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奥斯曼海上弯刀】奥斯曼弯刀
 

【奥斯曼海上弯刀】奥斯曼弯刀

发布时间:2019-02-12 04:15:56 影响了:

  2008年9月27日,土耳其第一级国产护卫舰首舰“雷贝里岛”号在伊斯坦布尔海军船厂下水,当日二号舰“布尤卡达岛”号开始铺设龙骨,这一天正是土耳其引以为豪的普雷维泽海战胜利470周年,也是土耳其的“海军节”。虽然无论从排水量还是性能上看,这艘2000多吨的轻型护卫舰都显得并不起眼,但土耳其官方却将它誉为“国家舰”。那么,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艘被寄予厚望的小军舰吧。
  
  星月旗下的舰队
  
  土耳其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庞大帝国,奥斯曼帝国陆军曾以锋利的弯刀和凶悍的性格横扫欧亚,而她的海军也曾称雄一时,正是土耳其舰队的猛烈炮火,使屹立达千年之久的“欧洲最坚固的城池”――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最终陷落,成为了今天的名城伊斯坦布尔。
  然而到了近代,土耳其海军却连遭挫折,先是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雷班托大海战(风帆和火炮正式取代划桨和接舷肉搏成为海战的主角)中功亏一篑,输给了西班牙领衔的基督教诸国联军,从此开始走向衰败;后又在俄、土战争中完败于一代名将纳西莫夫指挥的后来居上的沙俄海军,被彻底“请”出海军强国之列。在后来的蒸汽时代,土耳其海军依旧没有多少作为,一艘建于1912年的德国战列巡洋舰“哥本”号机缘巧合地加入土耳其海军后,一直被使用到1960年。目前,土耳其海军的现役战舰主要包括德国建造的两型8艘MEK0200、美国建造的8艘“佩里”级和6艘“诺克斯”级,以及法国建造的6艘A69型护卫舰,数量虽然不少,但性能只能说差强人意。尤其是A69型,在法国海军里只能算“殖民地警戒舰”,与著名的“花月”级一样按照民船标准建造,但地位和性能比“花月”级更低,显然是最需要更换的型号。
  此外,土耳其的国际环境也说不上非常好,虽然是北约成员国,却由于库尔德问题、塞浦路斯问题等内外事务而经常遭到标榜“民主人权”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制裁”,订购的武器装备因为“禁运”导致无法交付的事情层出不穷。而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民众对以色列也颇多反感,几乎每次土耳其与以色列进行军事合作,都会引来不小的抗议浪潮。这也使得土耳其从以色列获得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努力屡屡受挫。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一方面四处寻求“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购买或联合研制武器装备;另一方面也大力推进自主发展国防工业的进程。其国产护卫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本世纪初被提上日程乃至付诸建造的。
  
  国家之舰
  
  前面已经说过,土耳其政府和军方对于该级国产护卫舰寄予厚望,称其为“国家舰”。那么,这艘小军舰究竟有怎样的性能,配得上如此称号呢?
  根据目前公开的报道,“雷贝里岛”号采用单体船型,主尺寸99×14.4×3.59米,排水量(但不清楚是标准排水量还是满载排水量)2000吨,可在5级海况下正常作战,6级海况下保持一定作战能力,人员配置93人(包括航空兵),还能为106人提供住宿条件,最高航速超过29节,巡航速度15节,续航力3500海里。这样的性能在世界各国的同等级军舰当中可说是中规中矩,说不上突出。不过这毕竟是土耳其第一次自行设计和建造战舰,所以如果能不折不扣地达到上述指标,就是不小的成功。
  “雷贝里岛”号的舰体外形与德国规划中的MEKO CSL“濒海战斗舰”十分相似,上层建筑则更像美国海军最近接收的“自由”号濒海战斗舰。无论是MEKO CSL还是“自由”号,在舰型设计时都非常重视隐身性能,显然土耳其国产护卫舰也是一艘时下流行的“隐身战舰”。
  动力方面,公布的资料是“雷贝里岛”号为柴燃混合动力,采用2台MTU柴油机(很可能是MTU595型柴油机,这种柴油机也被广泛应用于西方各国的轻型舰艇)和1台燃气轮机(应该是全世界使用得最广泛的LM2500)。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该舰的推进系统照片,但从事先公布的想象图上看,推进器为两个五叶大倾斜螺旋桨,舰艏部可能还装备有辅助推进装置,以增强军舰在受限制海域如水雷区或港口等区域的操控能力。客观地讲,一艘柴燃联动的战舰,最大航速不足30节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世界各国采用柴燃联动的战舰航速大多在30节以上,28~29节的航速则完全可以用全柴动力来实现,还能够降低些成本。或许是该舰在设计时更多地考虑了航行性能,也可能是土耳其缺乏设计舰艇的经验,因此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的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过对于一个首次自行设计建造舰艇的国家来说,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雷贝里岛”号目前还没有安装任何电子设备,从想象图上看,该舰的电子系统包括主桅顶部的一部对空/对海搜索雷达、舰桥前部的炮瞄雷达以及数据链天线等,其中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很可能是TRS-3D/16ES型远程警戒雷达,这种由荷兰泰利斯公司研制生产的三坐标雷达被广泛地使用在包括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在内的多型西方国家轻型舰艇上,可说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舰用三坐标雷达。
  “雷贝里岛”号计划配置的武器包括:1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超紧凑型主炮,2挺12.7毫米机枪,8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筒和21联装“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及2座可发射Mk56鱼雷的324毫米Mk32双联装鱼雷发射管。此外,还有可以起降S一7082“海鹰”反潜直升机的直升机平台、机库和相关支持设备,能在4级海况下进行直升机作业。如果单从以上文字看,这些武器都是“大路货”,几乎没有值得注意的。不过有些意思地是那门76毫米主炮,和很多奥托・梅莱拉76毫米“隐身舰炮”一样,就是在原本圆头圆脑的奥托’梅莱拉76毫米炮外面加上一个“隐身外形”的炮壳。但是和那些形状类似“刀削土豆”的“隐身舰炮”有所区别的是,“土耳其版”的奥托・梅莱拉“隐身舰炮”加装的炮壳又长又尖,神似瑞典“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使用的博福斯SAK MklII型57毫米多功能隐身舰炮。
  不过,这种看似创新的布局是有代价的:由于较长的炮壳占去了前甲板的不少空间,加上主炮在前甲板的位置本来就比较靠后,使得前甲板上无法再安装其他武器了(至少现在看起来如此)。参照一下其他国家设计建造的吨位相近甚至更小的护卫舰,如德国“布伦瑞克”级、英国为马来西亚建造的“莱丘”级、以色列“萨尔”5型等等,我们不难发现,如果采用基本型或者“刀削土豆版”奥托・梅莱拉76毫米炮,那么这一类型的军舰完全可以在前甲板上再配备16单元、至少是8单元的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从而大大提高军舰的防空能力。但在“雷贝里岛”号上,这些空间被“浪费”了。虽然理论上说,奥托・梅莱拉76毫米超紧凑型炮可以使用“可编程引信”(AHEAD) 弹药来增强防空能力,但终究不能起到一套垂直发射系统的作用。更何况垂直发射系统将来还可能升级为性能更强、任务弹性更大的通用型号(即可以发射防空、反潜等多种导弹),而且2000吨级的军舰没有防空导弹(不算近防系统),总给人一种“这是一般‘近海巡逻舰’(OPV),而非正儿八经的护卫舰”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做从另一个角度讲可以降低技术风险,毕竟是土耳其第一次设计建造战舰,若增加一套垂直发射系统,那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增加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土耳其也未必能很顺利地从国外获得现成的垂直发射系统,与其为了某个子系统而拖延整艘军舰的进度,不如先只装舰炮再说。对于首制舰来说,尽快完成是最重要的,如果将来获得了垂直发射系统,也可以在后续舰上进行改进和加装。
  
  地中海上的弯刀
  
  虽然与世界各主要强国新建的先进轻型护卫舰和濒海战斗舰相比,“雷贝里岛”号的性能不仅毫不出色,甚至还有不少差距。但它的下水,至少宣告了土耳其依靠自身力量振兴本国海军的决心和希望。
  如今的土耳其,早已不再像上世纪初那样去追寻“恢复奥斯曼帝国光荣”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努力地把自己建设成一个融八欧洲现代社会同时又保持自身特色,在未来的欧洲事务中有一定地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新兴国家。而海军的发展,也正是土耳其未来发展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土耳其海军,早已不考虑什么海上霸权,也不再会像冷战时承担“阻击黑海舰队进入地中海”那样与自身实力相差悬殊的“使命”,而是要维护本国在地中海上的利益,以及在塞浦路斯问题上为土耳其争取更多的主动。在土耳其海军的规划中,“国家舰”项目预计建造12艘,主要承担“反潜与巡逻任务”(可见定位也确实有介于护卫舰和OPV之间)。显然,她们将首先取代充作护卫舰使用、但实力只有OPV水平的A69型“殖民地警戒舰”,以后还可能取代老旧的“诺克斯”级,与MEK0200和“佩里”级(届时可能经过改进)或其后续舰形成“高低搭配”。
  在一次次努力、收获和挫折中,土耳其海军学会了忍受、务实和取舍。“国家舰”的下水,标志土耳其自主打造海军舰队的努力已经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奥斯曼海上弯刀必将扬威地中海,笑傲碧浪中。
  
  编辑 笔啸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