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在《珍珠塔》中品人间冷暖] 看世间百态品人间冷暖
 

[在《珍珠塔》中品人间冷暖] 看世间百态品人间冷暖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1:09 影响了:

  《珍珠塔》是一出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百余年来久演不衰,江苏一带流传一句谚语就戏称:“拔不尽的兰花,赠不完的珠塔。”   《珍珠塔》,又名《花园赠珠》、《明月珠》。京剧、越剧、川剧、徽剧、黄梅戏、秦腔、花鼓戏等各地方剧种都演过这个剧目,不过应以锡剧《珍珠塔》独占鳖头最具影响,该剧还曾在1961年由香港华文影业公司摄制成彩色戏曲片被搬上银幕。
  《珍珠塔》的故事情节曲折传奇,原剧本有十几本之多。它叙述明代河南大族方家被奸臣陷害,满门抄斩。方卿母子逃出虎口幸免于难,但流落坟茔,生活艰难。方卿此后赴百里之遥的襄阳,向姑母方�花求助。谁知姑母势利刻薄,不肯借贷,反而予以讽刺挖苦嘲笑。表姐陈翠娥得知,不满家母行为,尽力挽留方卿,但被拒谢,便假借赠送点心,把价值连城的珍珠塔暗藏于盒内交方卿带回。姑爹陈培德获悉也追赶劝留,但也被方婉辞,陈执意要将女儿配方卿,方深受感动应允。孰料,归途中珍珠塔被盗贼邱六桥劫走。几经周折赃物又为陈蒙所获。翠娥见塔误为方卿被害,悲痛成疾。不久。方卿考中状元,官封七省巡按,便扮做唱道情的到陈家相讥,遂被方母得知训斥解围。姑母十分窘迫尴尬,为守诺言,只得头顶香盘,跪接侄子,翠娥与方卿相会互诉衷肠,两家终于联姻完婚重修和好。
  《珍珠塔》的“见姑”、“赠塔”、“羞姑”三场戏,是全剧情节发展的高潮,凸显精彩。在“见姑”中姑母有段讽刺挖苦的比喻,可谓句句语言犀利,刁钻刻薄;方卿也不甘受辱理直气壮,针尖麦芒地“回敬”姑母。唱词如下;
  方�花: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除非是满天月亮一颗星。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铁树花开结铜铃,
  毛竹扁担出嫩笋;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黄狗出角变麒麟,
  老鼠背上好骑人;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滚水锅里结冷冰,
  晒干鲤鱼会跳龙门;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西天日出往东行,
  东洋大海起蓬尘;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除非是文式百官死干净,
  宗师大人瞎眼睛。
  你文不成、武不精,
  只好篮一只、棒一根,
  街前街后讨饭吞,
  做一个伸手大将军。
  方卿:
  姑母势利太欺人,
  一点没有骨肉情,
  铜钱不借倒还罢,
  反将我从头嘲笑到脚跟。
  我情愿揩干眼泪别处哭,
  讨饭也跳过陈家门。
  君子受刑不受辱,
  饿死不吃你陈家食,
  我是冻死不穿你陈家衣,
  穷死不用你陈府银,
  从今后有官再到襄阳来,
  无官不进你陈府门。
  姑母方�花一副横蛮傲气的腔调,挖空心思搜肚刮肠用尽恶语中伤、奚落咒骂侄儿方卿。方卿在忍无可忍中愤慨地反击姑母的凌辱,充分体现出方卿的傲骨。此戏扮演姑母的有锡剧优秀旦角演员汪韵芝,她把一个刻薄势利、虚伪假意的人物表演得活龙活现入木三分,被“赞誉”为天下最坏的姑母样板。
  锡剧“彬彬腔”创始人王彬彬,是位杰出的小生演员,他扮相潇洒大方,嗓音清脆明亮,爽朗悦耳,所唱的锡剧“大陆板”被戏迷赞美为百听不厌的“乡韵之冠”。他演的方卿,堂堂正正,其演技有炉火纯青之境,和汪韵芝合作演出的“见姑”旗鼓相当,是最佳的优秀拍档。
  《珍珠塔》“赠塔”一折,“也是深受戏迷喜欢的一场戏。其中表姐陈翠娥由大名鼎鼎的“锡剧梅兰芳”梅兰珍饰演,她创立了锡剧的优美流派――“梅派”。
  “赠塔”中陈翠娥与方卿的对唱堪称经典杰作。当方卿受到姑母羞辱后愤然离开,陈翠娥闻讯赶来给方卿赔礼送行。方卿满腔怒火,陈翠娥柔情蜜意,两人相遇,在情感上形成强大的反差。其问,双方一问一答,饶有风趣,令这段戏成为后来我国戏曲舞台上各剧种移植借鉴常演的保留节目。
  梅兰珍擅演悲剧,她与越剧戚雅仙、沪剧杨飞飞、评弹徐丽仙被称为是著名“悲旦”四姊妹。梅兰珍的唱腔音色华丽优美,甜糯脆嗲、板式变化多端,旋律跌宕起伏,多姿多彩,是锡剧舞台一枝绚丽的兰花。锡剧素有“太湖一枝梅”之称,这和梅兰珍等艺术家对锡剧事业的贡献有一定的关联。
  “羞姑”这场戏是全剧发展的高潮。方卿中得状元,被封为七省巡按,衣锦还乡,春风得意。想起当年在陈家受辱的情景,方卿义愤填膺、忿忿不平,决定扮做唱道情的去姑母家出口怨气。此时的方卿,踌躇满志、扬眉吐气、悠然自在的心情,与此前的神态截然不同。在唱词中,有三个“娘说我”,反映出方卿的自豪、自信和自傲。
  方卿:
  娘说我头儿圆圆生得好,一定要带乌纱帽,戴了纱帽还嫌小,脱落纱帽换相雕。
  娘说我虎背龙腰生得好,一定要穿炎红袍,腰束金镶白玉御骨套。
  娘说我三世修来一双罗汉脚,一定要穿粉底皂,御遴街前七道后七道,开锣喝道真光耀,金銮殿进迷出出,出出进进,摇摇摆摆,摆摆摇摇见当朝。
  王彬彬与汪韵芝两位锡剧表演艺术家,在戏里均有啦色上乘的演技。锡剧的唱词,虽说带有地方乡音特色,但这也是地方剧种与国粹京剧之区别所在。它文字上的创作处理,一般平白直言通俗,略具方言气息,与京剧、昆曲讲究尖团、平仄、十三辙有较大不同。不过舞台艺术的表演是相通的,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只要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就会形成艺术作品雅俗共赏的精妙之处。
  锡剧与越剧、黄梅戏是我国三大地方剧种,具有相当的艺术地位与影响。笔者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曾在上海福州路(四马路)同乐戏院看过锡剧前辈李如祥、小葡萄、吴雅童、王汉青等艺术家表演的《珍珠塔》、《玉蜻蜓》、《孟丽君》等优秀剧目。据《锡剧传统剧目考略》记载:“《珍珠塔》是锡剧流传最早的传统剧目之一。早在1917年,就由无锡滩簧艺人袁仁仪(又名袁老二)将它搬上锡剧舞台,初演于刚刚开张的上海大世界游艺场。并与李庭秀措档,由胜利唱片公司灌制了锡剧第一张唱片。”当时锡剧所受的重视与青睐由此可见一斑。
  锡剧《珍珠塔》演出史上还盛传过许多趣闻轶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江苏省举办“锡剧流派会演”,很多著名演员会串演出《珍珠塔》和《孟丽君》两剧,轰动江南半壁。后来,上海电影制片厂与无锡市文化局签约计划拍摄《珍珠塔》。可是到了开拍之际,风云突变。有评论称它是歌颂一个以势利反势利的得势小人方卿,遂使上影厂的拍片计划流产。后来,香港华文影业公司拍摄的《孟丽君》、《珍珠塔》两片,不想也惹出麻烦,在香港放映时遭到某国大使馆的非议。为此,考虑到外交影响,周总理指示花巨资买回拷贝,封存库底,故至今没有公开放映过。
  1962年秋,王彬彬、梅兰珍、汪韵芝应邀赴北京中南海,为毛主席清唱《珍珠塔》中“赠塔”与“夸富”两折,受到鼓励和表彰。由此,《珍珠塔》的音像资料一版再版,唱片突破百万张,还获得1989年全国首次颁发的“金唱片奖”,为江苏锡剧地方剧种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斗寒吐艳、永不凋零的太湖一枝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