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计划
 

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计划

发布时间:2020-09-04 14:07:11 影响了:

  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计划

  注重内容形式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开展公益性、普惠性、品牌性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建立面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促进青少年文化建设公益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青少年文化计划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xxx会正式发起“青少年文化建设促进计划”(简称“青文计划”),联合社会相关力量,激发会员活力,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总体要求

  (一)背景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辨识能力,避免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文化对青少年造成影响,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护航,已成为新时代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计划的开展,将对于广大青少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引导支持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总体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支持广大青少年及其利益相关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新载体、新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切实提升其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实践和文化创新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华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努力尝试解决现实问题;引导支持广大青少年及其利益相关者学习实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文化侵入主流文化阵地,科学预防,积极干预。

  (二)坚持以青少年为工作主体

  尊重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引领青少年、依靠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注重生活、生命体验、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文化参与感和文化认同感,把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养成知行合一的文化本能。

  (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支持培养广大青少年及其利益相关者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中华文化遗产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四)坚持公益性基本定位

  注重内容形式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开展公益性、普惠性、品牌性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建立面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促进青少年文化建设公益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坚持协作协同发展机制

  有效联合公共文化资源,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互相制约、多方共赢的青少年文化建设工作格局;积极与世界对话,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联合教育部、团中央、文化和旅游部、外交部、民政部、统战部、全国妇联、国家外文局、中央网信办、中国关工委、国家标准委、广电总局、知识产权局、国家气象局等系统相关单位,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机制。

  三、工作时间

  2020年启动,拟长期开展。

  四、组织机构

  (一)发起单位

  xxx会

  (二)承办单位

  xxx会xxx会

  (三)参与单位

  相关企事业单位及会员单位

  五、工作对象

  青少年及其利益相关者

  六、工作内容

  (一)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青少年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办公室”设在xxx会xxx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为主要内容,精心策划,陆续与关心支持青少年文化建设工作的全国性优秀社会组织、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及文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借助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科学技术,扶持打造优秀青少年文化建设品牌项目。

       二建立“青文智库”。聚焦热点难点,把握现实要求,定向邀请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旷视科技、小米、360、字节跳动等大中小学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文化艺术界的知名学者、教育专家、青年才俊,发挥榜样作用,研究探索有关于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互联网文化、家风文化、非遗文化、创新文化、礼仪文化、学校文化、健康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法治文化、品牌文化、管理文化等课题,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技术破解现实难题。

        三是建立生态支持体系。设立人才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人才库、文化志愿者队伍,研发一系列丰富多样、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公益课程和文化产品,推出“青少年文化建设系列丛书”,确立一批重点实施的品牌项目,培树一批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为计划的有效开展提供专业的基础设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满足青少年文化建设在不同层面、不同地区、不同品类的现实需求。

  (二)开展“华夏源创工程”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实施“华夏源创工程”,旨在通过共研、共商、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发现并打造一批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选树一批文化建设典型人物,鼓励扶持青少年在人生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各种新创意、新发现、新尝试、新发明和新创业活动,更好激活青少年文化创新基因。

  1. 支持学校文化建设,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环境与氛围。

  学校文化是影响和支持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青少年持续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华夏源创工程”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文化育人潜力学校,以为学校提供专家咨询指导、文化培训、学校文化建设整体改进方案和捐赠高品质公益文化产品等形式,帮助学校系统梳理、挖掘、总结、提升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学校文化建设,释放学校文化活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建立青少年文化教育事业展示平台《校长说》,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展示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理念和风采,推广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品牌;建立“华夏源创学校共同体”,支持达到一定水平和水准的学校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2. 开展综合实践教育,为青少年文化创新注入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择优筛选具备中华文化重要标识的博物馆、名城名镇、革命文化纪念地、民居民宿、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国家公园等,制定并推出系列团体标准;以“旅课”为品牌,联手打造“二十四节气城市”等文旅教育新IP,推出一批示范性研学实践精品线路,满足各地中小学校、校外机构开展青少年文化研学、冬夏令营、劳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从而使青少年将文化创新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3. 建立网络文化发展体系,引领青少年做新时代的“中国好网民”。

  青少年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原住民”,联合相关合作单位,策划发起一系列以“勇于担当、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为主题内容的文化创作活动,用新颖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短视频等形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4. 培植青少年“中国品牌”意识,让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精神力量。

  开展“STEAM”教育,引导青少年关注自然、生活、人文、未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广以“氧空间”为公益品牌的文化教室,鼓励支持青少年以文学、戏剧、舞蹈、音乐、动漫、书法、美术、器乐等形式载体开展文化创新创作;设立知识产权申报绿色通道,孵化、支持一批具有原发生命力的服装服饰品牌、烹饪餐饮品牌、中华医药品牌、琴棋书画品牌、茶瓷艺术品牌、体育文化品牌、科学文化品牌、艺术教育品牌;选树一批极具家国情怀的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家为青少年产业报国榜样,引导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参与“华夏源创工程”品牌建设。

  (三)开展“五十六朵花工程”

  中华文化由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五十六朵花工程”,意在通过公益互助的模式,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搭建各族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平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1. 发掘文化瑰宝,引领青少年做中华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创新者。

  一是学习中华文化经典,探索建立以“青文书院”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将其成功经验和模式传播推广的同时,培养一批具有中国底色、中国本领、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青少年人才。二是筛选一批年轻的民族文化传承机构和传承人,引导他们从民族文化宝库中选取经典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爱国主义题材及现实题材,运用中华诗词、书法绘画、绘本童谣、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电影动漫、网络文学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化表达。

  2. 开展交流互鉴,鼓励青少年做中华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开拓者。

  一是是加强探索“一国两制”实践教育新形式。精心选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组织优秀的艺术家和青少年文化传承人代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青少年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华文化经典和文明建设成果,让青少年在愉悦的审美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二是积极举办青少年文化主题公益夏令营、冬令营和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实践体验、交流互动,加强优质资源流动,缩小城乡和东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资源差距,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在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态化发展。

  3. 搭建展示平台,增强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显著、人文气息浓厚、服务设施完善的城市或乡村,举办“五十六朵花工程”系列文化会议和活动,邀请一带一路友好国家的官员、驻华大使、文化教育参赞、青少年朋友们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会”、“丝路少年说”、“丝路少年行”等品牌活动,交流互进,共学共融。二是创新文化载体,充分发挥“青文智库”功能,搭建“青文部落”,汇聚优质文化内容,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传播展示具有创见性的思想理念、文化实践经验与做法,建立打造一批以“任督二脉”为代表的青少年文化建设网络服务平台;探寻文化本源,鼓励年轻人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推出“幸福计算法”、“茶养道”等文化创意品牌。

  七、组织实施

  (一)明确分工,加强合作。

  不断吸收优秀人才加入“青少年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履职尽责、资源互补、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组织优势,积极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将计划落到实处。

  (二)募集资金,专款专用。

  联合相关单位建立专项基金,广泛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募集专项善款用于支持计划中所涉及的公益项目。

  (三)认真策划,精心组织。

  结合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心策划、探索实践,通过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方式,努力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及其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

  (四)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办公室成员在利用本单位平台宣传的同时,还要运用好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直播、短视频等互联网新媒体,联合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对计划中的公益项目进行多渠道、立体化宣传报道和展示,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