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观后感 > 有关《西安事变》的观后感范文通用
 

有关《西安事变》的观后感范文通用

发布时间:2021-12-09 11:19:42 影响了: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真实讲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深刻展示了两位将领的爱国热忱。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有关《西安事变》的观后感范文通用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有关《西安事变》的观后感范文1

   西安事变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和平解决,成为中国由内战转向准备抗战的时局转换的枢纽。而贯穿西安事变的主线之一便非张学良莫属,其间每个举措,无不折射出当时张学良渴求全国一致对外抗日的心路历程。我试图梳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对日、对蒋、对共的一系列举动,以及影响他决策的各种因素,来探索这位可以说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实质。

   在1928年前,张学良和蒋介石还处于敌对状态:蒋介石是国民党新军阀的代表,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支持下,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张学良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当时奉系军阀的势力范围一度扩展到江浙一带。父亲张作霖、儿子张间琪的相继遇害,使张学良对日本深恶痛疾,再加上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极欲在东北扩张自己的权益,甚至要把满蒙从中国分离成为像朝鲜一样的附属国。

   背负着家仇国难的张学良十分清楚,只有联合南京国民政府,举国同心,才有可能击败疯狂而野心勃勃的日军。在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正式宣布易帜,在东北各地降下了五色旗,挂上了象征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张和他的东北军归服于南京国民政府,使中国南北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无可否认的是,由于过于服从于蒋介石的不准抵抗命令,当日军肆无忌惮地在东北挑衅滋事时,身为东北关键人物的张学良始终吩咐下属:日军挑衅,我们守土有责,理应抵抗;不过仅靠我们的力量难以应付。张当时抱的心态大概是无条件听从蒋的指令,同时不想兵灾祸及全国。

   然而,我们不禁发问,一时对日的委曲求全能够换来全国安宁和稳定的吗?如果一直对日军忍让,他们的野心定然是一步一步地吞没整个中国。所以说,那时候还不如倒戈反击,镇压日军嚣张的气焰,毕竟,与其眼睁睁地看着东北的军民因为日军的蹂躏而流亡,还不如抗日战死疆场,也死得其所。

   在扣押蒋介石后,张、杨迅速通电全国,解释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委,提出八项救国主张,并一再申明立场:“我们这次举动,完全是为民请命,绝非制造内乱”,“兵谏的目的是逼蒋抗日”,然而,由于事变发生后西安城内的通讯被当局迅速切断,使得张、杨发布的重要公文不能及时公之于众、采信于民。

   国内外质疑并谴责张、杨行径的新闻和组派层出不穷,扬言犯上作乱,妄动干戈,酿造内战,要求立即恢复介公自由。在诸如南京方面的讨伐旗鼓、担心内战爆发、舆论纷纷、西安内部意见不一等众多环境下,经过宋氏兄妹的调解,张学良也力主尽快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送蒋回京,巩固西安事变的成果,尽管当时杨虎城及其他很多将士极力要求有条件地释蒋。

   东北易帜的出发点,应该就是张学良心里清楚对外单靠奉军力量无法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也没有实力与号称拥兵百万的南京对抗,在权衡利弊,极力主张国家统一的情形下,决定将东北置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

   如出一辙的是日军侵犯东北时张遵循蒋的“不抵抗”政策,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蒋和张担心抵御强大的日军只会招来更大的全国范围内的灾祸,同时希冀依靠国际力量来制约日军。然而,出乎张意料的是,一时的妥协与忍让只会使日军展开更加疯狂的扫荡。

   在旅欧期间,张学良到过英国德国、瑞士丹麦等国考察,并认为摆在中国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法西斯道路,一条是共产主义道路。当时的张更倾于法西斯主义,要求其下属和部队绝对服从蒋介石的领导。然而,历史总是善于从波澜不惊的事件中制造一些波折和冲突,也只有在这些磕磕碰碰中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行为和观念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与共军作战的一次又一次的碰壁经历中,张的东北军伤亡惨重,张才醒悟“攘外安内”是既不切实也不可行的政策,绝对服从领导亦是荒谬的。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可以说,张学良的观念才开始悄然转向共产主义。

   按照预想,在张扣押蒋之后,理应得到国内外各界的支持和同情。无奈在西安事变消息一出时,国内大部分媒体纷纷掀起拥蒋护蒋浪潮,谴责张、杨的电报俯拾即是。

   当我们再放眼看看国外的舆论时,会发现另一番纷乱的景象。日本的打算是挑起中国全面内战,坐收渔翁之利,他们既顾虑中国民众的抗日情绪,不愿使之迅速激化,又期望亲日派上台,以期更便利地遂行其变中国为殖民地的野心和企图。英美的建议是“和解保蒋”,英国支持蒋介石政权是为了维持东南亚殖民地的稳定,而美国支持将是为了维持太平洋的均势,以期维护在华利益。

   苏联也是主张“和解放蒋”,一方面,苏联被日本列为“北进目标”,担心事变成为对日开战的借口;另一方面,苏联德、意法西斯的威胁,所以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谴责西安事变。鉴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这其中原因之一,张只得选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放蒋,当然,这也并不违背他的初衷,毕竟,他兵谏的目的是让蒋转变观念一致抗日,其余并无所求。

   总体说来,不论外界其它评价如何,我唯以为在张学良身上始终保有的是一种舍身追求一致共御外侮的高尚的爱国情怀。

   东北易帜所折射的便是他统一国家共同抵御日军的深思熟虑。三位一体和兵谏背后体现的则是国民党与共产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的殷切希望,而不再是国人的自相消耗。和平释蒋前张考虑的不仅是国内外要求保蒋释蒋的舆论,更有“主战派”大举进攻的扬言以及西安内部在“释蒋”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我们试想,如果张学良一直以蒋作为筹码“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主战派”必然浩浩荡荡地率军兵临西安城,一场国民军与东北军的内战在所难免,国家极易陷入一片混乱。

   另外,如果不早日释蒋,在西安方面,不少东北将士早已厌倦了蒋的“攘外安内”政策,报国杀敌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趁此机会将蒋消灭以解心头之恨,也会造成内战。也许当初张学良考虑得并没有我所说的这么仔细,但是我们理应承认张最终还是合理地解决了自己带来的西安事变,尽管对于西安事变他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

有关《西安事变》的观后感范文2

   近来无事,我就观看了《西安事变》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深有感触。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若没有这次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后多少年。若没有这次事变,还会发生什么……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1935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被毛泽东命名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会师。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的国民政府巨大压力。

   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看到周恩来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达到西安后,联想到国民党中那些所谓哥们的表现,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共产党最仗义!而重新拍制的《西安事变》也以雄辩的事实说明,在国民党内部,最讲民族大义的张学良也是最讲哥们情谊的人。张将军为了抗战,扣压了他的“大哥”蒋委员长,应该说是一种为民族大义牺牲哥们情谊的表现,不过从以后的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他的这一壮举也是最够哥们的,由此成就了蒋委员长的历史地位。试想,如果不是在张学良、杨虎城的兵谏促进下,经过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和谈,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怎么能成为抗战的总司令,又怎么能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一定地位呢?直到今天,陈水扁将蒋介石的灵堂拆除,人们还能对他表示同情,也正是由于他在抗战中有一些名副其实的表现。如果当年他没有转过来抗战,继续打内战,他就会像汪精卫那样成为“不齿于中国人的狗屎堆”。

   以“大历史”观来看在“西安事变”历史舞台上表演的各方,其“历史逻辑”也清晰可见:蒋介石有着使中国真正统一的“雄伟抱负”,其在日强中弱的现实下是否真有“攘外”的决心暂且不说,但先“安内”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策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点儿审时度势的眼光;中共高举“抗日”大旗自然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显然首先还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过其巧妙地将生存需要附着在了“国家大义”的口号之中;张学良,有“大少爷”的狂傲自大脾气,怀着杀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和想开创自己的“新局面”的冲动自然强烈,蒋介石想单纯以“亲如父子”的感情驾驭他显然是过于自信了。由此可以说,当年国、共、张三方在“西安事变”舞台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这“合理性”既包括他们从各自思想理念出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包含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历史”操纵的结果。

   影片中的国民党政府的晚宴更是层出不穷,没有为国民做过什么实事。此时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却艰苦的为人民的美好未来奋斗,为将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赶出中国而做了不懈的努力,可是面对军事力量强大的法西斯日本,中国共产党的军力也是不能抵的,此时只有联合国民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可是要想蒋介石放弃原有的错误思想是何等的难!国民党顽固派的不抵抗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他们的心里只有争权夺位,人民的死活和安慰不是国民党反动派所思考的。这时,伟大的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起撼动历史的“西安事变”,将反动派蒋介石软禁起来,使他放弃自己原有的错误主张。二位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深知,倘若再不抵抗日本鬼子,东北三省的死亡惨剧将在全国上演,张学良将军再也不愿意被老家人成为“不抵抗将军”,发动事变终于成功将蒋介石软禁,用真诚几经周折没有感动蒋介石,不得不邀请中国共产党代表来做蒋介石的工作,在周恩来总理和所有坚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人一道努力下,蒋介石终于口头答应:放弃原有的不抵抗政策,联合共产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鬼子赶出中国。然后,张学良将军冒着大无畏精神将蒋介石送回南京。整个影片让我感动最深的是张学良将军的一句话: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自己的,更不是打大学生的,我们是打日本人的!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用经历战火,当然也没有机会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但是我们能够在学习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踏实工作,为共和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有关《西安事变》的观后感范文3

   看完央视播出的《西安事变》,感触颇深,不禁为张杨两位将军的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所折服。

   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停止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在形势危急、别无他法的情景下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了兵谏,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

   事变发生后举世震惊,全国一片口诛笔伐之声,南京国民政府受亲日派控制准备进攻西安,各地军阀也是蠢蠢欲动,而国际上更是一致反对强烈谴责,甚至连苏联也出于自身利益研究背信弃义,仅有中共为了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主张经过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对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军事形势,张杨二位将军审时度势,提出了八项主张,并进取与中共方面联系,力求经过和平手段化解危机。最终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成,使中华民族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危难,开创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遗憾的是,张杨二人一被终身软禁,一被残酷杀害,没能实现征战沙场、收复失地的心愿。两位将军在危难关头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必将名垂千古、万世流芳,为后人所景仰!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