经济造成过度影响,或许是件好事。而出口下滑,消费稳定之下,基建投资加大有利于平衡房地产投资下滑,带动经济增长。
  
  降房价与稳增长
  本轮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已持续两年有余,其严厉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限购又限贷的政策可谓绝无仅有。在政策重压下,近两年房价疯狂上涨的局面有所改观,并在去年10月出现轻微下降。
  但是,由于刚需旺盛,4月以来支持刚需的贷款稍有松动,便带动房地产销售的大幅回升、房价也有上涨趋势。房价上涨与调控目标不符,决策层近日多次强调拥有足够的政策储备以防止房价反弹,说明房地产调控目标仍未达到,短期内不会有所放松。
  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利于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但由于房地产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能够带动相关消费与投资,所以多年来房地产一直是支持内需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如今房地产市场低迷加重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降房价与保增长目标之间协调困难,有时甚至存在矛盾,使得房地产政策与市场预期在政策执行期间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首先,房地产调控和促消费之间存在矛盾。持续两年的房地产调控,不仅导致房地产销售下滑,也对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起到了间接抑制作用,对消费和稳定经济增长不利。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看,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同比增长分别为8.9%、26.4%、25.5%,比6月增速分别下降了0.6个、2.3个和3.8个百分点。
  其次,房地产调控与稳增长和投资之间也存在矛盾。
  近两年,伴随着新屋开工的减少,房地产投资出现大幅下滑。1月-7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至15.4%,比1月-6月降低1.2个百分点,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除此之外,1月-7月住宅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从1月-6月的-10.7%继续下滑至-13.4%。而1月-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4%,之所以能够一改走低趋势,与前六个月持平,主要得益于政策对基础项目建设的支持。
  再有,房地产调控与地方政府收入之间也存在矛盾。考虑到地方政府过去一直对土地收入依赖较大,目前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已经受到了影响。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约2.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的66.5%。但在加紧房地产调控后,土地收益一再下跌。
  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6525.9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
  
  调控博弈
  如此看来,当前房地产调控进入了博弈阶段。笔者认为,由于房地产对消费、投资都有拉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支持作用应该肯定。而调控政策不必刻意以房价大幅下跌为目的。
  而房地产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未来要真正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注意配套政策的推行。
  笔者认为,当前房价泡沫对中等和以下收入家庭确实存在,但豪宅市场反而泡沫较小,一刀切的调控政策很难收到理想效果。
  因为一方面,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由于中国投资渠道较少且豪宅不贵,自然加大了高收入群体投资房产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讲房价极高,陋室难求,即便房价下降,也很难有购房能力。
  因此,在调整房地产政策之时,更应该注重其他政策的配套实施,如加快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中低端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加快金融市场改革、规范资本市场以提振投资者信心、拓宽投资渠道等等。
  二是促使调控依据更加清晰。
  毫无疑问,判断房价是否合理自然需要准确的房价统计数据。不过十分遗憾,自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就缺乏完善的统计体系。
  例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国内货币政策和针对房地产业的抑制性政策已经全面放松。其后,房价上涨很快,在很多人眼中代表着新一轮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但国家统计局年底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却显示2009年房价仅上涨1.5%,明显偏离直观感受。
  为避免争议,去年统计局取消了公布房屋均价涨幅平均数,使得市场失去了对房价涨幅的最直观感受,也导致研究者多年跟踪的房价历史数据出现中断。笔者认为,房价统计的混乱,使得决策层政策缺乏公信力。
  三是改变近几年房地产政策时而过紧,时而过松,变化幅度过大的情况。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属于调控状态,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整政策,以期抑制过热的投资和房价的过快上涨。而金融危机出现以后,因“信心重于黄金”,为保内需,推出了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但最终投入更接近“十万亿元”,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积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加大。
  其后,为防范投融资平台风险与打压房地产泡沫,去年大部分时间决策层一直保持着紧缩的货币政策。而今年,在稳增长压力加大之下,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所松动,中央层面也基本上保持了默许态度,直到近期房价出现反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