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代大学生班级管理难点及对策分析
 

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代大学生班级管理难点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10 03:47:50 影响了: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当前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班级管理,解决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合实际经验,谈谈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班级管理的成败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全体科任教师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当前,我国的初中班级管理中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和不断增加的新问题。这些都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班级管理,解决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合实际经验,谈谈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权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以建立优良班集体、促进班级全体成员发展为目的,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被认为是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权威,班主任与学生的良师益友及合作伙伴关系被忽略。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仍然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他们认为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心智不成熟、能力较弱,因此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确定班委会、实施监督管理和学生评价时,全由班主任一人决定,不给学生任何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2]。
  2、管理内容不全面。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是智育,文化课的学习时培养智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最主要的活动和任务,也是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将学习指导和学习要求的含义混淆,过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而对影响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忽略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等一概不问,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学习的意义。这样的重成绩、视分数为一切的管理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达不到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3、工作方式单一。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成果,在现实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但往往效果不佳。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是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如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于纪律差的学生采取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的态度,将他们安排在教室的角落里甚至专门为他们特定座位,将这类学生聚集在一起[3]。这些学生受到“特殊照顾”,尽管表面上无动于衷,但是内心却受到很大的伤害,在同学面前极为难堪,感觉老师和同学眼中对自己充满鄙夷,然后就充满叛逆心理,对班主任和其他学科任课老师的工作不配合,甚至在课堂上故意捣乱,严重扰乱了课堂纪律。
  二、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
  1、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方式。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班主任应认真思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应该是亲密的朋友和合作的伙伴。初中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心理上处于半成熟状态,班主任应对其做好人生的引导,教会他们学习、做人以及与人相处的方法;同时,班主任应以平等、友好、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与他们形成朋友的关系,以朋友的身份尊重、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与班主任之间的平等地位。由于班级的管理工作繁杂,班主任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民主选取班干部并制定民主的管理机制。改变传统的班主任制定班干部的方法,让所有学生参与选举,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实行轮流管理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重视后进生的成长。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后进生主要指成绩差和思想落后、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各个班级中,优等生只是少数,后进生则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予以重点关注。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优点和缺点是共存的。优等生的优点很容易发现,而后进生则因为缺点突出,掩盖了优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继而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3、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根据心理学的观点,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塑造时,采取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味的使用惩罚,对学生动则训斥,很容易造成师生的感情对立,学生加深对班主任的敌意,导致心理畸形发展、自暴自弃等。相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能采取正强化的手段,可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
  三、小结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整个学校教育的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改变观念,克服工作方式单一、管理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方式、重视后进生的成长、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并在实践管理中不断地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学荣,巫俊霞. 浅淡初中班级管理[J]. 神州(上旬刊), 2011(11).
  [2]崔江南.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思路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6).
  [3]覃喜雪. 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研究[J]. 新校园(中旬版), 2011(4).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董当中心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