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建设创新型IT产业“育英工程”要加快先行_西安市育英小学校长
 

建设创新型IT产业“育英工程”要加快先行_西安市育英小学校长

发布时间:2019-02-28 04:06:13 影响了:

  3月17日,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在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了“IT人才育英培训工程”启动仪式。该人才培训工程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和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的共同指导和支持,由中国信息商业商会主办。以下是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在会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IT人才育英工程”所构建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平台、完善的培训与服务体系及其意义。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的朋友们:
  早晨好!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日子里,我们在北京科技会堂成功举办“IT人才育英培训工程”启动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对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北京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著名高等院校及国内外IT业界知名企业的领导,部分地方产业园区和培训基地的代表,以及媒体的朋友们在百忙中光临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IT人才育英培训工程做一简要介绍。
  IT人才育英培训工程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和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的共同指导和支持,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主办,北京西达培训有限公司承办。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北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部分地方软件园和国内外IT业界知名厂商,以及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设在各地的10个培训中心等众多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使这次活动充满人气,颇具实力。
  2006年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从新年伊始,就喜讯频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胜利召开,以及刚刚闭幕的“两会”,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对新时期、新任务的重要部署送达千家万户,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为之奋斗。
  信息产业是国家的先导、支柱与战略性产业,是信息技术应用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启动期。为全面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国信息产业界肩负着历史重任。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信息产业“十五”期间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当今我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技术先进、业务多元化的通信网络和高达7.5亿的电话用户,稳居世界第一位,还拥有1.1亿多的互联网用户和5000多万宽带联网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2005年的销售收入高达3.84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居国内各工业部门之首。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外贸总额48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2681.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5.2%,是我国外贸出口第一大户。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加速、倍增效益更为明显,信息产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证明,信息产业的价值在于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具有其他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替代的催化、渗透与带动作用。它已成为21世纪各国国力竞争的焦点,直接影响着国家在新世纪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与信息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作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装备部”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服务部”,信息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努力提高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贡献度,要紧紧围绕国家宏观发展大局找准我们产业的定位,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努力服务于国家发展全局。
  近一年多来,我们在认真拟定“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及各专项规划的过程中,面对产业现存的差距与不足、新的机遇与挑战,深深感受到信息产业必须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常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主席最近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把自主创新提到空前的高度。我理解,“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思维、观念的创新,管理方式、发展模式的创新等,但无论是哪种创新,其核心与关键都要有人才。当今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焦点也体现在人才之争。我国IT产业发展同样如此: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标准与知识产权的拥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场与应用的开拓以及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千头万绪都要靠有真才实学、掌握高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去实现。包括企业热衷的IT外包与信息服务业建设,我认为目前不是没有定单和市场,而是我们严重缺乏敢于接国际大单、能够真正胜任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使我们下定决心,要把IT在职人员的社会继续教育,以及IT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必须加大支持力度,从我做起,务实推进。
  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的颁布,为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国务院各有关部委都积极认真地落实各项政策。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新办35所软件学院等,加强对IT人才的培养,取得了实效。由于IT技术发展变化快,知识与技能更新频繁,对后备人才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解决目前高等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大学毕业生很难学以致用,难于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从而形成大学生就业难这些实际问题。总之,无论是产业发展、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需要,还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便、促进产学研结合与无缝对接,都要求我们创新工作思路,转变观念,集众家之所长,整合资源,开拓性地工作。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产学研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业务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同时得到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北京高校就业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得到著名高校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支持与合作,在与著名跨国公司微软已成功开展的长期培训合作基础上,又联合国内外知名IT企业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设在10个城市的培训中心已有的培训场地及人力资源,共同组织实施IT人才育英培训工程。我们要努力使其成为产学研用各部门共同推进的人才培养创新工程,深受IT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资源库,为大学应届毕业生和IT在职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就业中介和全社会赞许的务实工程。
  “IT人才育英工程”致力于构建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平台,完善的训练与服务体系,采取以技能培训和IT岗位实训相结合的别具特色的培训模式,为社会培养并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IT人才,解决我国信息产业人才链的断层问题。我们将首先面向大型IT集团公司及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定向培训;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第8个学期,进行IT实训,并与用人企业开展需求对接,服务于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同时为广大中小IT企业及大行业用户的IT在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与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构建面向IT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实训体系,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优质的、别具特色的人才服务。IT人才育英工程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才资源需求的变化,陆续推出新的培养模式和提供定制、特色服务。我们将高举“联合、服务”的大旗,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国家信息化建设,不断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实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完成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宏伟发展目标,做出我国IT产业界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光临,谢谢大家对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工作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同时也欢迎更多的企业和高校、院所积极参与IT育英培训工程,为建设创新型IT产业,加快IT英才的培养,而共同为之奋斗。
  谢谢大家!
  二○○六年三月十七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