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威宁县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威宁县南方马铃薯
 

[威宁县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威宁县南方马铃薯

发布时间:2019-02-15 04:09:26 影响了:

  摘要2010年在威宁县进行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品种B20和B19的生物学表现较好,产量水平较高,可在当地进行引种、选育,也可作原种繁殖。   关键词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引种;贵州威宁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8-0093-02
  
  随着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其良种繁育和引种栽培尤显重要,但长期以来都是引进脱毒种薯、原原种或原种,而对杂交实生籽种研究报道较少[1]。为探索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的应用效果,选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2010年在当地进行试验研究,以期确定适宜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威宁县观风海镇七里半村10户农户责任田,共种植1 420 m2。试验地海拔2 240 m,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为黄灰泡土,前作玉米、冬闲。
  1.2试验材料
  云南农业厅提供的杂交种籽B19和B20。
  1.3试验方法
  采用育苗移栽法栽培。全田验收,每个品种随机抽取20窝考种分析[2]。
  1.4试验过程
  1.4.1育苗。采用营养袋育苗。①苗床用料。棚膜、遮荫网、营养袋、棚杆、有机肥、普钙、肥土、喷雾器。②营养土配制。将优质的有机肥、普钙、肥土按20∶1∶8的比例充分拌匀,细碎堆焐5~7 d。③苗床制作。选地块平坦、向阳背风、便于管理的苗床地。苗床制成高埂低畦床厢,宽1.2 m,深15 cm,长6 m,床底刮平压实,四周开排水沟。
  1.4.2装袋播种。将堆焐好的营养土逐一装袋,整齐排放在苗床内,装袋数根据大田定植量确定,用量为7.5万袋/hm2。苗床排满后,喷透水,但当日不要播种,在土壤充分湿润而不泥泞时(第2天)播种。播种时用小木棒边打窝边播种子,窝深1 cm,每窝播种籽3~4粒,整厢种子播完后,在厢面上筛撒1 cm厚的细肥土,再用喷雾器喷透1次水,最后起拱盖棚,加盖遮阳网。
  1.4.3苗床管理。播种4~5 d揭开棚膜检查水分,若苗床水分不足即时补给。播种第10天开始出苗,此期需精细管理,严防烧苗。晴天上午揭开两端通风散热,下午盖膜保湿保温,隔2~3 d喷浇1次水。播种15 d左右苗基本出齐,水分管理保持湿润,两端通风口可适当放大[3]。播种20 d幼苗长出3~4片真叶,此时应及时拔除杂草,间除部分弱苗,间苗必须分期分批进行。其间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揭半膜炼苗,保持土壤湿润,尽量少浇或不浇水,以免植株长势过快形成高脚弱苗。植株长到6片叶即苗高8~10 cm时,可揭开拱棚四周地膜及遮阳网,让其充分通风透光,逐渐减少浇水,随时观察植株长势。出苗25 d左右要进行露地管理,让其充分炼苗,1周后即可移栽。
  1.4.4 大田移栽。移栽前一天,大田深翻细整,苗床水分要浇透,取苗时尽量少伤根系。幼苗运至大田,先把植株摆放在挖好的窝内,再用剪刀除去营养袋[4]。植株定植后在营养球周围施入腐熟有机肥和少量复合肥,再浇透定根水,然后覆土正苗,覆土深度依株高而定,大田施有机肥15 t/hm2、三元复合肥300 kg/hm2。移栽方式采用双行起垄挖窝定植,种植密度为66 675窝/hm2,窝距0.3 m,行距0.4 m,1 m开厢起垄。
  1.4.5大田管理。营养袋育成的实生苗移栽易成活,大田管理与薯块播种相同,主要是注意前期地老虎的危害。防治方法是除在施用有机肥时喷拌杀虫剂外,移栽时还应在植株周围及时喷撒农药,隔2~3 d再喷1次。移栽10 d后,植株开始扎根,幼苗渐茂盛,此时可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去除杂草,同时配合追施尿素75 kg/hm2提苗。第2次中耕在现蕾期进行,此时要高培土,以利于结薯[5-6]。另外要视植株长势促控,若植株长势弱,追施尿素75 kg/hm2促苗。
  2结果与分析
  2.1杂交实生籽生物学表现
  B19品种株型扩散,繁茂性强,长势好,株高75.1 cm,茎杆粗壮,叶色浓绿,花呈白色,无杂花,主茎数3个,分枝数4个,结薯稍散,薯形多呈椭圆形,薯块为大部分淡黄皮黄肉,少数为白皮白肉,全生育期187 d,芽眼浅,无病害(表1)。
  B20品种株型扩散,繁茂性强,长势较好,株高73.4 cm,茎粗壮,主茎数2~3个,分枝数6个,叶浓绿,茎色绿带紫斑,花色有红紫、粉红、白色等,结薯集中,薯形多样,部分块茎底部有红斑,肉色有黄、白2种,多为浅黄皮,芽眼浅,全生育期185 d,无病害(表1)。
  2.2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B19大薯率为5.1%,中小薯率较B20稍低,为94.9%,单窝个数最多21个,平均16.5个,单窝平均重0.304 kg,单薯平均重154 g,产量23 500.00 kg/hm2(表2)。B20大薯率较B19少,为4.7%,中小薯率较高,为95.3%,单窝个数最多36个,平均21.2个,单窝平均重0.328 kg,单薯平均重184 g,产量25 616.67 kg/hm2。
  3结论
  B20和B19的杂交实生籽经营养袋育苗移栽,在威宁县高海拔地区表现均较好,产量水平也高,各性状表现较理想,可作中晚熟品种进行引种选育,也可作原种繁殖运用,薯块品质及生薯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4参考文献
  [1] 林剑英,黄基建.冬作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10(3):36-39.
  [2] 王宝山.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3] 刘晓津,方志伟,李一聪,等.广东冬种马铃薯的引种产量表现及商品性状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26-28.
  [4] 王和寿.马铃薯新品种泉云3号引种试验初报[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9(4):234-236.
  [5] 张祖金.东北地区脱毒马铃薯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6(3):184-185.
  [6] 全洪友,卫双荣,莫荣富.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09,1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