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

发布时间:2019-02-22 04:31:53 影响了:

  摘要:根据教学目的,分析传统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提出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来辅助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因此,教师要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了解传统教学活动存在那些不足,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应用。
  
  一、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传统教学模式资源局限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媒体主要是教科书,学生如果要查找一些资料,身边可能有一些辅导资料,条件许可时,也可到图书馆查找一些书籍、报纸、杂志,将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因条件所限,这些资料的种类是有限的,所查内容可能是偏颇的,而且比较费时。教师备课同样受传统教学资源局限性的影响。
  (二)传统教学活动师生联络局限
  教师课后给学生答疑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问的同学如果课堂中有不懂的问题,刚下课就追问老师,因时间有限,老师就简单回答一下而已。学校一般会安排辅导时间,老师会在这个时间来给学生答疑,学生遇到问题也只有等到这个时间来问老师,老师要质疑也要到这个时间。也有一些学生会在作业本中夹纸条来问老师问题。当然,电话普及后,电话答疑也是一个好途径。这种传统的师生联络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遇到问题需要问老师受空间限制,必须要见到老师,受时间限制,必须要在特定时间。
  (三)传统课堂教学媒体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黑板加粉笔,这种模式古老而又纯朴,今后还会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媒体单一,对于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以及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无能为力。为了便于讲解,用挂图、实物模型,用录音机听录音,用电视看录像等传统多媒体方法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了一定的作用,但 这种改进后的教学模式仍有不足,许多教具携带不方便,挂图模型等不能放大,学生课后复习也不能再现课堂情景。
  (四)传统教学活动师生关系单一
  教师给学生答疑,学生之间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同一个班的同学之间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比较方便,学生有问题一般也只有问自己的任课老师,不同班级学生之间,没有直接教学关系的师生之间的联络,甚至于校外之间的师生联络成为传统模式的局限。
  (五)传统教学活动信息闭塞
  教学有教学计划,每门课都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每节课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活动,这些信息只有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一般不知道,后来有一些教辅书中有这些信息。另外,老师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测,也要抄题目,或者发纸质试题给学生,老师收上来批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教学信息闭塞,学生所学内容不能及时进行检测。教师对外界的教学动态也不能及时了解。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教育部[2007]2号文件明确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一)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作业,除了通过传统方法查找资料外,现在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应用百度(www.省略)、谷歌(www.省略)等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查找信息,从众多搜索结果中找到你所需要的材料,可以存储,可以打印输出,当然也可以用笔记本摘录。这就要求除了有联网的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开通宽带,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能力,即如何从众多的搜索结果中快速、准确地总结出你所需要的信息。学生还可以上一些课程网站,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资料。
  教师备课除了用传统的模式外,就是要研究如何运用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所教学的内容自己理解应该是没问题,但是如何将课讲得生动,使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恰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学习的问题。
  (二)网络使师生联络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更为方便,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问老师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回答学生问题。师生之间简单的联络方式可通过简单、方便的电子邮件,无需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或课程网站。各类学校为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购买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课程网站为师生服务,设立师生讨论区,师生以课程为单位进行讨论,开发得好的论坛可以设定师生集体讨论,也可以设定师生单独讨论。当老师不在线时,学生有问题要问老师,可以先通过论坛发布问题,再借助于短信方式告诉老师有问题要问,如老师条件许可,就可实现立即答疑。教师也可论坛质疑,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可以在线回答,教师对回答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媒体单一,多媒体课件使用适当可以从图、视、听多角度给学生刺激,调节课堂气氛,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运用电脑投影不但可以随意放大、缩小、标注教学用图,而且内容存在优盘上携带方便。多媒体课件动态地描绘出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单纯用语言描述形象、直观、生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网络形成了信息时代新的师生关系
  有了网络,学生学习中碰到不懂的问题不一定要问自己的老师或同学,也可以到一些专业论坛上请教“老师”,只要你发贴,就会有很多热心人来回答并讨论,这些人你一般不认识,对于问题的答案,你要开动脑筋,批判吸收,你有疑问,当然你也可参与讨论。任课教师也可参与所感兴趣课程内容的讨论,回答你可能不认识的学生的问题,这就形成了网络时代新的师生关系。任课老师要充分意识到你所教的学生不再认为你是他本门课程唯一的老师,任课老师有义务引导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全新教学模式。
  (五)网络教学信息开放
  网上教学信息,主要包括课程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公告、论坛等。课程信息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简案、教学资源链接等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是指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及时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包括各章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同步的作业与测验题和解析等。
  (六)信息技术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新途径
  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并利用互联网查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学生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进行讨论,得出小组结论,要求学生通过网上合作写出报告,老师通过网络给学生评价,学生也可以与老师交流,进行全班讨论后得出正确结论。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团队沟通合作能力,撰写报告能力。这一切都可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是新形势下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广大教师必须要学习信息技术,充分认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生也要进行观念转变,在教师的引导逐步适应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培养各种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方项.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科技信息,2008,(16)
  [2]郝中超.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考试周刊,2008,(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