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及舆情引导方式探究】加强思想引导 引领意识之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及舆情引导方式探究】加强思想引导 引领意识之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2:08 影响了:

  [摘要]微型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具有传播快捷、操作方便、信息海量、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带来了新挑战,促使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客观分析大学生群体成长的现实状况以及他们思想动向,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舆情 思想引领
  [作者简介]赵鹏(1985- ),男,江苏镇江人,南京审计学院团委,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共青团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815)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0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从微博看大学生思想动态及舆情引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SGQT56,项目主持人:赵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67-02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WEB、 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一百四十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自从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使得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中国微博用户群体快速扩张,各种微博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微博具有传播快捷、内容简约、高度自由、操作方便和信息海量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微博这样的平台来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和周围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也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和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当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水准、自主意识空前提高,任何外界力量强制性决定个体思考的企图已经很难实现;与此同时,信息的复杂化,专业化使公众更加依赖大众传播媒介。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大众传播媒介不可替代的基本作用——凸显事物以引起公众关注。至于对该事物如何看待、评价,则由受众依据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材料独立作出判断。这也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人人网是当下中国著名的社交网站,拥有庞大的大学校园用户基数。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人人网的“状态更新”功能,这一功能类似于微博客,或者可以说就是集成于人人网中的微博,它允许用户在限定字数内发表内容,抑或追踪别人的动态更新。人人网“动态更新”功能具备了与微博相同的特点,而又由于其巨大的大学生用户群,更值得我们在高校舆情引导工作中给予重视。
  一、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动态及舆情特征
  1.思想动态和舆情信息传递的自由性和频繁性。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信息传播的最大自由性。它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自由,更为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提供了最大的自由。而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时期,相对青春期自我表现冲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表达时更注重了思想性和逻辑性。而通过电脑和手机登录人人网,他们更加自由和直接获取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调查可发现,学生每周登录人人网的次数,平均在4次以上的达到了337人,每周3次以下的在241人,也就是有58%的学生至少每两天登录一次人人网。通过调查还发现,频繁使用人人网的学生人数比例和年级呈正相关。“您每次上网都会打开人人网吗”这一问题,选择“经常打开”的学生,大一学生中为43%,大二级学生中为54%, 大三学生中为64%。同样,选择“每次都打开”的学生人数比例和年级呈正相关的现象。由此可见,人人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提高。在被问及“您是否经常使用手机更新和浏览自己和‘好友’的人人网状态”时,13.40%的学生选择了“几乎都是”,19.50%的学生选择的是“大多数都是”,28.20%的学生选择“有时候”,而选择“很少”或“从不”两项的学生比例之和不足30%,也就是说,超过61%的学生经常用手机浏览人人网。
  2.思想动态和舆情信息传递主体的稳定性与片面性。相对而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思想传递主体相对稳定。在调查中发现,高达92%的被调查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或大学以前就已经开始接触人人网,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朋友的影响而了解到人人网。只有1%的学生到大三才接触到人人网。由此可见,这样的一个主体保持着一个相对的稳定性。大量的信息难辨良莠真伪,带有个性化和感情色彩的描述增强了信息的指向性和映射力度,使得部分大学生受到强烈影响,部分碎片化的虚假信息大行其道。特别是在主流媒体一时难以拿出充分证据对信息加以判断和辨别的时候,大学生主体通常无法通过廓清和解释工作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容易偏听偏信,产生认知偏差和思想偏离。
  3.思想动态和舆情信息传播效果的广泛性与及时性。在人人网使用动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因为“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这两大功能就使得通过人人网状态进行信息传播的大学生群体范围不断扩大。他们在使用人人网的过程中,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也成为观念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93.2%的被调查大学生承认,他们会通过“好友”的“状态”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时事政治,7.3%的被调查大学生回答为“几乎都是”而回答“大多数时候”和“有时候”的比例分别为20.8%和46.7%。调查还发现,只有4%的学生在通过“好友”的“状态”了解到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时事政治的时候不会进一步去关注。而有39%的受调查大学生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去跟进。在对于涉及“年度网络热门事件和话题”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藉由人人网的“状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人人网“状态”的信息传播主体和受众都是一个占有很大比例的群体,在特定条件下,他们的意见形成和表达将突破时空乃至互联网的物理间隔,成为共知共享共同观念的来源和材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