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大学生生涯管理的意义【“90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作用及实践策略研究】
 

大学生生涯管理的意义【“90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作用及实践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5 04:01:11 影响了:

  摘要:在“90后”已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主要对象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结合“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征和近四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形势可发现,生涯教育是重要的切入口之一。将生涯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运用“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高校可通过形成多维教育合力,采取立体化、明确化的教育方式,分阶段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生涯教育;“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徐冶琼(1986-),女,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团委副书记。(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132-02
  2012年,随着2008级本科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高等教育中的第一批“90后”大学生群体即将结束“象牙塔”生活,与社会正面交锋,这也意味着我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个周期的实践与探索即将结束。近四年以来,高等教育学界不乏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分析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现状分析,都要面向个性、独立、自信的“90后”大学生。要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针对其特点创新工作思路。笔者认为“生涯教育”将是做实“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口之一。
  一、背景分析
  在“90后”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全球化、信息化及社会转型期的改革与阵痛决定了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时代差异。对于“90后”大学生,笔者不倾向于为其贴上性格“标签”,而认为是其在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呈现出的特点。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呈现出如下群体特征:个人自主意识强、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弱;乐观自信,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价值取向多元化,但不乏爱国热情;就业理想明晰,但实现过程模糊。
  基于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地需要调整。回顾近四年以来的现状,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呈现出如下新形势:第一,对正确处理学生价值多元化与核心价值观倡导之间的关系提出更高要求;第二,师生之间情感维系方式、交流渠道发生变化;第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监测、干预等工作更为紧迫;第四,对协调学生个性发展与群体性引导的诉求增强。
  “生涯教育”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旨在将人的潜能、需要与社会关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有效地贴近实际,为“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二、“生涯教育”的内涵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所,出版《职业选择》,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运用了“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系统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即特质因素理论,由此也构建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并使人的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最初的生涯教育雏形。[1]
  1970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悉德尼·马兰正式提出“生涯教育”一词。
  目前,对“生涯教育”并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涯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点,以发挥学生天赋的才能、人尽其才为目标,包括个体一生的教育历程。
  三、生涯教育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满足人们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上的需要,从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而“90后”大学生对个人需要的诉求更强。开展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作生涯规划,鼓励学生了解、认识自我,分析自身性格特征、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有利于教育者了解教育对象的精神需要,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生涯教育强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了解自我与分析外围环境相结合,这使得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既体现社会的主导性,又能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使“90后”大学生学会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条件下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向发展。
  2.有利于运用“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90后”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日益上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例如辅导员通过QQ、微博等平台以朋友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所学专业的优势与劣势、共同分享成长故事等,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正面引导。
  另外,“90后”大学生普遍有主见、有个性,对“灌输式”教育往往持消极态度,更倾向于双向交流。而生涯教育强调尊重和平等,高校辅导员借助生涯教育平台,开展针对性交流,如引导学生根据霍兰德的类型理论判断各自的人格类型,并讨论相匹配的工作世界的特点及实现方式,可以和学生形成有效互动。生涯教育可以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体验式”教育,既能贴近实际,避免流于说教,又有利于掌握学生个性特征,并运用其话语体系给予具体的引导。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首先,“90后”大学生普遍关心个人的发展问题,生涯教育可以以学生关心的问题为切入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能动地实现目标。
  其次,生涯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强调教育的动态性,即生涯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将教育对象看作一个动态的个体,引导他们在不同阶段运用正确的方法,自觉、能动地对思想和行为做出调整。
  四、生涯教育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自生涯教育这一概念引入我国至今,在理论层面上,我国学者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生涯教育的本土化、生涯教育的意义等作了相关研究;在实践层面上,我国最早接触生涯教育的是台湾、香港的高校,现已渐具特色,如香港高校的生涯规划强调“主动式”、“全方位”,“学校的生涯发展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学习如何谋生;二是学会如何学习,包括如何利用学校教育发展潜能、增进知识、加强能力;三是学习如何生活,从社会活动中体验工作;四是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我国内地大多数高校所做的主要工作为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