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议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与挑战】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浅议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与挑战】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9-07-21 09:47:28 影响了:

目 录

一 网络银行的涵义、功能及优势分析 „„„„„„„„„„„„„3

(一) 网上银行的概念和分类 „„„„„„„„„„„„„„„3

(二) 现阶段网上银行的功能 „„„„„„„„„„„„„„„3

(三) 网上银行特殊优势分析 „„„„„„„„„„„„„„„3

二 传统银行核心功能对网上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5

三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6

四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 „„„„„„„„„„„„„„„10

(一) 系统风险 „„„„„„„„„„„„„„„„„„„„„10

(二) 操作风险 „„„„„„„„„„„„„„„„„„„„„10

(三) 信用风险 „„„„„„„„„„„„„„„„„„„„„10

(四) 信息不对称风险 „„„„„„„„„„„„„„„„„„10

(五) 法律风险 „„„„„„„„„„„„„„„„„„„„„11

五 关于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11

摘 要

网络银行作为21世纪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和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外资银行主要借助网络无极限的优点,实现远程服务、以弥补其网点少、规模小之不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金融竞争归根结底将集中在3条战浅议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挑战线:国内与国外(中资与外资)、业内与业外(同业与混业)、网上与网下(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由此,中资银行在应传统业务领域竞争以外,还要在网络金融服务领域内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本文主要从网络银行的功能,传统银行核心功能对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全面影响等方面来分析目前网络银行在运转中的具体趋势。

关键词:网络银行;传统银行;挑战;影响;风险防范;网络金融;

一、网络银行的涵义、功能及优势分析

(一)网上银行的概念和分类

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网上银行的定义是:“网上银行是直对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支付产品和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账户管理、金融顾问 、电子账单支付以及其他一些诸如电子货币等电子支付的产品和服务”。2000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又发布新的《电子银行集团活动白皮书》,对网上银行的定义补充为:“网上银行是利用电子手段为消费者提供竟然服务的银行,这种服务包括零售业务,也包括批发和大额业务。”按照该定义,网上银行具备了以传统银行更加对等了业务职能,有了一定的独立地位。网上银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网上银行(Internet-Only Bank),指没有或只有极少的分支机构和自动柜员机(ATM),仅利用网络进行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另一类是复合网上银行,即鼠标加水泥石式的网上银行(Click-Mortar Bank),是指拥有实体分支机构,由传统银行发起的网上银行,是一个网上业务和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等相互支持的综合服务体系。

(二)现阶段网上银行的功能

从业务上看,网上银行只具有两大类功能:

1.延伸出的虚拟柜台业务。覆盖传统银行可以不设计现金、实物及实物核验的全部柜台业务,主要有:(1)信息查询类服务;(2)转账存取、支付类服务;(3)一般的咨询类业务;(4)部分不涉及事实核验的金融交叉类业务(如银证转账、基金购买等);(5)小额按揭、质押贷款、信用透支等网上可控制风险的资产业务等。这一类业务,网上银行已能够从本质上加以“克隆”。在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被完全认可的前提下,传统银行的这些业务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被网上银行代替。

2.对复杂业务的辅助办理。设计现金、实物、事实核验的业务,网上银行还不能够代替传统银行。但是一些对这类业务实施了流程优化,使客户尽可能地预先完成其中的部分流程,从而大大 传统银行办理业务的效率,甚至实现一些业务品种的“一站式”完成。这类业务主要有:(1)申请服务,包括账户开户、空白支票申领、国际收支申报、信用证开证申请;(2)资产类服务;(3)预约类服务;(4)现金与实物类服务,如现金预约存取、保管箱业务等。

(三)网上银行特殊优势分析

1.高效便捷的3A自动服务。网上银行运作的基本策略是前后台业务和数据处理一体化,为银行客户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均可得到的便捷灵活的服务,即Anytime、Anywhere、Anystyle的3A服务。而且,目前银行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同时对大量的网上银行业务进行集中处理,所以网上银行能够免去或减少传统银行无法克服的序时排队、重复沟通等低效因素,大大提高客户办理业务的效率。

2.平均成本较低且持续递减。网上银行建设的“沉没成本”

(Snuk-cost,SC)是固定的,且不需要支付大量的日常费用。从下图可以看出,网上银行每笔新增业务(或每个新增客户)的边际成本(MC)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使每笔业务的平均成本(AC)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保持递减,总成本曲线(TC)则增长十分缓慢。因此,网上银行达到一定的使用规模后即产生相对传统银行的明显成本优势并保持增强。据国外调查统计,实体银行网点每一笔交易所需的费用为1.07美元,电话银行为0.45美元,ATM自助银行为0.27美元,而网上银行每笔交易的成本仅为0.01美元。

3.对客户的锁定效应较强。熟悉一个网上银行系统的学习成本是很高的,有的客户还出于安全性的要求购买数字证书等成本较高的耐用物理设备,当客户的这些“转移成本”(Switching Cost)高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锁定”(Lockln)效应。这种效应使创新能力较强的网上银行能够获得一定得“特殊奖励”,即使在难以获得专利保护的情况下,与传统银行的大多数产品相比,也不会产生过度竞争。

4.有利于品牌形象和质量标准的确立。网上银行与客户长时间的图形界

面交互过程,能够获得向客户展示图形形象的充分机会,并且提供的服务比营业网点更标准、更规范,避免了因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及情绪好坏所带来的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更可以避免传统银行在工作质量上的大量可控因素。

二、传统银行核心功能对网上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纯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充分说明传统银行仍具有不可代替的核心优势和功能,对网上银行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作用,在银行网络化发展中具有明确的定位和重要的价值,一些重要核心功能在网络化发展中不但不应该退化,反而应当不断加强。

(一)以基础货币和长期累积的信用保障支付。不少观点认为,随着互联网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货币发行流通与管理不再是国家垄断的特权,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均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发行和管理自己的电子货币,从而导致传统银行的消亡。事实上,一些企业发型的电子货币严格说过是一种企业负债,所依托仅仅是商业信用;纯网上银行所发行电子货币则因为与基础货币之间转换的障碍很多,导致其偿付能力、货币价值、安全性、流动性等都较低;不需要为树立信誉而付出巨大成本。忧郁电子货币的本职是竞争性的信用货币,终将出现与铸造货币相反的“良币驱逐劣币”效应,前两者发行的电子货币由于信用比较低,将无法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二)以非标准化和风险化内部的方式融通资金。传统银行管理风险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银行管理风险的工具主要是非标准化的,即银行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设计的,都是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的;同时发放贷款时候的信息依据和调查、审查、发放、回收过程,也都是非标准化的。二是传统银行在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了内部化。商业银行将所管理的金融风险直接转换成自身所承担的风险,然后再以各种具体手段去管理这些风险。这两个核心特征决定了银行信用的稀缺性和社会普遍接受性,使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非银行金融安排,这是纯网上银行无法完全替代传统银行的歌本原因。因为世界上不存在普遍的信誉机制,网络经济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获取信息的数量和及时性大为提高,但识别信息性和真伪的能力却难以同步提高甚至可能弱化。单纯利用网上的信息作为风险管理的依据,信息深度和准确性都不够,甚至出现大量恶意欺骗和误导。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3年7月公布的对电子银行业务的

风险管理原则认为:“通过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可以大大改变甚至增加传银行业务风险”,说明网上银行的发展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做法不可能由于网上银行的出现而消亡,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使风险管理更有效率。

(三)以多元渠道强化对盈利模式的控制权。纯网上银行所有交易成本上的优势,可以提供有利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利率条件,但传统银行的信贷活动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对贷款难的客户有相当的存款要求权,总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存款“乘数”,加上传统银行,特别是传统银行所具有的信用更高、风险更低、综合服务能力更强、替代办理方式和增值服务更多等特殊优势,从而能弥补其存款利率上的不足。此外,纯网上银行相当一部分利润因为经营渠道单一,将被转移到传统银行。如出网上银行的客户使其银行存取款需要在其他传统商业银行的ATM机上办理,从而必须向其他传统商业银行支付费用,这从本质上与传统银行通过网上银行降低经营成本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的不同。但纯网上银行的模式削弱了对利润的调剂和控制权,容易受到传统银行有关的竞争限制。当传统银行完成低效机构网点收缩,并将可被网上银行代替的业务都转移到网上办理以后,复合网上银行的盈利能力完全可以高于纯网上银行。

(四)以主动客户管理掌握核心发展资源。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单纯依靠技术和产品的优越,即使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技术领先型企业,也必须依靠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体系来强化竞争力。对商业银行而言,首先是风险管理、销售服务以及产品设计都必须掌握足够充分的客户信息,特别是风险客户的信息,才能够精算风险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所以传统银行掌控的大量企业和个人的私密性商业信息,特别是各类企业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等,都属于宝贵的信息资源,其开发和积累需要长期二艰辛的努力,是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源泉。其次,日趋激烈的竞争要求银行必须及时主动的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获利机会,网上银行在客户管理上的虚拟性和被动性却决定了其在这一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只能借助传统银行提供的客户调查、售前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维护等作为重要支持。事实表明,传统银行的客户管理人员在心理分析、处理挫折、关系销售、感情维系等方面的独特有事不可能被网上银行代替,在客户管理方面上银行只能处于工具和平台的地位。

三、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网上银行等新金融技术手段使金融资金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传统银行能被网上银行实现和代替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又面临着技术性“脱媒”的危险。一些纯网上银行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所有银行业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纯网上银行完全可以取代传统银行。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则看到商业银行日益依赖第三方来履行关键的电子银行职能,意图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进入银行服务领域。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情况并不像这些纯网上银行和科技公司预期的那样“乐观”。西方国家的不少纯网上银行今年来发展陷入困境,一部分被迫追求与传统银行合并。调查显示,当前运营情况不错的基本上都是复合网上银行,脱离传统银行的纯网上银行存在不少的问题:

(1)资金运转困难,综合经营成本高昂。高科技的运行使纯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较低,1999年在美国开办的一家纯网上银行所需的成本为100万美元,美国一家名为Front的技术服务公司甚至宣称,它能以5万美元的低廉收费,在3个月内为几乎任何银行建立一个“网上分支机构。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很低,所采用的技术容易被模仿或代替,几乎所有纯网上银行都难以实现有效的差异化,通常只能进行价格竞争,致使转账、电子支付等大部分交易服务难以收费或收费很低,而存款利息不得不大大高出市场水平,使其融资成本很高。同时,纯网上银行很难将所获得的资金通过电子手段运用到发放贷款这类高收益资产上,通常只能投资于国债、政府基金或其他保守型资产,资金营运十分低效,加上营销成本、风险成本都非常高昂,所以从实际情况看,纯网上银行的综合经营成本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具有优势。

(2)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业务品种无法适应客户的需求。纯网上银行不能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涉及资金、实物及大额信贷等重要放卖弄的服务,无法适应现金偏好较长时期内仍将存在和多渠道个性化理财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式,如上纯网上银行受经营规模和资金实力因素限制,争夺对安全性、流动性偏好很大的传统银行呵护,特别是核心客户的能力也就十分有限。而对风险偏好较大的基金、证券等行业的客户,网上银行能够提供的收益又显然不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3)难以得到简介收益,获利渠道较为单一。网上银行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性收益两部分,其中大部分收益是间接的。纯网上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在成间接收益的大量浪费或流失;复合网上银行则可以采取产品捆绑和价格调剂等多种策略,在保证竞争力的同时,使收益分散体现在不同性质类

型的关联业务之中,依靠综合服务而获得广泛利润来源。

(4)操作风险向客户转移,道德风险大幅度增加。纯网上银行只能提供自助的服务方式,其目标客户限于能运用电脑和互联网的人群,但这些客户与传统银行内控严密、经过职业训练的员工相比,产生无上诈骗网站、输入错误等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仍然会大大增加,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往往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并愿意承受这种风险。同时,纯网上银行实物资产和人员极少,对客户丧失了“实体担保”的心里暗示,却往往掌握着比传统银行搞得很多的人均负债(存款),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和一旦产生道德风险的破坏性远高于传统银行。这两类风险如果发生,很容易被宣传放大而产生信任危机,严重的甚至可能对整个纯网上银行造成致命打击。

但综上所述,并不影响到网上银行对传统银行的挑战。随着信息的不断扩展,网上银行开始直逼传统银行。对传统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网络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新型产业给客户带来各种方便的服务。这种全新的为客户服务的方式,可以使客户不受地理、时空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在家里、办公室或旅途中方便快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了解各种信息及享受到银行的各种服务,在未来不太长的时期内,网络银行将取代现有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而成为银行业的只要经营手段,这将是传统银行业无法给予和媲美的。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削弱传统银行业的优势。过去,传统银行的优势在于拥有遍布全球的机构,代表实力象征的办公高楼大厦和本土人才,而网络银行的发展只需要在国内拥有一个支付网接口就可以在网上向几乎全国的客户提供银行业务服务,如美国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只有几十名员工就可以为全国提供金融服务。

(二)改变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在信息社会,网络寻找客户群的最便利的途径。网络银行运营网络这一交易双方沟通、中介的渠道通过在网上聚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相互促进、融通使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是银行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业务;量大大的提高。而传统银行的人员促销、网点促销方式不得不彻底改变。

(三)转变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以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作为银行信誉象征,以铺摊设点、增加银行人员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服务经营理念将被以高科技、高安全性,更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不直接见面的服务所

取代。

(四)调整传统银行的经营战略。是传统银行的经营以产品为导向,向以客户为导向转变。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日益多样性的量身定做的个人金融服务,迅速改变银行与客户的联系的方式,压缩银行分支机构网点,投资构建先进网络、网络设备、系统和软件产品。

(五)引起银行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传统银行曾在支付中级中介而业务中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当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化的相对落后给竞争者提供了绝佳的市场进入条件。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会因为银行网上支付的不支持而停止。很多非专业性机构,包括工厂厂商和非金融企业都在试图分享这一市场。比如早在1994年微软就曾投标收购专长于家庭财务软件的“直觉”公司,虽然失败了但它已经向银行业发出了警告;银行在支付业务中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改变。世界各国的银行都在情形地一是到了这种威胁,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已从同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多业进入银行更多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使竞争更加多元化、复杂化。

网络银行优势明显,一是能够极大地降低经营服务成本,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二是业务开展不受时间低于限制,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业务规模;三是业务运作只需要上网“点击”,节省银行和客户的人力资源;四是使资金流随物流的速度加快,减少在途资金损失。

从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新型的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成立至今,全球已有超过1000家的银行进入英特网开展网络银行业务。世界银行100强中,已有577家提供了在线金融服务。美国的银行网上客户从1998年底的97万户增至现在的300多万户,年增长率在80%以上,我国从1998年中国银行开发我国第一家网络银行至今,现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络业务的机构已达50余家,客户数超过40万。网络银行的建设已经是各国银行业共同的战略性选择。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并已挂牌运行。我国的网络银行尚处于起步,应加快网络银行的发展步伐,培养和建立网络金融问题的专门人才,加强对网络银行业的发展研究,研究对网络银行业的监管问题,为网络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物质环境。

同时,各商业银行要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把网络银行作为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追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网上银行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最大限度的投入到网络银行的建设中。

四、目前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

(一)系统风险

(1)操作系统风险。操作系统是作为计算机资源的直接管理者,它直接和硬件打交道并为用户提供接口,是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安全运行的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存在许多安全漏洞,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源代码已公开。根据美、荷、法、德、英、加共同制定的通用安全评价标准《Comm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 Evaluation(简称CC标准)》,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大部分的UNIX操作系统其安全性仅达到C2级安全,而网络银行的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应至少达到B级。

(2) 应用系统风险。网络业务系统设计存在漏洞。目前,网络应用软件存在以下安全漏洞:无效参数、失效的访问控制、失效的账户、跨站点脚本漏洞、缓冲溢出、命令注入漏洞、错误处理问题、密码系统的非安全利用、远程管理漏洞、网络及应用软件服务器错误配置。

在设计过程中,只重视“计算机如何完成任务”方面的设计,对运行过程中的程序控制或检查考虑不全面,系统没有为审计留下接口,难以进行实时审计。

(3) 数据存储风险。数据存取、保密、硬盘损坏导致的风险。

(4) 数据传输风险。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窃取、修改等风险。

(二)操作风险

网络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网络银行中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以及外部事件而导致网络银行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产生操作风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网络银行操作风险意识淡薄。

(2) 组织机构职责不清。

(3) 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4) 没有适合的网络银行稽核审计部门。

(三)信用风险

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在网络上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恶意透支,或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来欺骗银行。

(四)信息不对称风险

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网络银行无法得到足够客户信息,另一方面是由于客户无法得到有关网络银行的足够信息。信息不对称使

得网上客户更容易隐蔽他们的信息和行动,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网络银行不利的行为,也使得客户不能正确评价网络银行的优劣。

(五)法律风险

我国对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缺乏相应的法规。如:如何征收与管理网上税收、数字签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交易的跨国界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电子合同问题、电子货币问题、电子转账问题。

五、关于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一)系统风险的防范

(1) 物理安全。主要指对计算机设备场地、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密钥等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卫措施。为了防止电磁泄露,要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加装滤波器,减少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交叉耦合,同时对辐射进行防护。

(2) 应用安全操作系统技术。安全操作系统不仅可以防范黑客利用操作系统平台本身的漏洞来攻击网络银行交易系统,而且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掉应用软件系统的某些安全漏洞。美国先后开发了各种级别的安全操作系统,其中作为商用的有Data General公司的DG UX B1/B2安全操作系统,HP公司的HPUX CMW B1级安全操作系统等。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公司也研制出高安全级别的操作系统,如:中科院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SECLINUX安全操作系统、中软总公司研制的COSIX LINUX系统。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建立在安全操作系统平台之上,该系统基于HP9000硬件平台,采用HP公司的B1级安全操作系统。

(3) 数据通信加密技术的应用。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按实现加密的通信层次可分为链路加密、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在链路数较多以及对流量分析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适合采用“端到端加密”方式。在对流量分析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采用“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相结合的方式:用“链路加密”对报文的报头进行加密,防止进行流量分析,再用“端到端加密”对传送的报文进行加密保护。对数据进行加密的算法主要有DES和RSA两种。DES属于私钥加密体制(又称对称加密体制),它的优点是加、解密速度快,算法容易实现,安全性好,缺点是密钥管理不方便。RSA属于公钥加密体制(又称非对称加密体制),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好,网络中容易实现密钥管理。因此可以采用将DES和RSA相结合的综合加密体制:用DES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用RSA算法对密钥进行加密。

(4) 应用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对交易双方的身份确认和对

交易的确认。在网络银行系统中,用户的身份认证依靠数字签名机制和登录密码双重检验,将来还可以通过自动指纹认证系统进行身份认证。数字签名还确保了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的不可否认性。公钥基础设施——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是解决大规模网络环境中信任和加密问题的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时采用安全电子交易协议,目前主要的协议标准有: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其中SET涵盖了信用卡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及数据认证、数字签名等,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加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审计,应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审计。

(5) 应用数据库安全技术。应用存取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硬盘分区防护技术、数据库的安全审计技术、故障恢复技术等。

(6) 应用防火墙安全技术。建立综合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代理服务技术和包过滤技术的第四代防火墙,提供DES加密、支持链路加密或虚拟专网、病毒扫描等安全服务,并具有实时报告、实时监控、记录非法登录、统计分析等功能。设置放火墙时要截止所有从135到142的TCP和UDP连接,改变默认配置端口,拒绝PING 信息包,通过设置ACCESS LIST 的过滤规则来实现包过滤功能。采用防火墙双机冷备份策略。进行入侵检测和定期漏洞扫描。

(二)操作风险的防范

操作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内部,应完善网络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操作规范,严格内部制约机制,将不相容职务如管理员与经办员分离、程序员与操作员分离、制作者与执行者分离,对主管和操作员实行IC卡身份鉴别,并同时加口令,任何进入系统的操作必须有日志记载。 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中心,对员工进行防范操作风险的技术培训,监督各项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网络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建立操作风险应急反应中心,对业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识别出可能导致业务中止的情况,系统的备份及定期测试公司的灾难应急计划,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援和解决方案。使用保险来抵补那些“低频率、高危害”的操作风险。建立操作风险审计中心,对全部的网络银行业务实时监控、网络扫描,并利用审计记录,对业务操作人员和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稽核。 来自外部的操作风险,尤其是网络银行金融欺诈方面,不但要对个人服务的零售业务进行监控,还要加强对登录网络银行的企业加强监控,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可疑资金交易进行分析,防范利用网络进行非法资金交易。

(三)信用风险的防范

建立全国性的用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应共享客户资料信息库,与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世界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及时将客户的守信情况和违约情况记录入库。

(四)信息不对称风险的防范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披露的质量。应定期发布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于网络银行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公允信息,披露有关网络银行风险的大小和网络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信息。建立社会监管体系,网络银行之间进行相互监督。

(五)法律风险的防范

应充分利用和执行《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应充分利用《合同法》、《会计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拟订网络银行相关协议,制定有关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规定,应充分利用目前执行的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行政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充分利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在认证技术方面的权威性和第三方认证的合理性。网络银行应注重交易数据的保管,为可能的纠纷或诉讼过程做好证据准备。建立网络银行法律监管体系,制定网络银行的外部惩罚措施以及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网络银行业务运营法律体系,如建立《电子银行法》、《电子签名法》、《电子资金划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充实、修改。完善网络银行配套法律法规建设,主要有税收征管法、国际税收法、电子商务法、刑法、诉讼法、票据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国际立法、司法实践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打击网上洗钱、网上盗窃等电子犯罪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现代货币银行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达.:《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周建松:《货币金融学概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 王光远:会计历史与理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 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主要相关网站

中华财会网()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https://wwwaicpa.or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cn/DRCNET.Channel.Web/) 百度搜索网()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