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赏析能力|五年级上册数学能力培养答案
 

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赏析能力|五年级上册数学能力培养答案

发布时间:2019-06-29 04:05:47 影响了: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则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为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赏析能力,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让学生尽情赏析一些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气氛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我在教学时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生活背景设计生活情境,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自然就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分类”时,让学生4~8人一组,围成扇形坐好,并在中间随意堆放许多书、本、学具、文具等物品,让学生感受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激发学生要整理自己教室的欲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的情境,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的数学问题无法实物再现,我就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在教学“比较轻重”时,可将课本中的动画换成小朋友们在上幼儿园时玩跷跷板的纪实录像情境,借助这样的场景,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用眼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例题讲授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地按教材中的例题授课,要创造性地联系生活实际重新设计例题,使例题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下册第59页“用比例解决问题”时,把例题5“张大妈上个月用水8吨,交水费12.8元,李奶奶上个月用水10吨,要交水费多少元?”改成“我们学校每月用水大约是80吨,每吨水是2.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学校每月的水费是多少元.”并制成课件播放出来,课件上配几张学校全景,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几个水池的照片图(其中一张要抓拍到水龙头长流水的情景). 关于计算水费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用算术的方法计算水费他们也会算,用解比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比较难一点,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主动找出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含有归一、归总数量关系的问题. 在讨论中学生肯定能发现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分析一下,有的办法是以前就会的,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水费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出示这道题的目的主要是想一箭双雕:既让学生掌握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又想通过数学教学来教育学生平时要节约用水. 这就是我特意设计一张水龙头长流水的情景的意图. 这样既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明白节约用水的道理.
  三、扩展生活实例,使练习设计生活化
  学生的课后练习是为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59页“用比例解决问题”例题5后,我设计这样一个练习题:“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艘游轮,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次出海远航,就撞上了巨大的冰山,游轮右侧底部撞破了,冰冷的海水汹涌地涌入船舱,5分钟后就约有24吨海水进入,照这样的速度,当游轮进水约192吨左右就将全部沉没,可当时离它最近的“海神”号也要90分钟才能赶到,能来得及救到“泰坦尼克”号上的游客吗?设计意图:其一是让学生感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二,教授本节课时,正值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后的第5天,海啸和核电站的爆炸等灾害致使死亡人数惨重,世界许多国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也派出救援部队抵达日本,同时带去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真正体现了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博大胸怀和大爱无疆的精神. 这样设计既使学生感觉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用生活化的数学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 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更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经历了发现、讨论、实践、交流的活动过程后,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在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果往往具有多样性,但其中必有一种是较符合生活常理的,我们在解决问题、安排和筹划工作、生产和生活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比较,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由此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赏析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