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认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9-02-04 04:23:50 影响了: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做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承担起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做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承担起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博大精深,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十七大报告对这一博大精深的理论用四句话作了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科学的轨道上前进,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明确了发展的时代意义,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只有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会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才会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开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可见,发展对于国家的富强、人民的福祉、社会的进步,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用“初级阶段”为社会主义定位,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将社会主义事业拨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我国生产力欠发达,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真正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走成功,就必须把经济发展作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中心工作。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把发展置于社会主义事业第一要义的位置,要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兴国之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厚实的生产力基础。
  用“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定位,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大胆突破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成功地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将资本主义的罪恶从市场经济中剥离出来,注入社会主义的公平因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机勃发,这决不是什么偶然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国自己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作出新的解答,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用“时代特征”为社会主义定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发展新篇章。科学发展观强调推进社会主义要根据中国实际,不是指过去的实际,而是新的实际。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在把握历史方位时融入新的时代因素,全面揭示了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的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构成了一幅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画卷。
  
  二、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核心地位,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主体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天下大事,民生为首。科学发展观将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针,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学有所教;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做到劳有所得;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做到住有所居;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病有所医。
  以人的合法权益为本,把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科学发展观本着社会主义人本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障各种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强调更好地保障基本政治和文化权益,突出强调权力公平。不仅从行政管理层面要求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更从政治法律层面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把提升民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提高人的素质置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不仅要求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还要求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提出“大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的目标任务。
  
  三、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明确了发展的总体格局,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法论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坚持系统整体的观点,总体布局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要一体发展、系统推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坚持这个布局,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稳定程度和整体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高度,要求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促进国家现代化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在统筹好国内大局的同时,要统筹好国际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与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
  坚持永恒发展的观点,着眼长远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放在一个大历史跨度进行谋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开拓社会主义永恒发展的坦途。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总之,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发展进程正还存着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伴随着空前的变革,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比如人口压力大,能源紧缺,城市化进程带来相关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及生态环境恶化和信息化科技竞争力亟待提高等等……我们党必须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飞跃!
  
  作者简介:潘磊(1986―),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