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观后感 > 电影光的观后感优质7篇
 

电影光的观后感优质7篇

发布时间:2024-03-11 17:02:16 影响了:

好的观后感可以让我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中的主题和情感,在书写观后感中,我们可以对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电影光的观后感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光的观后感优质7篇

电影光的观后感篇1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到汶源讲堂观看电影《爱在回响》。

影片的主人公小宇的生活被妈妈安排的过于充实,各种课外辅导之外,还在为学习美术、音乐等等奔波着。小宇不但学习这些,妈妈还让他学会做饭、整理家务,他无法忍受妈妈这般的对待,和妈妈发生了一场战争,赢得仅一次的公园旅游,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小宇找回了自己。妈妈经常接到神秘的电话,她似乎有意地背着小宇做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小宇要解开这个不解之迷。他尾随妈妈,一个惊人的秘密呈现在小宇面前,妈妈患了癌症,不久要……小宇无法想象下去。他一定要为妈妈做些什么,听妈妈的话,小宇要找到全世界最好的医生来救治他的妈妈,一段救母视频向世界呼吁,最终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宇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当他得知妈妈生病后,并没有失落,而是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位医生,来救治他的妈妈,把妈妈的病治好,安全地出院,健健康康。他还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每天他都给妈妈做小米粥喝,日复一日,从不让妈妈生气,不停地安慰妈妈,并且他还希望时光倒流,妈妈就不会生病。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很深,我应该向小宇学习。其实,我并不是多么听话,毕竟是小孩子,有时妈妈不停地唠叨,听着挺烦,对妈妈感到厌烦。现在想想,如果妈妈生病,我该怎么做呢?现在回想,妈妈那不停地唠叨是在诉说她的爱吗?妈妈对我真是应了那句话,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妈妈,您养育了我,我要慢慢报答您,洗洗脚、说句祝福的话都是我对您的感恩。母爱似水,清清的、明明的,是那么地轻柔,又是那么博大,我们应该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妈妈,您是天底下最亲的人,母爱是最伟大的情怀,您最伟大。妈妈,我爱您!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可是时间有时候也有差错,让死神悄悄拿走一些人的时间,让时间重来,对爱渴望的人不再渴望,重获爱的滋润。

故事中,刘小宇因为妈妈平日工作繁忙,怨恨妈妈给他报许多的补习班,妈妈听到他的心声,带他去好好玩了一回,但在游玩后,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后,脸色大变,小宇偷偷跟踪来到医院,发现医生和妈妈在谈论妈妈癌症的问题,小宇顿时泪如泉涌,立刻在网上为妈妈找最好的医生。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的眼泪好几次夺眶而出,尤其是在小宇妈妈说:“小宇,我不是个好妈妈,原谅我。”的时候,我老是忍不住在心里说着一遍又一遍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有小宇那种孝心,这是我第一次,心甘情愿地败给一个比我小好几岁的孩子。我的妈妈很普通,走在街上,就宛如一个隐形人,但是,她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每当我无理取闹时,她会答应一切无理的要求;每当我想吃零食时,她会不惜自己中午的休息时间跑去为我买零食;每当她有好吃的东西,也一定会留下全部的给我。但是我撒谎,不听话,让她悲痛欲绝,更是让她心如刀绞。

我茫然了,一面是叛逆的自己,一面是慈祥的妈妈。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继续。当妈妈继续啰嗦,我居然回了她那么一句:“够了,有完没完,你不心烦,我烦!”我看见了,妈妈脸上那种惊诧,我心里犹如一锅邪恶的开水,浇在心上,心急如焚。

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开始明白,有些事,并不是违背你的意愿,是父母从话语中递来的关心与支持,你应该感谢。之所以时间不会重来,是因为时间要你现在就珍惜你的一分一秒。

电影光的观后感篇2

1939年,钢琴家斯皮曼27岁,每一天在波兰电台弹奏。二战爆发了,德军的飞弹袭中了电台,工作人员让他离开,他摇头,因为还没有弹完那首《肖邦夜曲升c小调篇》。

他决绝地说要死也死在家里,

他和倾慕的对象一齐逛街,但是他已经不能进咖啡店、公园,甚至是街边的座位。

他被迫带上了卫星章,为了生计贱卖掉钢琴。

全家人被赶到城中央几个高墙圈起来的集中营,他只能在餐馆里弹钢琴,换回一点点粮食。

他无数次目睹德国人肆意的凌虐、屠杀犹太人,他那弹琴的手搬砖头,挖土豆。

他逃离集中营,躲进首都公寓废墟的断壁残垣,如鼠般昼伏夜出不见天日。

为了活着,他喝着已经浑浊的水,吃一切能够当作食物的东西。

一个犹太钢琴师从社会核心逐渐到被隔绝被摒弃被歼灭。

但是他一向没有放下过生命,没有放下过期望。

他只落泪过2次,当他被一个犹奸揪出了人群,他得以幸免,却从此与亲人生死相隔。

当他最后重新坐在华沙电台,演奏乐曲,一切往如昨日。

个人觉得影片的奥妙之处,并没有单纯的反映好人与恶人,犹太人和德国人在战争中的性格表现,而是深刻反映了各种人性在战争中的复杂表现。

投靠纳粹的犹奸几次救了钢琴师一家性命;

抢救犹太人的波兰地下组织成员,打着钢琴师的名头到处募捐,然后携款私逃;

德国军官为演奏感动,包庇躲在德军临时司令部的钢琴师,送衣送食。

战争摧毁了世界,但人性的复杂和变化都在这种绝境中凸显出来。

第一次看到男主角的时候,只是好奇他的眉毛怎样会长成这样。之后明白他因为这部影片得了奥斯卡奖,惊叹于他在颁奖典礼上的热吻。目前了解到他的下一部电影是彼得的“金刚”,很期盼。

在这部电影中他的表现真的无懈可击,把一个长期受到死亡威胁,承受恐惧压力的男子刻画的入木三分。

特别是有一段,他藏匿于德国人的街区中心。房间中,他不能发出声音让人察觉房里有人。当他又一次因为饥饿而在房里寻找食物时,不留意敲破了一叠瓷盘子,盘子发出尖锐刺耳的破碎声,门口随即传来了激烈的拍门声,他由于恐怖而不断瑟瑟发抖,眼神里透出惊恐的神色,那种不知所措,那种魂飞破散,让人从心底里为他担心,不寒而栗,痛彻心扉。

电影光的观后感篇3

爱是互相的,你给他人爱,他人也会把最真诚的爱给你,《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传达的就是无私的爱与对人性的考验。

当大船撞上冰山快要沉入海底的时候,感人的画面出现了。男主人公杰克在海面上找到一块仅供一人逃生的木板,他把他的女友露丝扶了上去,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里,平静的等待着死神的召唤;船长命令他的船员把救生艇让给老人、孩子和妇女,而他自己和家属、船员必须和大船共存亡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留下了眼泪。与之对比明显的是种种丑恶的行为也表现的一览无余: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这些现象多么可恶而现实。可是男女主,以及女主和下层平民愉快的歌舞的情节所体现出的爱也给了观众一丝丝的安慰。

爱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感情之一,千百年来人为它生为它死为它痛为它忧。然而,除了爱情,我们足以生生不息站在这个世界的,还有人性,光辉的人性。泰坦尼克号向代表神秘自然力量的宙斯挑战,结果被打入深深的大西洋海底。然后,海水可以淹没铁板和人的肉体,却腐蚀不了人的灵魂。人类的精神之花,却是永开不败的!

八位音乐家在最后的时刻一直沉著平静地演奏乐曲,那飞翔的音符,体现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恶低头的人类尊严和高贵。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到的:人,不是生来就可以被打败的。你可以打败他的肉体,但征服不了他的灵魂。那些追逐的鲨鱼可以把那个老渔夫船上拖著的那条大鱼啃噬得只剩下骨头,但啃噬不掉这个水手不可战胜的精神,这是人的灵魂和意志熔铸的火焰,整个大海也无法把它熄灭。在汹涌而至的死亡面前,那些船员用巨大的勇气坚守职责;生离死别面前,别担心,我会坐下一条船成为最心酸最温暖的遗世谎言;还有船上的那些男人,用生命的代价延续了责任的高贵人性至此,怎么能不潸然泪下!

影片最后的梦境里,所有人不分尊卑齐聚一堂,杰克从旧日里楼梯的拐角处转身,与露丝执手相拥,在《我心永恒》的曲调中,我似乎听到流年呢喃,曾经做过的最美好的事,就是观察四季轮回和遇见你。

泰坦尼克号,一场有关爱情和人性的视觉盛宴!船可以沉没,人可以死亡,世纪灾难中的人类的纯洁的爱情,善良的人性,却将永不沉没!

电影光的观后感篇4

没办法,学生时代的思维,看到这本书,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乘风破浪会有时,下一句竟然也忘了!

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上学的时候,如果说没看过韩寒和郭敬明的书,那谁还能没听过呢,对于我来说,读小说或者读书的话,我还是更喜欢郭敬明的,没办法,我属于希望唯美文艺派别的,一直到现在,我对于华丽的文字、唯美的画依旧毫无抵抗力。

可是,看电影的时候呢,是不一样的,因为文艺的电影会让人感觉到乏味,空间的想象力会比较差,更容易随着电影的情节而向前。

现在,郭敬明和韩寒又都开始拍电影了,那我呢,作为一个怀旧的人,自然而然的抵抗不了怀旧的欲望,就去电影院了,从郭敬明最开始的《小时代》系列到《爵迹》,甚至电视剧《幻城》等,虽然画面很美,可是真心不怎么看得下去,渐渐的消磨掉了我最初最美的记忆。

但是,韩寒的电影就不一样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跟我当初看的韩寒的书比较少的缘故,我总觉得韩寒的电影比他的书更加耐看一点,从之前的《后会无期》,我也是在电影院看的,到今年的《乘风破浪》,都格外的让我感到欢喜,虽然有时他的态度文字偏激,但是除却看人以外,只看作品,韩寒的电影作品还是相当不错的。

说了这么多,那这本《乘风破浪》电影拍摄全纪录怎么样呢?这本书写的都是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包括题材、选角、演员的一些想法以及幕后人员的一些想法等等,让我们更加全方位的了解这个作品的出处、过程和最终诞生,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模样。

其实,看这本书很快,读得快些两个小时就结束了,读的慢些也最多半天就能结束,这本书带给了我们感官的享受,像所有的记录电影的书一样,有许多的照片,各式各样的,似乎是让我们得到了独家剧透一般,因为看这本书的时候,电影还没有上映,其次,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去了解作品的背后所隐藏的故事,了解作品里的角色,了解演员对自己的角色以及对他人的角色是如何看待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在电影中看不到的,读完书去看作品,并不会影响故事脉络发展,因为没有开始和结局,只是局部的一个看法。

或者,可以看完电影来读这本书,也是蛮有意思的,因为你可以看看他们和你是否想的一样呢?或者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乘风破浪》!

这部韩寒导演的新片,突然添了一种动作片的味道。有邓超主演的一名赛车手,名叫“徐太浪”;据说“太浪”的名字是有故事的。一开始没看过影片的人,但见过海报的人就多少有些奇怪了,大多海报是比较复古的多面;与影片一开始进入不太一样,切确的说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画片。这可能就是韩大导演不同的拍摄技巧了。影片是由徐太浪驾驶着赛车,载着自己的父亲徐太正(彭于晏饰),像与时间赛跑竞速般被火车相撞后才进入影片的重要故事内容。看到徐太浪推开门那一刻开始,有些人就看出了一种穿越的味道,是的没错!这里与有本名片叫《夏洛特烦恼》的情节有些相像。在梦中,过把不同人生的瘾。但是,好像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偏青春一点的。青春时期,最少不了就是任性、斗殴、纯洁的爱情。一开始看短片介绍加上三人穿着打扮照相的画面时,以为是徐太浪、徐太正与牛爱花(赵丽颖饰)的备胎故事;当然,这是感观后个人补脑的猜想。真的出其不意。

整个故事是围绕邓超饰演的徐太浪展开的。据韩寒所说,因为他有一个朋友叫徐浪,觉得直接搬朋友名字不太合适所以加了一个字,电影中的角色就变成了徐太浪。同样取名于真实生活的还有电影里彭于晏的狗“木木”,韩寒养的第一条金毛就叫这个名字,得过狗瘟,后来活下来了,有点瘫,活了十多年。

韩寒对过去生活的依恋、长情不仅仅体验在他导演的电影角色名字,还体现在整个故事背景。《乘风破浪》整个故事都在“亭林镇”里发生,这是韩寒故乡的名字,实际场景是上海周边四个镇凑起来拍的。他还打趣地说过,如果想象的画面找不到,肯定是离家不够近,就像《乱世佳人》的郝思嘉最后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塔拉一样。“亭林镇”这个地方,已经成为韩寒的印记,是他建构的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立世界,充满了旧时光的印记,录像带、bb机、香港电影、白日梦、小镇青年,极具乌托邦的意味。

包括电影里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名字:徐正太、徐太浪、小花、小马、六一等等,都有点像小学生写作文起的名字。看似非常随意,但又貌似很有含义。徐正太(彭于晏)是一个长不大的少年,徐太浪性子浪荡,小花的确美貌如花,小马心有野马,六一是个“儿童”,名如各人。

电影发生在1998年。韩寒的解释是:“因为还原98年好一点,还原再之前,美术的工作会大很多。没有那么大差别的情况下,那个年代会更好一点,那是移动互联网刚要起来的时候。当然会有一些怀念或者个人的一些小的因素在里面,肯定会有,或多或少,每个导演都会放一些自己情感在里面。”但我认为这暗藏“被遗忘的时光”的意味,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迎接到新千年,似乎1998年显得黯淡无光、可有可无。

也有人说998年是韩寒重要转折前的一年,“韩寒在1999年拿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2000年他就退学了。在1998年的他,会感觉到一年两年后生活的巨变吗?”

相对于韩寒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出走,《乘风破浪》的主题是回归。《后会无期》最终看到的韩寒文字风格版的电影,单独成句的台词,非整体的影像;而这次的《乘风破浪》明显是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很多个镜头有借鉴经典电影,但值得赞赏,个人偏爱里面最好的巷子戏,非常带感。

最有意思的是,留意到《乘风破浪》的打斗戏,竟然是用猪肉、锅碗瓢盆来当武器,生活化、漫画感又略带幽默讽刺色彩。让人觉得这场电影只是导演世界里的南柯一梦,我们是不小心驻足观看。

全程韩式笑点,这种笑点不属于扒段子的得到的。这种幽默感,让我感觉到韩寒之前小说里的那种感觉。

?后会无期》作为一个诗朗诵“电影”,豆瓣评分是7.1。我觉得挺扭曲的,拍的垃圾的时候瞎鼓励,拍的挺好的时候说人家抖机灵;讲了一个垃圾故事的时候“金句”满天飞,讲了一个好故事的时候质疑人家是否每个笑点都有意义,阅读理解做多了吧?

再说电影,我觉得吧,《乘风破浪》画面挺好,配乐挺好,立意挺好,故事挺好,演员们也演的挺好。至少我看完对这个浪漫主义的90年代小镇心生向往。

从2024年回到1998,电影的人物设定特有意思,观众和邓超一样,是已知现世结果的过去时代的旁观者。董子健的马化腾也好,李荣浩的房地产商也好,囤bb机开录像厅的青年彭于晏也好,种种人生都裹挟在所谓的时代洪流里,最后有人成功有人发迹有人失意。但是不管是成为新世界成就者还是被新世界吞没,青年人热爱和追逐未来的姿态都何其相似,渴望鲜衣怒马快意恩仇。悲剧在这里变成了会心一笑,因为这份执着多傻啊可又多可爱。大概每位不善言辞甚至暴躁的中年父亲都有这么所向披靡的青年时代,所以还真别瞧不起“情怀”。

另外也很喜欢的父子和解的感情线。总觉得《乘风破浪》和《降临》这一点挺像的,不管是可以回望过去还是可以预见未来,主人公都没能改变人生的轨迹,能做的只有理解与和解,然后更温柔的对待家人和生活。大概是因为生活故事从来都不是一个点,而是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一条线

?乘风破浪》是今年刚上映的,就在大年初一,在众多大片抢在春节档期期间的贺岁片,也在最后取得了十亿多的票房,也是可喜可贺了!本影片是由兼车手、作家、导演韩寒的作品;这可是既《后会无期》韩导演又一大作。影片与《后会无期》是完全不同的风味。看完《乘风破浪》后发现本影片没有像《后会无期》那样般,富有哲学,劣微带点教育的台词,本影片看上去比《后会无期》更容易了解明白。

这部韩寒导演的新片,突然添了一种动作片的味道。有邓超主演的一名赛车手,名叫“徐太浪”;据说“太浪”的名字是有故事的。一开始没看过影片的人,但见过海报的人就多少有些奇怪了,大多海报是比较复古的多面;与影片一开始进入不太一样,切确的说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画片。这可能就是韩大导演不同的拍摄技巧了。影片是由徐太浪驾驶着赛车,载着自己的父亲徐太正(彭于晏饰),像与时间赛跑竞速般被火车相撞后才进入影片的重要故事内容。看到徐太浪推开门那一刻开始,有些人就看出了一种穿越的味道,是的没错!这里与有本名片叫《夏洛特烦恼》的情节有些相像。在梦中,过把不同人生的瘾。但是,好像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偏青春一点的。青春时期,最少不了就是任性、斗殴、纯洁的爱情。一开始看短片介绍加上三人穿着打扮照相的画面时,以为是徐太浪、徐太正与牛爱花(赵丽颖饰)的备胎故事;当然,这是感观后个人补脑的猜想。真的出其不意。

整个故事是围绕邓超饰演的徐太浪展开的。据韩寒所说,因为他有一个朋友叫徐浪,觉得直接搬朋友名字不太合适所以加了一个字,电影中的角色就变成了徐太浪。同样取名于真实生活的还有电影里彭于晏的狗“木木”,韩寒养的第一条金毛就叫这个名字,得过狗瘟,后来活下来了,有点瘫,活了十多年。

韩寒对过去生活的依恋、长情不仅仅体验在他导演的电影角色名字,还体现在整个故事背景。《乘风破浪》整个故事都在“亭林镇”里发生,这是韩寒故乡的名字,实际场景是上海周边四个镇凑起来拍的。他还打趣地说过,如果想象的画面找不到,肯定是离家不够近,就像《乱世佳人》的郝思嘉最后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塔拉一样。“亭林镇”这个地方,已经成为韩寒的印记,是他建构的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立世界,充满了旧时光的印记,录像带、bb机、香港电影、白日梦、小镇青年,极具乌托邦的意味。

包括电影里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名字:徐正太、徐太浪、小花、小马、六一等等,都有点像小学生写作文起的名字。看似非常随意,但又貌似很有含义。徐正太(彭于晏)是一个长不大的少年,徐太浪性子浪荡,小花的确美貌如花,小马心有野马,六一是个“儿童”,名如各人。

电影发生在1998年。韩寒的解释是:“因为还原98年好一点,还原再之前,美术的工作会大很多。没有那么大差别的情况下,那个年代会更好一点,那是移动互联网刚要起来的时候。当然会有一些怀念或者个人的一些小的因素在里面,肯定会有,或多或少,每个导演都会放一些自己情感在里面。”但我认为这暗藏“被遗忘的时光”的意味,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迎接到新千年,似乎1998年显得黯淡无光、可有可无。

也有人说998年是韩寒重要转折前的一年,“韩寒在1999年拿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2000年他就退学了。在1998年的他,会感觉到一年两年后生活的巨变吗?”

相对于韩寒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出走,《乘风破浪》的主题是回归。《后会无期》最终看到的韩寒文字风格版的电影,单独成句的台词,非整体的影像;而这次的《乘风破浪》明显是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没有那么word文档电影,很多个镜头有借鉴经典电影,但值得赞赏,个人偏爱里面最好的巷子戏,非常带感。

最有意思的是,留意到《乘风破浪》的打斗戏,竟然是用猪肉、锅碗瓢盆来当武器,生活化、漫画感又略带幽默讽刺色彩。让人觉得这场电影只是导演世界里的南柯一梦,我们是不小心驻足观看。

全程韩式笑点,这种笑点不属于扒段子的得到的。这种幽默感,让我感觉到韩寒之前小说里的那种感觉。

影片中的主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在酒桌上放肆的吹牛逼,或者是低调的炫耀,但是都没有关系啊,能一齐宿醉的人,都是能够出生入死的人。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别人的影子。然后呢,过着谁想过的生活?

韩寒本身就是一个不招人稀罕的人,说好听点叫做特立独行,难听的说就叫做不合群。电影的推广曲一发,网上是一水的批判,直男癌,作风有问题……但是电影上映了之后呢,凭着良心说,这场电影看的值得!

不得不钦佩韩式幽默,很深刻,很绵长,有浓厚的底蕴存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的很有心,顺着水流走的黑伞、出此刻停尸房门口的木木、徐正太囚服号码……很多会戳中泪点的情节出现的很自然容易被发现,却还不会让人觉得大喜大悲,感情细腻恰到好处。这个叫做笑中带泪。

然而为什么会谈到告别呢?其实我觉得影片中存在了太多的告别。小马的不辞而别、刻画了深情且可爱的罗力,最后一个人从看守所出来时发现自己被告别,被自己最爱的女人,也是挺可笑的了、六一用死亡来告别、而阿浪用大梦初醒的一声爸,跟过去充满矛盾与复杂的父子情告别、而我呢,跟过去的我告别吧!

告别就随意点,留下遗憾的才叫人生。过于圆满的,都属于教科书。喜欢到放下,水到渠成的告别。

韩寒个性喜欢雕琢词语,我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都是小人物,别说什么大话,活着就好。活着,就还能告别,那就随意点吧!

电影光的观后感篇5

今天下午有幸观看了期待已久的影片——《海洋天堂》,105分钟的影片让人热泪盈眶,现场观众低声的抽泣声此起彼伏,我心中的感动更是无以言表。骑着车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回想影片里的镜头,也一直在提醒精神恍惚的自己注意交通安全……,最后还是觉得还是写点东西作为纪念的好。

影片拍得真是很好,非常契合当前中国孤独症孩子和家庭的现状,对于孤独症家庭来说说的就是自己的故事,导演对孤独症的了解近乎专业,父亲和孩子的扮演者李连杰和文章演的非常传神。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就是:“大福,爸爸就是那大海龟……”,这句看起来很普通的话说出了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爸爸想让孩子知道他不会孤独,爸爸是一直会陪在他身边的,随时可以在他需要的时候托着他、和他嬉戏,爸爸永远不会离开他。另外也透露出孤独症家长面对孩子的未来内心显示出来的隐忧。

感动的镜头太多,现撷取几个:

镜头组一:

爸爸在海洋馆教大福拖地,因为大福一直学不会,爸爸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批评了大福,两行热泪从大福那略显呆滞的眼睛里夺眶而出……,爸爸也哭了,再铁石心肠的观众看到这段也会泪眼朦胧了……,一方面是爸爸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孩子学的态度很端正,已经非常非常尽力了,但是学习能力实在有限却受到了批评——委屈的眼泪夺眶而出!(剧中大福的扮演者文章说演这段时是由衷的真哭了)。由此可以想象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强化(奖励和鼓励)是多么的重要呀!

镜头组二:

大福去抢马戏团的球,爸爸把球夺下后,大福因为难以发泄心中的愤懑,搂着爸爸的肩膀就狠咬,爸爸强忍着安慰大福并示意大家平静……,这段情节真实的.表现了孤独症孩子的一种极端表达方式,了解孤独症的观众能体会,而影片也对那些不了解孤独症的观众进行了真实的展示;原谅孩子吧,这都是孤独症这种病惹的祸!关注孩子吧,通过理解和关爱来减少他们的这种发泄吧,让我们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吧,而不是简单的去关注他们那不寻常的行为……

镜头组三:

爸爸在家扮作公交售票员教大福坐公交车,“_站到了,请需要下车的乘客赶快下车!前面的有没有?后面的有没有?”,爸爸营造真实的场景和蔼的去教,大福开始时嘴唇很吃力的想说但说不出来,这种表情把孤独症孩子克服自身缺陷努力费劲学习的状态表演的入木三分!然后爸爸示范、模仿的教大福说“我下!”把爸爸的耐心也表演的十分到位!一直到大福很愉快响亮的说出“我下”这两个字时,影院现场观众响起了激动的掌声!这段场景向人们展示了孤独症康复教学的艰难,尤其是参与教学的老师更是感同身受!也告诉我们家长在康复教学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镜头组四:

柴姨对爸爸王心诚说(大意):“你是我眼里最好的男人!”

老师对爸爸王心诚说(大意):“能认识你这位爸爸是我的荣幸!”

海洋馆老总在爸爸王心诚坟前“把我的名字也加在抚养人后面吧!”

上面三位人物被爸爸王心诚深深的感动了,孤独症正在被这个世界所了解,孤独症孩子正在被关爱,孤独症家庭正在被关注。孤独症家长们,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我们扎实做好孩子康复的每一件事情,不抛弃、不放弃、不麻木、不虚度,我们一定能够赢得社会最大的援助,获得人们最大的尊重!

很正式的补充一下,其实伟大的不仅仅是爸爸,很多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和老师同样很伟大!

电影光的观后感篇6

这天去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片由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就是之前演过《三傻大战宝莱坞》、《我的个神》的主角的。他主演的电影多是励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这部电影是讲述印度摔跤姐妹冠军吉塔和妹妹芭比塔的成长故事。

因为吉塔的父亲没能实现印度获得世界金牌的梦想,期望家里能有儿子,结果四个都是女儿。他只能把梦想咽下。没想到一天偶然发现两个女儿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把男同学打的满地找牙,他眼前一亮,决定培养她们。在男权当道的印度,这个想法有点疯狂,难逃世俗怪异的眼光。但是他很坚持。他的女儿没有像大多数印度女孩那样,只能游走在厨房锅碗瓢盆,相夫教子,而是发展了自己的优势,培养了一门能够掌控自己未来的技能。他把两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全国冠军。按照惯例,冠军要进入国家体育馆理解更专业的训练。随着训练的时间增长,大女儿吉塔开始怀疑父亲的训练方法。她认为过时了。同时她挑战父亲胜出。她自以为是认为能够靠教练的方法在国际取胜。最后连战几个国际大赛都是首轮就被淘汰,成为了魔咒。接连失败让她很有挫败感和内疚。之后和父亲冰释前嫌,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接连在国际赛事上打败对手。最后一战决赛的对手是她过去以前败过的,心理有很大的障碍。但是父亲这次没有告诉她战略,而是告诉她如果得了银牌,很快就会被大家忘记。她不是为自己而战,而是为了成千上万印度女性,那些生来为了相夫教子、锅碗瓢盆的,被人看不起的印度女性。而且父亲不能每次都救他,她需要自救,在关键时刻,她靠自己的信念,最后几秒内逆袭,打败对手,成为印度第一位获得女性摔跤的金牌获得者。从那以后,印度成千上万的女性也开始学习摔跤。这是真实的励志故事。

这部影片有很多内心戏,一改过去印度歌舞剧的风格,也算是创新。把印度平民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精神表达出来,鼓舞人心。阿米尔牺牲也挺大的,为了影片需要从肌肉男转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老态龙钟还很帅的老大爷。从影片中看到,技巧是其次的,学了太多技巧,容易为了突出技巧而忘记自己本来的优势,就应审时度势,根据实际状况准确决定,采用相应的策略。让对手露出破绽,再集中精力攻破。

电影光的观后感篇7

星期五下午,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电影前面的人物关系有些复杂,不过在后面,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讲了马修老师来到一个名叫“池塘之底”的学校当代课老师。可是他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都很调皮,但马修老师以一颗仁爱的心来对待那些学生。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最后把孩子们的心灵净化了,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整部电影里,我最记得那次哈森校长外出,马修先生给大家放了一天假,带着孩子们去森林里玩捉迷藏。可是不知为什么,学校突然起火了,哈森先生回来后,很愤怒,把马修辞退了。在马修最后一次走过教学楼下面时,学生们锁了门,把写有字和自己名字的纸飞机扔出窗外,并唱起了马修教过他们的歌,为马修送别。马修捡起了一些纸飞机,当中有莫安琦和一个不会唱歌的小男孩派皮诺的。他最后看了一眼窗口那些摇动的手,带着纸飞机离开了。我很感动,马修只教了他们一些简单的音乐,并给了他们自由,这对他们来说无比重要!

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深受感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像校长一样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有时我们上课不听讲有些老师就会惩罚我们:伸手给老师打,或罚站。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惩才能维护课堂纪律。但却适得其反,使我们产生逆反心理,我们觉得老师很讨厌,就偏不听老师的课,或产生怕老师的心理。在家庭中我们的父母也有这样的教育方式,上个星期爸爸教我写作业,我没认真听他就一巴掌打向我的头。当时我心里想,爸爸太凶了,我以后都不理他了,也不想写作业了。所以严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用在教育孩子的身上。

这部电影,多数是讲马修如何感化学生的。但从中表达出了马修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孩子们对给予他们最珍贵东西的马修先生的感激。这部电影的含义很深,但是,它是一部很让人受鼓舞的电影。看过它的人,一定都能从中感悟到一些道理吧。我希望不管是在学校或是家庭教育上应该像马修老师一样用理解、宽容的人性化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教学,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得到我们的认可。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