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大学生犯罪成因和对策_“草莓族”大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犯罪成因和对策_“草莓族”大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29 03:57:14 影响了: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被冠上“草莓族”的称号。“草莓族大学生”是用来形容抗压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性格孤僻的大学生。这类学生外表像草莓光鲜亮丽,富有个性,内心却异常脆弱,遇到困难、挫折,就像草莓,一碰就软,一软就坏。本文通过对草莓族大学生的特点分析,试着找出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草莓族”;大学生;成因;解决对策;
  1 “草莓族”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1.1 “草莓族”本是台湾职场上一种流行说话,用来形容外表光鲜、内心脆弱,不能承受外界压力的一群人。近年来,“草莓族”在现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体现得越来越普遍。这类学生因为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备受父母宠爱,贪图安逸的生活,缺乏生活独立性,习惯了凡事都由父母包办,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找父母求助,喜欢按自己的主观意识处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如意或者违背自己意愿的声音出现,便大发公主王子脾气;
  1.2 “草莓族”大学生往往很有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意识,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做事却显得过于浮躁;
  1.3 “草莓族”大学生自尊心强,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承受能力差,当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就会举手无措,甚至有时候会做出异常举动;
  1.4 “草莓族”大学生接受能力强,但处理问题时,缺乏判断力;
  2 “草莓族”大学生的成因分析:
  2.1 “草莓族”大学生,多数来自“421”家庭,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宠爱下长大,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必须以自己意愿为主,一旦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满足和支持,他们就会一意孤行,再有甚者,还会做出过激行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2.2 “草莓族”大学生自我期望过高,他们极度渴望被人重视、肯定,迫切希望得到成功。可是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盲目乐观地认为只要掌握了各种理论知识,有了各类考试证书,就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那一刻,又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
  2.3 “草莓族”大学生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一遇到挫折,他们就习惯性地找父母、长辈求助,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且他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很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当他们出现了嫉妒、压抑、自卑、愤怒、焦虑等情绪时,他们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长期生活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中。
  2.4 “草莓族”大学生的父母往往对他们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家庭就会因为重视分数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心灵关爱和品德规范教育,同时,家长忽视对子女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和社交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缺乏抗击打能力,进入大学以后,矛盾、压力随之而来,“草莓族”大学生只能做出各种不适应的举动。
  2.5 学校应试教育注重智力培养忽略了培养学生抗干扰的能力,学生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危险时,表现出的能力很差。目前各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乏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几百个学生配备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而辅导员自身又肩负着其他科研等工作,很难及时发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3 预防“草莓族”大学生产生的对策: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迫切希望学习能适应社会的技能,比如学习如何立足、如何与人交际,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为自己做准确的定位,只有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后,他们才不会妄自菲薄,好高骛远,才能脚踏实地地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此目标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教会学会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摆正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竞争的法则,抛弃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明白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
  3.2 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地方,父母的教育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素质。家长应该重视对子女的素质培养,而不是一味关注子女的成绩。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培养子女的独立自主能力,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子女处理,多鼓励子女,尽量创造民主、平等、开放的家庭环境,让子女在轻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尊重子女的每一个选择,让他们学会承受、学会解压。
  3.3 学校有必要大力宣传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通过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才能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解压,自我疏导。创造和谐、关爱的大学校园,可以建立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早发现干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负面情绪的影响,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4 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社会,接触社会,让他们在校园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时间相结合,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才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他们也才会重新客观的去审视自己、评价自己,为自己更准确地定位。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学生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与书本知识中描述的完全不同,只有通过自身体会,学生才能学着如何去克服困难,这样也更有利于他们养成顽强、坚韧的品质,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聂婷,张敦智,中国“草莓族”现象分析[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7(5);
  [2]杨跃民,重视挫折教育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
  [3]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挫折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