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
 

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5 09:28:56 影响了:

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

李恩 刘志强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中国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应具有社会化服务、社区组织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缓解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功能。实现上述功能农村建设需要选择新的路径:高标准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组织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功能;合作组织建设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2008)”、“三农新政: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机制与对策研究(2009B084)” ①

引言

新农村建设实施几年来,取得诸多成绩,如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路硬化打开对外的窗口、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乡风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延缓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速度。要想快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并重新设定新农村建设路径。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农村经济发展很快,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支撑了我们整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则非常缓慢、农民收入的也非常艰难。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大幅度的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收入提高的速度,因此城乡发展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这样一种状况已经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之一就在于要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1]。在目前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过大的差距。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基础① 作者简介:李恩(1973.03-),男,汉族,吉林双辽人,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讲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刘志强(1988.06-),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设施建设必然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农民的增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进而使城乡差别拉大的趋势得以控制。

1.2新农村建设能够有效扩大农村市场需求

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主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将中国作为他们推销商品的主战场,那么我们国家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势必首先考虑本身的市场需求问题。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相当高,然而随着金融危机重创后全球经济急需复苏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却日趋加剧,最近的欧盟针对中国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事件极具有说服力。在这样一种国际大环境下,我国更应重视扩大内需。农民是我国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群体,是扩大内需的主力军。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扩大农村消费,又可以直接形成农村投资需求,带动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可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那么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则会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

1.3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无论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事业或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最终目标都是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低,关键是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较差,不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多方面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通过改善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多方面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社会氛围将促使农民相互比较形成赶超的风气,有了这种积极的比劲儿,农民才会不断发展事业,提高综合实力的行动。这样才会促进农民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从知识积累到社会能力培养锻炼,不断使农民成为现代全面发展的农民。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落脚点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村容整洁,这一标准要求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农村污染治理将完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垃圾的集中处理,畜禽的集中养殖以及粪便的处理,污水的集中倾倒这系列的措施,将完全改变农村过去脏乱差的状况。同时,这样集中处理垃圾的污水之后,使得污染物得到治理,农村生产环境也得到改善,并且有害物质被集中处理,不能进入到农业生产环境中去。避免的“白色污染”的产生,同时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农民的生态意识,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功能

2.1新农村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

现今的农村没有一套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无法脱离自我服务的状况。这样一来不仅农民得不到优质的社会化服务,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农村社会资源,不利于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新农村的建设为解决这种现状提供了可能。新农村可能有效地收集和整合农村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提供物质保障;新农村还可以从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农民进行文化渲染,为农村社会化服务奠定文化基础。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这样即可实现农村各项社会事情的发展,通过市场化动作实现社会化服务功能。

2.2新农村具有社区组织化功能

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都是独立的、分离的,农民无法一起经营、一起致富,从而使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生活方式依旧是旧式的农村生活方式。农村也需要像城市一样的生产生活环境,也需要一种具有社区组织化功能的服务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能够在组织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使农村生活的秩序得到保障。农民过分的独立,使其生活缺乏组织化,致使农民之间缺乏正确的沟通交流,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团体。新农村建设将有效激励农民组织意识的提高,激发农民建立种类合作组织,通过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组织的建立,让农民也成为有组织的群体成员,这种社会组织功能将便于农民共同发展和进行高品质的生活。

2.3新农村具有农村城镇化发展功能

过去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中似乎存在着一种误区,这种误区使人们效仿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试图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来居住。然而发达欧美国家的道路基于这样两个事实:第一,农村人口相对较少;第二,工业部门为初级工业部门。现在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众多,工业部门较为复杂而不需要素质较低的农民(这也是为什么农民进城大多只从事高负荷的建筑行业最底层的工人的原因)。因此那种依靠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必须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在充分利用大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的同时,大力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这种模式将大大提高农民的流动动力和适应能力,有效实现中国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改善生存环境着手,试图使农民适应这种城市人生活的环境,从而逐渐逐渐得使农民也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城市化并不是非得住在高楼大厦里,并不是非得开着豪华的私家车,用着进口的厨

具。城市化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从价值观到消费观的一种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提供了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一种转变的动力。

2.4新农村具有缓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在国民经济总体来看,其发展程度是十分微弱的。工业方面则是在建国初期就一直依靠农业来维系自身的高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对工业的这种支持作用至今仍然很强烈的存在着。比如教育问题,现实的农村是把农业收入投入到教育投资中,而这种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却往往留存于、应用于、贡献于城市。总之,基于这种支持,我国逐渐形成了发达的工业部门与落后的农业部门的二元经济格局。有一种话说“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这话也着实体现了中国现在的社会经济格局。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则从工业反哺农业的角度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僵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工业部门产生的价值应用于农业部门,从而为农村经济增长添加了有效的助力器。农业会得以发展,农民面貌得以更新,农村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得以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尽管还会长期存在,但从国家到各级政府的努力中,可以使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得以缓解,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就地城镇化①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的过程对于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着特别的推动作用。这种农村城市化的建设思路,将完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状态,并且按照城市化的模式来建设农村,将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现实基础。

2.5新农村建设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城乡差距的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就是通过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具体的政策来引导要素的流动,来引导经济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投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投资拉动来重新配置资源进而引导国家经济的合理发展,既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有效促进落后地区快速发展,以求各地区各层次的协调发展。确保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性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现现代化进程,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的问题,带动农村全面发展。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诸多功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其多种功能的实现,而放弃一些表面工程,以有助于国家全面战略实现为第一目标和策略。 ①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3.1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亚核心”① [2]作用,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现实基础和农村现实,尽管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很多,但真正落实到每个村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就相当有限了。如果按照现在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想实现农村城镇化得相当长的时间,并且是否能起到国家想要的效果还很难说。新农村建设几年来的效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不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这一绝对主体的自身主观能动性,光靠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来建设,那么新农村建设的最初设想就根本无法实现。结合农村实践,和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要想实现农村建设的快速实现,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打破新农村建设的表面含义,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建设一个新村,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让他们自己找到自己建设新农村的方向。在农民自己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国家就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各省市县的具体情况,对新农村建设实施县(市)、乡(镇)、村三级统筹规划。

3.2按城市标准规划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结合当地原有的基础(经济、政治、自然、社会),首先搞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将县(市)作为国家、省(市、自治区)核心城市之外的“亚核心” [2]进行规划,从交通路网建设到供排水管网建设,从市政设施建设到服务网点建设,都要充分考虑其未来五十年的市容率来规划设计并结合当前需要逐步建设。搞好县域“亚核心”建设的基础上,再合理建设镇、村规划设计建设,这其中要重点规划重点村的建设。综合考虑三级发展规划,高标准进行城镇化发展建设,就是要尽快将偏远小山村的农民转移出来,为其提供生存的空间,将过度分散居住的农民转移到更适宜居住的地方,全面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保障能力。

3.3以生态标准进行新农村建设

农村现在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垃圾处理、饮水、用厕等一系列关系到农民生活的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的生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是没有一种可以使得农民生活习惯得以改善的生态保障。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指标,以该指标的要求来建设新农村。不能因为大量的建设工程而进一步恶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在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提高城镇化率,使更多的人集中居住在城镇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生态增殖效应,转变农民的生育观念,实现产业① 所谓“亚核心”,是指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次级核心,是局部边缘区域的核心区。“亚核心”作为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和边缘之间的次级核心,与核心、边缘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第一,“亚核心”是局部边缘地区的极化中心。第二,“亚核心”是从属于“核心”的次级核心。第三,“亚核心”是“核心”和“边缘”的纽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县域中心城镇的“亚核心”作用,强化其人口集聚功能,以减少大城市因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压力,还能够减少农村人口过多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

结构的高化并且有利于污染的防治和垃圾处理。

3.4新农村建设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过度松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的任何行动都缺少组织,既浪费生活资料,又浪费时间资本,同时,又使得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民,更加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冲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努力引导农民组建各种有助于农民形成整体的组织[3]。通过各种合作组织的功能效用,使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科技知识、形成学习型家庭,促进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4]。同时,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将有助于农民适应全新的城镇生活。 参考文献:

[1]彭京宜等编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年2月第2版.

[2]刘国斌,赵儒煜.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1):151-157.

[3]李恩,孙贺.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探索——基于社会功能视角[J].农业经济,2009,(08).

[4]李恩,李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与塑造新型农民的关系研究[J].学理论,2009,(07).

作者联系方式:

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 130062

电话:[1**********] 邮箱:lien730408@126.com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