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公共性分析】政府职能的三大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公共性分析】政府职能的三大转变

发布时间:2019-06-24 04:15:44 影响了:

  摘 要:为解决现代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公共性缺失这一重要问题,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了原因,根据公共性的重要性,及其缺失表现,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完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等措施来保证公共性的实现。
  关键词:公共性;职能转变;公平与效率;公共服务
  公共性是现代政府的价值追求,是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不能违背的价值定位。但是在政府公共性的"应然"和"实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政府在遵循公共性价值前提下进行调整和改革。我国当前的政府改革过程中缺乏对公共性的重视,不利于政府职能地顺利转变。
  1公共性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
  1.1 公共性是政府职能的本质属性
  对一个现代政府而言,其公共性价值导向要求它不断调整政府职能,以有效的公共政策来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政府公共性的目标导向下,其职能已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政府在追求和增进公共利益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功能。也就是说,现代政治发展已将政府的公共性职能定位为政府的本质属性,公共性也就成为政府自身努力的方向和外在监控主体的目标追求。
  1.2 公共性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其一,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必须对其主体的公共性进行定位。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具有不同于其它组织的公共性特征:代表性、公共性、公益性、权力的法定性。
  其二,政府职能转变必须注重价值观的公共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如何经济地和高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不同,政府公共管理的价值观更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
  其三,政府职能转变中必须注重管理客体及目标的公共性。政府实施管理职能的主要对象是公共事务,无疑公共事务具有鲜明的公共性。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或宗旨是实现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意。
  1.3 公共性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基础
  在我国,依法治国意味着一切公共权力都必须以法律作为其存在基础,即:治国之权须依法设立、依法取得、依法行使并被依法监督和依法评价。作为公共权力主体,政府一方面是以国家和全社会正式代表的名义来行使权力,并且也总是服从和受制于社会整体性发展的需要,所以为全社会成员所认同。另一方面,除了维护公共管理者的利益以外,还具有对全社会公共生活进行组织、调节和治理的功能,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执行社会职能。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其主体运用公共权利实现管理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公共权力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后盾和基础。而政府管理主体运用的公共权力的法律设定的合法性基础即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2现代政府职能转变的阻力-公共性的缺失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进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面临相当严峻的问题,如政府行为对经济活动的更直接的介入,以及将国家的收入与市场活动更紧密结合,使政府在市场中的行为和责任发生变异,造成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甚至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超越性地位不断下降甚至隐退,政府的权威、合法性等"公共性"资源大量流失。
  2.1 公共性缺失的原因
  造成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公共性缺失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长期以来,人们把发展聚焦于政府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上,甚至片面追求GDP、财政税收、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而忽视了政府公共性问题,造成了政府公共性缺失。
  2.2 公共性缺失的表现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公共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在经济规划和调控中过于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和资源、环境代价,导致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并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
  (2)未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造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职业人群之间发展失衡、贫富悬殊,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和利益矛盾比较突出。
  (3)对于企业的监管不力,一些企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目无法纪,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4)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滞后,特别是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短缺,对公民生活质量指标、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指标、资源环保指标等综合评估的缺失,导致政府行政行为的畸变。
  3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实现公共性的途径
  由上述可知,我国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注重公共性价值,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众根本利益出发,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找回缺失的政府公共性。
  3.1 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
  政府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是由"经济干预性"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特征是服务理念的核心性、民意的主导性、公共透明性、有限性和有效性。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制度供给服务、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一个政府能否真正地转向公共服务性政府,增加公共财政在社会发展领域的支出比例是首要前提。除此之外,政府应能有效解决分管社会发展的部门之间的职责协调问题,保证社会资源的公共性,不致使其成为部门利益的来源。
  3.2 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政府在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时既要注重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也不能忽视再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应该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强调效率中的经济基础效率与公平中的经济公平,这就要求遵循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并重的原则。在初次分配中,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也应发挥适当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再分配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运用宏观调控来发挥最大效能,保证社会效率和社会伦理公平的实现。
  3.3 加快完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机制
  有效的政府是公平、公正、公开与公民参与的政府,公民处于公共行政的核心地位。公共行政应追求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公共行政应增加透明度,有利于人民的监督与参与。在政府在制订公共政策时必须"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大政务公开、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增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度,这也是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快完善公共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机制,才能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良好的公共氛围,更好的实现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 罗峰.渐进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价值、动因与阻力[J].学术月刊.2011(5)
  [2] 闫惠青.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07(6)
  [3] 王同新,政府公共性的学理探源与当代回应[J].行政论坛.2010(3)
  [4]陈永明,漆金玉.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思维[J].科技管理创新.2006(01)
  [5]孙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公正[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作者简介:师妍,(1987-),女,陕西咸阳人,长安大学经管学院11级硕士,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行政;陈敏,(1987-),女 ,山西运城人,长安大学经管学院10级硕士,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行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