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壮美和崇高_崇高壮美的心灵之歌
 

壮美和崇高_崇高壮美的心灵之歌

发布时间:2019-08-08 09:51:50 影响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撤离,到次年同期到达陕北,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艰险、最壮烈、最灿烂的一页,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亲临、亲见、亲历了这一切。人格的光辉,诗情的奔涌,他连连哼成《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绘制成一组崇高壮美的艺术画卷。这些诗词,洋溢着巨大的魅力、感染力、震撼力,读后令人深省,催人奋进。       一派天地英雄气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在县级机关担任中共党史理论教员时,读过长征这段历史,领会过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总结长征意义所作的极其崇高的评价,在脑海中确认,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是举世无双的壮举。今天,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再读毛泽东长征期间创作的诗词,深受“诗美怡神”的感染,诗中展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及英雄浩然之气,令人心灵震颤,挥之不去。这是因为:   其一,长征诗词充分展示了毛泽东诗风的“雄豪”个性。   毛泽东诗词作品的主导风格是豪放,其实就是“雄”,它有一种雄视千古、运转乾坤的气概,这在长征诗词中展现得极为充分。   从“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蓝天砥柱,到“倚天抽宝剑”裁“昆仑”,这是改天换地的政治家诗人发出的雄浑奇想,也只有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巨人,才有如此超凡的气魄;   从骑在战马上遥望“离天三尺三”的高山而扬鞭猛进,到“万马战犹酣”的痛快淋漓,可见红军这股革命铁流锐不可挡的雄姿,可感那“倒海翻江”的磅礴气势;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以艺术语言高度概括红军不怕艰险、乐于斗争的豪情,是“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到“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何等坚定的钢铁誓言!这是充满英雄气概的号召!一经吟咏,顿觉豪气冲天;   从“大军纵横驰奔”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又多么自豪!这是一位红军统帅饱含深情地在向世人展示他的将领和战士在“山高路远坑深”的征途上威风凛凛、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形象。   如此等等,无不充满雄豪盖世、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气概。   其二,长征诗词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质。   诗词是个性化的主体情志与一定客观景物遇合,按审美要求创造的一种文学艺术品,毛泽东的精神个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国革命漫长艰难的历史共同熔铸的产物,集中呈现出一种超凡的大智大勇,一种坚韧不拔、豪迈乐观、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在参加和领导的这场史无前例的长征中,首先在决策指挥长征斗争的实践方面,充分展现了独有的精神个性,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同时又在诗词艺术创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长征是中国革命最艰险的历程,是中外战争史上伟大的创举。美国作协主席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撰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它将成为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艰难危急的斗争生活,磨炼了政治家诗人毛泽东的坚强意志,也激起了他浓厚的诗兴。建国后,他对苏联翻译、汉学家费德林说:“现在连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当一个人处于极度考验,身心交瘁之时,当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小时甚至几分钟时,居然还有诗兴来表达这种严峻的现实。”在近年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集》共67首中,长征期间诗词占8首,其中正编42首中占7首。可见,长征时期是继井冈山斗争时期后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又一高潮。这些诗词,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杰出代表毛泽东的精神个性,实现了“壮志”“壮情”与“壮事”“壮史”的最佳结合。   其三,长征诗词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多次强调,文艺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反映在他的诗句创作中,便是立足现实,升华现实,闪烁着奇幻绚丽的浪漫主义风采。长征期间创作的《七律・长征》被公认为艰苦斗争中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典范。诗的题材,来源于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现实生活,但他以丰富的想象、轻快的笔调描写斗争胜利的喜悦和对艰难困苦的蔑视。全诗贯穿红军“不怕难”的精神风貌,在红军脚下,翻山越岭如同细浪腾迭、泥丸滚动,过江河也不过只是冷暖之间而已,最后以“更喜”“尽开颜”收结,真是一首响彻云霄的壮歌、凯歌、颂歌同奏的交响曲。   毛泽东是一位无产阶级的哲学诗人,在他身上,既有极富想象力的诗人特有的浪漫气质,更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来观察事物的深刻而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无论革命环境多么曲折艰险,他都坚信有着光明的前景与未来。大革命失败后,有人悲观失望,他先后撰写多篇文章,指出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必然性,同时撰写诗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即使受到左倾路线排斥,仍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他的诗毫无怨气、馁气,总是乐观自信。毛泽东坚持革命的“两结合”创作原则,但对什么是浪漫主义自有一番新的解释,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报告时说:我们每每鄙视浪漫主义,因为一说到浪漫主义,好像只是风花雪月、哥哥妹妹的东西,殊不知浪漫主义原来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精神憧憬未来。长征期间,毛泽东用对立统一规律看待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大力张扬乐于斗争的精神,并以艺术手法把“苦中有乐”“变苦为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片真情歌壮行      毛泽东是党的领袖、军队的统帅,作诗是“余事”。1958年底,他给《忆秦娥・娄山关》一词作注释时说:“万里长征,千回百转,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长征期间马背上哼成的诗词,是作者心路的写照,是革命激情喷发而成的咏唱。   临山生情,借山抒怀。长征期间,连绵起伏的群山,是红军生活战斗的环境,既是对抗敌人、保存自己的屏障,也增加了进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山的形象高大巍峨,体现一种刚强、坚定、高昂的性格,其间创作的八首诗词,首首都有山的意象,寄托作者的情感与意志。   人所共知,中央红军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踏上征程的,前进方向不明确,“搬家式”的行军,突破湘江封锁线之战,红军伤亡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毛泽东心情沉郁,一心想改变李德、王明错误的军事路线,挽救红军,挽救党,挽救中国革命。在总结战事惨败的教训中,他提出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转向敌人兵力虚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得到12月15日由周恩来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认可。会后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向黔北重镇遵义进军,途中,毛泽东饱含着对黎平会议后中国革命初现光明前景的愉悦心情,在马背上哼成《十六字令三首》,通过讴歌山之高、山之大、山之坚,充分展现红军英勇无畏、敢于战胜任何艰险的英雄气概,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坚强决心。在以后创作的五首诗词中,随着征程的发展变化,一一展现毛泽东借山抒情的幅幅画卷。   雄关漫道,迈步从头越。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长征更是“困难多于顺利不知多少倍”。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此时,红军虽然开始取得主动,但终究没有摆脱困境,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后,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建立根据地,但事与愿违,先是遇到川军重重阻力,以后打到川滇黔交界的“鸡鸣三省”时,又遇到云南军阀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于是循原路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过激战打败了扼守在娄山关的敌军,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描写红军攻占娄山关的艰难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深沉情感。词的上片,“西风”“雁叫”“霜晨”和“马蹄声”“喇叭声”,这幅画面里,既没有鲜艳的红旗,也没有高亢的军号;词的下片,尽管“雄关漫道真如铁”,仍矢志“而今迈步从头越”;词的尾句,是作者将自己在战斗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与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遇合,造成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声振古今的绝唱。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红军英勇血战的壮烈,艺术地赞颂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展示了充满英雄气概的号召,融苍凉沉郁与雄劲豪放于一体,给人一种强烈的悲壮美之感。

  柳暗花明迎新天。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于1935年9月走出荒无人烟的草地,突破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翻越又一座大雪山岷山,进入甘肃继续北上。此时,毛泽东心情非常愉快,长征开始以来的沉郁心境、心头重压都一齐解除了,他诗情难抑,连连创作四首诗词,调子欢快,画面壮丽,人们不难从中体会到政治家诗人此刻回眸走过的艰辛历程并展望未来时,内心充满着的胜利喜悦与战斗豪情。《七律・长征》是对红军长征胜利最为光辉的美学总结,早在1936年被埃德加・斯诺作为结束语写进他的《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最早被介绍到国外去的诗词作品。当红军经过一年艰苦跋涉来到甘南通渭短暂休整时,毛泽东又在排长以上的会议上铿锵有力地朗诵起《七律・长征》,极大地振奋了红军精神,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一等襟怀铸征魂      诗言志。毛泽东从小就怀有远大抱负,16岁时借诗言志出韶山,青年时代就立志“救国救民”,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政治上的理想追求,也是他在诗词创作上追求的美的本体。抱负决定心境,心境化为诗境。毛泽东诗词,题材多样、意象万千,从现实出发,而又超越现实通向理想目标。早年便有“要将宇宙看秭米”,“心中日月常新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些诗句,越读越令人振奋。长征诗词,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杰出代表在革命危急关头胸怀崇高社会理想的坚贞。集中表现在:   长缨在手,缚住苍龙。掌握革命武装,打败侵略者,这是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追求。高瞻远瞩的毛泽东,无论是长征前、长征中、长征结束后,均为它而奋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先是发出《中国工农红军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告白军士兵兄弟书》《苏维埃政府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告全国民众书》,继后,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中指出:“只有工农兵苏维埃与工农红军,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在中央苏区的工作中,他把大力扩充红军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致使长征开始时中央苏区的红军人数达到8.6万多人。长征开始后,毛泽东为改变李德、王明错误军事路线,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尽心竭力。当他复出并逐步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之后,坚定实行北上方针,四渡赤水,三过乌江,二到遵义,摆脱敌人重兵追击、堵截,继而击败张国焘妄行南下的分裂行为,最后带领红军到达陕北。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心潮澎湃,发出“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言,这是被诗化了的毛泽东心中的政治理想蓝图,它再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坚定意志和急切愿望。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毛泽东长征期间诗词中抒发共产主义理想、展示人生最高追求的著名诗句,它出自1935年10月《念奴娇・昆仑》一词。该词以巍巍的昆仑作描写对象,托物言志。词的上片,以艺术夸张的手法,对“昆仑”山的形象作了生动的描绘、评说,由“昆仑”山的雪想到“江河横溢”对人民的危害,抒发改造自然的伟大抱负;词的下片,突发奇想,要“倚天抽宝剑”,把“横空出世”的“昆仑”“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藉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这里,欧、美、东国只是人民的代语,其意是全人类都过上冷暖一样的和平幸福生活。这是历史巨人毛泽东站在昆仑山巅抒发共产党人远大抱负的呐喊,正是这种崇高壮丽的社会理想,成为克服千难万险,夺取红军长征伟大胜利的精神之源。   诗为心声。政治家诗人毛泽东在长征期间以其音乐语言美谱写的这一组诗词,是作者崇高壮美心灵的展现,它奔涌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 责编雷蕾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