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_微雕课堂,提高实效
 

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_微雕课堂,提高实效

发布时间:2019-02-15 04:39:38 影响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生物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研究课堂细节,用心雕琢各个细节,认真处理好细节,称之为微雕课堂。那如何微雕呢?下面就目前课堂中影响效率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从课堂提问方面和课堂生成两个方面入手雕琢,以供生物教师参考。
  
  1 微雕课堂提问,体现实效
  
  1.1 有效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恰当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教师通过适时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诱导和提示,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之间的有效问答,还可以作为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获取真实反馈信息的手段。这将有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矫正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2 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然而,许多时候教师的提问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如学习“光反应”时,教师先要求学生看教材光反应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描述光反应过程,结果学生的反应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事实上,这一图解对于教师或许显得非常简单,看上去一目了然,可对学生来说,从他们的表情中就可知道问题所在。教师的这个提问上太大、太突兀了,所以学生的思维陷入了混乱之中。
  
  1.3 课堂提问的微雕
  对课堂上的提问,教师应在上课前进行精心雕琢设计:①问题应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②提问要细化,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整体;③在提问之前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铺垫,否则学生找不到思维活动的生长点,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④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让提问的层次由浅入深,有利于降低提问的难度,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所以在“光反应”的教学时,笔者琢磨着设计了一组问题:
  (1)光合作用需要的光能怎样获得?
  (2)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接受能量后,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3)有哪些物质参与光系统Ⅱ的反应?水在光系统Ⅱ中怎么反应?ATP呢?
  (4)光系统I的反应又是怎样?
  (5)追踪电子,它又是怎么转移呢?
  又如:在“渗透吸水原理”复习时,也雕琢设计一组问题:
  (1)渗透装置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熟的植物细胞哪些地方具有渗透装置的条件?
  (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若把洋葱表皮细胞先用盐酸处理,再做实验,能否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3)在做上述实验时若用KN0。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则镜检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但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这是为什么?
  (4)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人体细胞没有液泡,所以人体细胞不会发生渗透作用,这句话对不对?
  由于这组问题的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想纵深处发展。
  
  2 微雕课堂生成,升华实效
  
  2.1 课堂生成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关注教学生成这一环节上多投入些精力,认真雕琢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预案,闪烁出课堂别样的精彩,一定能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升华。
  
  2.2 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意外”,特别是对“错误”往往避之唯不及,课堂教学尤其大型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教学效果。这样,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课堂生成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并非随处可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师如果依势而行,借机施教,自然、和谐、巧妙地发挥,学生就能从中得到异乎寻常的收获和喜悦。
  
  2.3 课堂生成的微雕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显微镜的使用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不够规范或者不会使用。在“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笔者发现,有个别学生对显微镜使用特别地得心应手。于是说:今天我想在每个组各聘请一位同学做“小技术员”,条件是最快在高倍镜下找到叶绿体,并让我审核通过。话刚一出,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看《实验手册》的、动手操作的,大家都在一门心思地找。很快,四位“小技术员”脱颖而出,然后,教师让“小技术员”给自己本组的成员,予以“技术”指导和帮助。这样,教师就摆脱了以往一人指导几十人的困境,也使“技术”落实得更加到位,学生的热情更高、兴趣更浓,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其次,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实验课更是如此,有时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这时教师不能忽视这样的细节,因为,这种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雕琢出其中问题资源,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比如,一次在做“酶的专一性”实验时,笔者发现学生做完试验后的试管中的颜色有三种:一种是砖红色;一种是较浅砖红色;一种没有砖红色。笔者立刻想到,这三种差别所反映出的学生知识掌握、科学态度、方法技能上的差别就不是三种了,于是走向三个学生,将他们的试管展示给全班学生看,一起来分析原因。分析得出:
  第一种砖红色,反映做实验的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的能力强,遵循实验步骤顺序,遵守实验所用时间,具有要做科学实验先做老实人的求实精神。
  第二种砖红色较浅,原因是有的学生加酶后,保温时间短或水温没有达到60℃。究其思想根源是急功近利,图快,图省事,而将“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准绳抛至脑后。
  第三种情况没有砖红色,原来是学生看到实验桌摆放了沸水浴的装置,就不假思考地将加了酶的试管先放到沸水浴的装置中加热。这一错误是因为学生做实验的一个陋习――“只动手,不动脑”造成的。
  教师用及时捕捉到的实验课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为情境进行剖析,如此处理细节,进行微雕,不仅很好地解决学生实验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实际问题,而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重新确立教育资源观,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学生的“误点”中蕴含着教学资源。合理巧妙地利用教学中的“误点”,使课堂因“误点”而精彩,让“误点”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成为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一种宝贵资源。这样,生物学课堂会更加多姿多彩,生物学课堂会更加有效。
  课堂的细节还有值得关注的很多,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认真雕琢每一细节、微雕课堂,应该成为每位教师对教学的共识,成为教师自觉思考、反思的着眼点,更应该成为教师平常教学的自觉行为。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关注课堂细节,课堂定会生成别样精彩,铸成最高的效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