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 [基于微博用户关系的反思]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 [基于微博用户关系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9-06-21 03:56:13 影响了:

  微博已成为中国最具社会价值的显性媒体,其兼具社会化收件箱、社会化即时通信和社会化媒体的多重功能,使之成为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中国微博产品创新了微博始祖Twitter的功能设计,突破以文字和链接为主的展示方式,直接嵌入多媒体元素(图片、视频、投票、音乐、话题等),将微博逐步完善成最即时、最简洁、最生动的新媒体平台。微博市场逐渐做大,且呈现多元化的生态,新浪一枝独秀的局面正面临腾讯后来居上的追赶,微博产品的创新和对用户的争夺,正在成为迫在眉睫的竞争需求和战略部署。
  微博产品与用户关系
  微博产品是数字化网络产品之一,具有网络产品的相关属性,同时呈现出微博的特性。
  从广义来看,网络产品并不仅指基于数字技术的产品类型(微博、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它泛指一切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品。举例来说,人们在选购一件产品时,会考虑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它所能兼容内容的丰富程度,比如,影碟机对各类影碟的兼容程度会影响产品的销售规模。因此,所有的网络产品应理解为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即一个商品的价值随着其所售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于是,网络产品价值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取决于产品自身特性的自有价值,即便在没有他人使用的情况下,产品仍可保有自身的特有价值;二是取决于网络规模的协同价值,即新用户的加入对老用户所带来的额外价值。
  微博产品作为网络产品,具有以上的共性,但也呈现出特殊之处。微博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社交的基本需求,因此其基本功能包括信息的发布、评论和转发,同时提供关注、“向某人说”(@)、私信、聊天、发起话题和投票等用户交流和讨论功能。可见,微博是基于交往而产生价值的网络产品,也就是说,其自有价值是建立在他人对产品的同时使用中,如果没有他人的使用,微博就是一个自有价值为零的无用之物。而微博产品协同价值的高低,仍然取决于使用者的人数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微博产品的价值体现在用户关系的建立之中,其内容的影响力必须通过微博用户的连接关系来扩散,它的用户粘性需求远远高于其他网络产品。
  用户关系之于微博产品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网络由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的中心即单个的人,节点间的连线即为连接单个人之间的媒体,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交往的物质产品和信息产品都属于网络产品。可见,网络产品的共性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关系构筑了用户之间交往的动力和价值,而微博对用户关系的拓展、维系和深化更具优势。
  微博最初的灵感源于设计者“实时发布信息、快速写作并与朋友互动”的新想法,他试图打破局限于少数人之间私密通信的限制(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手机短信等),让微博更具社会交往的特征和广度。通过微博,社会行动者可以建立关系的集合,从而构建个性化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说,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其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构成的一个集合。在微博中,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节点,用户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粉丝和关注对象构成的相互关系。
  基于此,用户关系(从一个网络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的方式)表现出四种方式:一是“步行”方式,即任意两个节点在网络里互相都有连接,彼此是邻居;二是“轨迹”方式,即所有连接都各不相同,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联系都是独立的;三是“闭链”方式,指有三个以上节点并且起始点和终结点相同的轨迹;四是“路径”方式,即每个节点都不同的步行。当人们用“六度分割理论/六度空间理论”来解释社交媒体时,其实谈论的就是用户关系中的“闭链”方式,这种方式会让人与人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而对社交媒体产生强烈的依赖。这也可以解释,各微博运营商为何都如此强调保持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的重要性,而优质的用户关系则需通过高品质的内容运营和更愉悦的产品体验来实现对用户的驱动。
  腾讯微博用户关系链现状
  腾讯微博于2010年4月1日上线,截止2012年4月,用户数将近4亿,日平均活跃用户数为68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新浪微博50万。与新浪微博早期通过明星效应和社会热点话题迅速奠定用户基础不同,腾讯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将QQ客户端、腾讯朋友、QQ空间的用户直接转移到微博平台。腾讯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户基础,而要想放大这个优势就必须做好用户关系,让用户迅速建立起新产品场景下的关系网络并熟悉新产品。目前,腾讯微博的用户关系链远比“六度分割理论”所发现的要紧密:腾讯微博用户之间平均通过3个用户就可以互相关注收听,与其他社交媒体相比,其平均路径长度很短,因此,微博用户关系网络会呈现出小世界的“强关系”特性,而突破所谓的网络陌生人间的“弱关系”限制。
  不过,腾讯微博的用户策略也存在隐患。目前的企业策略是默认将初级用户的QQ签名、空间说说同步到微博,很多用户甚至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腾讯微博用户,并在腾讯Web页面上发布签到讯息。从用户关系的有效性看,此类非主动微博行为所产生的信息和用户数据是无效的,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用户并没有建立起有效关系网,其微博内容也没有引起次级传播。为解决这一问题,增加有效的用户活跃度和信息互动率,腾讯打通平台所有产品,促成所有内部SNS产品无缝整合,进而全线推广微博产品:一方面,腾讯微博通过技术优势复制已有关系链,精准推荐与用户相关度高的好友;另一方面,腾讯挑选优质草根博主(指普通微博用户,非社会名人)在陌生用户群中推荐,增加新的兴趣点,提升微博的关注度。
  
  问题与反思
  基于上述理论脉络和案例分析可见当前我国微博产品设计与运营的基本状况。研究发现,以腾讯为代表的微博产品设计与运营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第一,基于内生圈子的微博产品设计可能会削弱产品创新的动力。腾讯微博产品设计主要依赖QQ客户端,一方面,所有设计的确充分使用了腾讯的存量优势,不断挖掘客户端的市场价值;但另一方面,这种既定思路也导致所有产品设计都难以脱离“腾讯”内生圈子,同时也削弱产品创新的动力。长此以往,微博用户类型会出现分布单一的尴尬,用户数据信息来源将越来越少。
  第二,产品场景类似可能会冲淡微博用户的新鲜感。腾讯微博产品利用集合优势,打通原有社交平台,不断发掘用户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从而建立微博的长尾聚合器。应该说,这一思路是合理的,也具有操作的可能性。但目前的问题是,基于用户关系的微博场实际上是一个兴趣和利益诉求相近的小世界,因此,由于用户关系链相似,导致产品场景流于重复、概念雷同,用户会没有新鲜感,进而逐渐抛弃原有产品。
  第三,依靠强势的产品运营而非内容来稳固用户关系链,效果并不稳定。目前来看,微博产品的运营主要基于数据挖掘和人工推广方式来激发人气和维系粘性,腾讯依靠其强大的用户基础和运营能力,保持微博产品的活力。但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概念的推送只能在短期内从外部强烈刺激用户需求的产生,微博产品长期的生存还是需要内容的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微博产品市场效果并不稳定也是正常的。
  微博产品设计与运营的核心是用户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微博产品创新的源动力是对用户作为社会人的了解和社会交往需求的满足,这样微博产品的自有价值和协同价值共同构筑的产品价值才能实现最优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