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大唐后妃珍珠传奇小说 珍珠传奇
 

大唐后妃珍珠传奇小说 珍珠传奇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2:53 影响了:

  形态各异、如丝绢般光泽的珍珠很是吸引人们的审美感官。不同于其它宝石,珍珠是由生物的变化而形成的,这使得它在宝石界是那么的独一无二,它的色泽和原生态让它显得天生高贵而又华丽。过去数个世纪里,珍珠被广泛地用于宗教的手工艺品、个人装饰以及王室服饰。珍珠常常和宝石、翡翠、琥珀等材质一起,被用于绘画、镶嵌物、雕刻、硬币、浮雕、纺织品上。从现在某些传世之作中,我们大致能勾勒出一段关于珍珠的文化史。
  古代希腊、罗马:奢华的时代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古希腊世界开始与东边一些邻国发生联系,古希腊人逐渐意识到其它文明当中珍珠的价值,不过这个时代传世下来的珍珠很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的帕福斯,在塞浦路斯的阿弗洛狄忒神庙里面保存有一根长形金发针,针头镶有珍珠。
  古罗马帝国取代古希腊而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之后,珍珠的使用更加普遍。这个时代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普林尼,在他的煌煌巨著——《自然史》中花了不少篇幅来叙写珍珠。在他看来,珍珠占有“一流的地位……在所有的宝物当中它们具有最为崇高的地位”。
  到公元1世纪时,珍珠已成为帝国最受青睐的宝石。古罗马历史学家苏维托尼乌斯曾提到,一位名叫维特努斯的将军曾将他母亲的一对珍珠耳环变卖,以作为其军事行动的费用支持。又据普林尼估计,克里欧佩特拉为宴请马克·安东尼,在她的宴会厅里布置了各式名贵的珍珠。据估计,这些珍珠的价值大约为1000万塞斯特斯,相当于80000罗马磅黄金。
  沿着存在至今的陆地和海上贸易路线,古罗马与印度及波斯湾地区进行着珍珠贸易。其间产生了一些关于珍珠的专门术语,如“珍珠”(margaritae)、“ 坠形珍珠”(elenchi)与“珠蚌”(unio),具体地分别是指珍珠状与大球形状的珍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珍珠在贸易中的重要性。
  卡利古拉(古罗马皇帝,37—41年在位)时期,出现了另一种奢侈品——珍珠项链,虽然在过去女人们经常用珍珠来装饰鞋子,但卡利古拉居然在他最喜欢的马身上也装饰了珍珠项链。在这一时期,珍珠也被用于宗教祭祀和神灵崇拜,人们经常用美丽的珍珠来装饰神像,据说克里欧佩特拉把她的一只耳环取下,并亲自将这只耳环安放在万神殿里维纳斯女神的雕像上。然而遗憾的是,虽然许多雕像幸存至今,但是雕像上的珍珠却大多数散碎或者遗失了。
  帝国时期对珍珠的使用,被人们记录在肖像画、镶嵌物、刻有浮雕的贝壳、硬币、雕塑上面。据当前可知的材料显示,这一时期对珍珠的使用已经极为普遍:庞培城的壁画绘有一幅女人佩戴珍珠项链和耳环的情形;另外还有一块公元500年左右的镶嵌物表明一些妇女用宝石头带和珍珠耳环来打扮自己;在一具埃及木乃伊的身上,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女人佩戴珍珠耳环的情形。
  随着***信仰在欧洲的逐步确立,古罗马帝国时代,珍珠作为一种社会身份象征,在公元1世纪后逐渐被基督所同化。从此,珍珠象征着财富,也代表完美与纯洁。耶稣基督告诫人们:“把珍珠扔给猪猡,它只会踩在脚下……”耶稣基督还更进一步描绘道:“天国又好像一个寻找完美珍珠的商人,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启示录》中讲道,圣城的城墙是由“各种珍贵的宝石”制成,而且“十二道城门就是十二颗珍珠,每一道城门都是由一颗珍珠制成的”。这些传说的内涵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里不断被流传下来,而且被人们进一步放大。
  拜占庭帝国与中世纪欧洲:宗教信仰时代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覆灭,帝国的权力中心东移到拜占庭。欧洲的淡水珍珠与海产珍珠一样稀少,使用珍珠是贵族、教会以及僧侣的特权。当时的王室对珍珠的使用相当奢侈,在意大利拉文那地区发现的镶嵌图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头戴一顶宝石做成的帽子,耳朵上装饰有珍珠耳坠。他的皇后——西奥朵拉——头戴珍珠所做的头巾,并且脸颊两旁垂下两条珍珠链,胸前有几环珍珠链,身上所穿戴的珍珠从头巾一直悬吊至双肩。
  拜占庭的诸多教堂对珍珠的享用,其奢华程度不亚于宫廷王室。君士坦丁堡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圣索菲亚大教堂,布道坛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珍珠——圣物箱、圣像、圣餐杯、圣餐碗等均用雪花石膏、缟玛瑙、玛瑙做的,再镶上珍珠更是锦上添花。圣物均用珍珠与宝石装饰,这象征着基督的纯洁无瑕。弥撒祭服在教堂的祭拜仪式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祭服上绣上了各种名贵的珍珠宝石,这些珍珠大多是采自印度洋地区,以及少数的中东和北欧的淡水珍珠,经由当时帝国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一针一线刺绣而成的。此外,还有许多贵族希望自己能得到永久的救赎,于是竞相把他们所拥有的最为珍贵的珍珠宝石捐献给教堂。
  到了中世纪晚期,海产珍珠从印度和波斯湾传到欧洲,路线经由黎凡特和君士坦丁堡,到达威尼斯以及欧洲其它城市。商人们在这些产珍珠的商业中心买进珍珠,然后再辗转全欧将其高价卖出。珍珠一词“pearl”以及它的变体(perle,perla,等等)在13世纪中期被吸收进了欧洲各国的语言文字当中,直到最后取代了原先更为古老的一个词“margaritae”。
  仿造的珍珠也开始被用在小型的宝石之中或者装饰服装,但后来法律严打这种行为。在威尼斯,这种欺诈行为是要受到斩断一只手并且流放十年的严惩的。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华丽的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人们对艺术的品位的复苏,珍珠永久地成了财富与身份地位的象征。出于对珍珠的崇拜与敬仰,其价值不断提高,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珍珠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宝石之王。在俄国,宫廷设计师专门为女沙皇定作镶满珍珠的长筒靴,贵族们在他们的肩上镶满珍珠以显示出其尊贵的身份和地位。俄国的大主教们佩戴的珍珠甚至比西欧的主教们还要精美得多,从许多传世的肖像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着装上面镶有各式名贵的宝石、翡翠,琳琅满目,处处彰显着华贵与富丽的气息。
  除了贵族、僧侣外,有些没有法令禁止的地区,中产阶级也能够穿戴珍珠。此类的画像及实物很少传世,直到1912年伦敦的一次建筑拆迁时,人们在齐普赛大街发现了不少民间珍珠饰品。这些宝物的物主可能属于一位珠宝商或当铺老板,为了躲避1630年的政治动乱而将它们埋藏了起来。同王室的珍珠饰品相比,这些饰物更小而且所搭配的装饰很少。不过,其创作灵感是可以与之相媲美的。
  由于人们的过分开采,美洲的主要珍珠产地的珍珠产出已几近枯竭,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欧洲的珍珠市场变得萧条。据说对珍珠的争夺甚至可能会引起国际争端,不过这种说法没有证据来佐证。在17世纪20年代,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后邀请英国的伯明翰公爵——乔治·威尼尔斯参加一场宫廷舞会。这位高傲的爵士居然将佩戴在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项链拆开,将珍珠到处乱扔,抛在人群之中,散落得满地都是。法国人普遍觉得这是英国人对法国人的冒犯与无礼,甚至可以说是在宣战!为了弥补珍珠产量的不足,人造宝石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将兴趣渐渐转移到钻石上。但是,采自北欧地区的淡水珍珠依然很有市场,而且它们正好迎合了人们在装饰发型和衣着方面的需求。
  拿破仑统治期间寻回了许多波旁王室散失的珍珠,并且购买了许多新款。这一时期的法国王室收集了当时最为珍贵的珍珠饰品以及工艺品,包括大量头饰、护胸、项链和耳环。拿破仑的约瑟芬皇后拥有35颗黑珍珠,后来又传到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的手中。欧仁妮皇后被认为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最有魅力和最有教养的女人,她有一幅画像,画像中的她脖子上戴着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耳朵上配上一副镶了钻石的耳环,侧身而立,显得十分性感。据传,1870年第二帝国覆亡时,欧仁妮皇后将她的这些珍珠宝物交给了一位来自费城的牙医,从而使得这些宝石不至于散失。
  现代:珍珠的平民时代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人工养殖珍珠的问世,珍珠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对珍珠的使用才真正地进入了平民时代。而在此之前,珍珠基本上只属于贵族专享。
  当日本的人工养殖珍珠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最初并不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们不是“真品”,然而在日本的珍珠王御木本幸吉的努力和倡导之下,这种人工养殖的珍珠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二战”后,日本的人工养殖珍珠在全球变得更加普遍。世界上各大有名的珍珠销售商也竞相开始推销人工养殖珍珠,1966年,日本的人工养殖珍珠产量达到了顶峰。在现代,珍珠常常被用于婚礼当中,1953年美国著名的女演员格蕾丝·凯利与摩洛哥王子的婚礼上,格蕾丝·凯利的婚礼服、面纱、鞋子都镶满了珍珠,这一做法让成千上万的美国姑娘们都充满着一个嫁给王子的美梦。穿戴珍珠饰品举行婚礼自此成为潮流。
  一部珍珠文化史诉说着沧海桑田的人类历史变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