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通用7篇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通用7篇

发布时间:2024-06-07 11:03:31 影响了:

大家都知道,教案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编写教案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教育,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健康领域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通用7篇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明白仅有冬天才下雪,能体会到玩雪的乐趣。

2、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玩雪的情景。

3、能用唱歌、跳舞、绘画的形式表现出玩雪的欢乐心境。

教学准备:

下雪的场景玩雪的工具(小铲、扫帚、小桶)纸蜡笔伴奏

教学过程:

1、下雪的时候带幼儿看雪景。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感受雪花、雪景。

提问:“什么季节下雪雪是什么颜色的雪花是什么样貌的树、房子变成了什么样”

2、与幼儿共同玩雪。提醒幼儿使用工具、与同伴商量玩雪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方法,不怕寒冷。

3、说一说玩雪时的欢乐心境。采取分组与个别发言结合的形式。

提问:“你与哪个小朋友一起玩的你使用了那些工具玩雪时你的心境怎样样你想怎样表达你的心境”

(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用唱歌、舞蹈等形式表现玩雪的欢乐)

4、绘画“玩雪”

提问:你想不想把你玩雪的`样貌画下来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玩雪的情景,提醒幼儿均匀涂色。

幼儿展示、讲述自己的画。

幼儿自己布置主题墙饰。

教学反思

我正在与幼儿一起在室内游戏时外面下起雪来,孩子们完全被外面的景色吸引,孩子们欢呼雀跃,纷纷要求去玩雪,于是我带孩子们去外面看雪。这个活动历时两天,完全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生成的综合活动。这个活动包含健康、语言、认知、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资料,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感受雪的过程中有的用手接雪、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把雪堆成一堆、有的尝雪;在玩雪时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滚雪球、有的围着雪人跳舞;在说一说时吕牧溪、张宇涵等几个小朋友唱起了“雪花”歌曲、跳起了“堆雪人”舞蹈,调动了幼儿已有经验;在绘画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想象,有画雪人的、有画打雪仗的------形态各异。

幼儿在雪地上没有一个喊冷,作画时没有一个不敢动笔。这说明仅有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才能调动起幼儿的进取性。不足之处,做为综合活动资料还不够充实,如加入儿歌、剪纸等活动会更丰富;有的提问还不够严谨。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篇2

1、以促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竞赛性的称为(体育游戏)

2、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中…从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称为(问卷法)

3、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4、幼儿体育活动中,应以通过严格控制次数…5、幼儿体育活动应该合理安排在幼儿的每日生活…

6、对于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的部分幼儿…教育的方法是(补偿教育法)

7、对学前儿童的跳跃动作进行教学指导时…

8、烧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皮肤….

910、烧伤只损伤皮肤表皮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属于(一度烧伤)

11、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应该强调活动的节奏性…

12、人体的生长发育第一次突增

14、人体的生长发育第二次突增是在(青春初期

二、1、现代三维健康观认为,健康应当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23、下列哪些是身体健康的主要表现(生长发育良好;适应能力加强;身体素质逐步提高)

456绪反应适度,愿意与同伴交往)

78、下列哪些属于4-5确的姿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壳,纸屑等)

9、下列哪些属于3-4岁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目标(白天不尿裤,晚上不尿床,不随地大小便;初步养成坐、立行等正确姿势;在成人的提醒下养成勤洗澡,理发剪指甲的习惯)

10、下列哪些属于5-6手,饭后漱口,坚持早晚刷牙;学会上厕所,有定时排泄的习惯)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元旦的由来,感受元旦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与元旦的环境布置,初步有空间审美水平。

3、通过元旦庆祝活动,幼儿参与包饺子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以及过节吃饺子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收集相关《元旦》的故事、歌谣、儿歌。

2、收集相关《元旦》布置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

3、播放“早安新年”音乐,准备包饺子用的食材。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元旦的由来,及过元旦的风俗习惯,引出装饰室内和包饺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元旦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元旦。

3、介绍饺子的由来,让幼儿了解相关元旦吃饺子的习俗。

4、师幼共同听音乐“早安,新年”。

5、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6、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实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

7、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实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8、把准备好的食材弄好后,准备开始包饺子。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酒老师实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实行包饺子。包的又快又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包不好的给予鼓励。

9、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在小朋友的`碗里,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猜猜看:碗里有多少饺子,都是谁包的饺子?)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让大家开心,能关心体贴他人。

2、尝试寻找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3、知道快乐的情绪能相互感染。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开展“心情发布会”交流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心情。

2、布置、营造“消气俱乐部”场景:休闲吧(内有各种图书、油画笔、休闲食品),娱乐吧(内有电子琴、小乐器、各种玩具),运动吧(内有沙袋、羊角球等),小剧场(内有电脑、演出服)。

3、ppt课件(ppt1:小猴子向小朋友招手;ppt2:小猴子的“消气俱乐部”开业;ppt3:小狗的画面与歌曲《一只哈巴狗》;ppt4:肥胖的鹅小姐;ppt5: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ppt6:生气的菲菲:ppt7:抢玩具的场景;ppt8:小鸟、大树、蓝天、白云,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小狗玩具、气球娃娃。

4、“消气好办法”展板,音乐《快乐阿拉蕾》。

活动过程:

一、幼儿做律动《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

二、讨论高兴与生气时的表情以及生气的害处

1、师:你们今天高兴吗?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啊?

2、师:你们有生气的时候吗?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3、师:生气好不好?为什么?

三、讨论各种消气的方法

1、出示ppt1~2,师:今天小猴子很高兴,它的“消气俱乐部”开业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去玩玩。

2、接待第一位来宾(受伤的小狗)。

(1)观察小狗怎么了。教师导入:昨天小狗不小心让汽车撞到了腿,医生帮它包扎后叮嘱它不要动,呆在家里好几天了真寂寞,小狗不开心了,想请小朋友帮它消消气。

(2)引导幼儿出主意,让小狗快乐起来。

(3)出示ppt3,采用唱歌消气法,一起唱《一只哈巴狗》,引导幼儿感受帮助他人后的快乐。

(4)随机教育: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东张西望。

3、接待第二位来宾(肥胖的鹅小姐)。

(1)出示ppt4,引出肥胖的鹅小姐:森林里马上就要举行选美比赛了,我这么胖,怎么能获奖呢?真是急人,我真生气。

(2)鼓励幼儿为鹅小姐出主意消气,让她快乐起来。

(3)出示ppt5,采用跳舞消气法,一起跳《健康快乐动起来》。

(4)随机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少吃垃圾食品,多做运动,这样身体才会健康。

4、接待第三位小客人(生气的菲菲)。

(1)出示ppt6,引出生气的菲菲。

(2)猜一猜菲菲为什么生气。

(3)出示ppt7,揭示菲菲生气的原因:菲菲表姐抢走了她的玩具,所以菲菲生气呢!

(4)启发幼儿为菲菲想办法,怎样才能不生气,引出游戏消气法。

(5)出示ppt8,观察菲菲自己消气的方法。

师:菲菲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变得开心的呢?菲菲跑呀跑,来到大自然,听听鸟叫,看看蓝天白云,不知不觉气就全消了。

(6)随机教育:与同伴相处要互相谦让,善于与同伴合作的人,大家才喜欢。

四、幼儿去“消气俱乐部”自主尝试,提升经验

1、请幼儿回忆自己遇到过什么生气的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2、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体验,教师随机询问他们的心情。

(1)娱乐吧: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休闲吧:玩一玩、说一说、画一画、尝一尝,体验与同伴沟通交流带来的快乐。

(3)运动吧:拍一拍、踢一踢、打一打,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4)小剧场:看一看、试一试、演一演,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3、提问:刚才大家在“消气俱乐部”里玩得开心吗?都玩了什么呀?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出示“消气好办法”展板,教师总结: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生气时,可以唱歌、跳舞、听音乐、玩玩具、看电视、散步,或者找大人、同伴聊天、下棋,也可以在没人的地方叫一叫、哭一哭。这样我们就能消气,使自己快乐起来,身体才会更健康。

五、游戏:快乐传递幼儿围在一起,听音乐《快乐阿拉蕾》,传递气球娃娃,体验快乐的情绪能相互感染。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篇5

活动设计

为了让幼儿主动关注周围的世界,特意设计了“足球小子”的健康活动。通过报纸再利用,引导幼儿进行基本的体育训练,进一步将报纸搓成棍做准备活动、团报纸进行足球训练以及到最后的足球比赛,层层递进的活动一步步地增加难度,以游戏的.情节去完成健康活动的目标,又能渗透基本的环境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1、知道废旧物品可以成为有趣的体育器具,能较主动地关注周围环境。

2、能用踢、跑、项等方法玩旧报纸。

3、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能遵守规则进行游戏活动。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废旧物品可以成为有趣的体育器具,能多种方法玩旧报纸。

(2)难点:想出多种足球训练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观看过足球运动员的练、比赛和进球的录象。

2、物质准备:教具:哨子一个,学具:废旧报纸人手3—5张,场地两端用大塑料积木插成球门状,胸饰若干(红、黄、蓝、绿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将报纸顶在头上走入场地边缘。

二、把报纸搓成纸棍,做纸棍操:上肢运动、头部运动、腿部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

三、足球训练。

1、带报纸赛跑:纸放在胸前,向前快跑到足球场,不要让纸掉下来。

2、自由训练。(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报纸的玩法。)

3、集体练习射球,传球、顶球、扑球等动作。

四、游戏“足球赛”。

1、讲解比赛规则:分两队,每队有一位守门员;同一颜色胸饰的是同一队队员;比赛时将球射进对方球门才得1分;不能推、抓对方队员,手不能直接触球,违反规则将处以点球。

2、分组进行球赛(教师做裁判,适当调整比赛,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五、放松活动。

绕场地慢跑一圈,整理场地,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1、在晨间活动或自由活动时,幼儿自由地玩这些“纸球”,玩出新花样。

2、寻找还有哪些废旧物品也能成为有趣的体育活动器械玩具。“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和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充满积极性。活动引导部分进行热身练习,在这一环节中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孩子们都很爱球,以往的练习中多以篮球、皮球等球做运动,而这次用足球一下子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新鲜感。因此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 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活动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篇6

设计背景

期末在即,春节将至,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气息,了解春节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性。

教案目标

1、感受过新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知道我国过年南北方不同习俗。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认识过年我国南北的习俗。

2、流利讲述自己过年的事。

活动准备

1、布置喜庆的环境氛围、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2、音乐:《恭喜发财》。

3、福字、各种剪纸等。

活动过程

1、看课本《过新年》一课,参观本班收集的当地“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南北方及本地区几种习俗。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内容。有的说:“我家年年都做糍粑来吃”“我家包饺子,我也会包饺子的。”“我认识,这是‘福’字,过年的时候我家门上总是贴它的。”……

(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

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有:收红包、穿新衣、放烟花、走亲戚拜年等。

(3)小结:过年真开心真热闹。

2、布置教室环境。

让幼儿自己动手布置过年的环境。

3、活动延伸

进行区域活动,在“小小厨房”制作各种过年吃的食品。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孩子们都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了解了我国南北过年的习俗及本地区的风俗,在延伸环节更是让幼儿的激情得以释放到极致。今后就让幼儿在课堂上能说,有看、有动(操作),不足:操作材料少。

教案健康领域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呼啦圈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型轻器械,玩法多样,利用呼啦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能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萌发合作意识。

2、练习双脚跳。

3、学会一物多玩,体验玩圈的乐趣。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练习双脚跳。

二、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萌发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玩过圈,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玩圈经验。

三、物质准备:

1、呼啦圈若干、辅助材料若干。

2、音乐《甩葱歌》、音乐《身体妙妙秒》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身体妙妙秒》)。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但是在认识她之前啊,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大家先一起活动一下小手和小脚,做做热身运动,请我们的助教老师放音乐,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二、导入

(一)教师拿出呼啦圈,像小朋友介绍。

(二)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乐趣。

1、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玩法。

教师:"好了,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呼啦圈,现在你们一起动脑筋想一想呼啦圈有多少种玩法,注意不要伤害到自己和好朋友哦。"(幼儿分散玩呼啦圈,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并尝试多种玩法)

2、幼儿相互展示,互相交流。

教师:"大家都找到了很多种玩法,那有没有谁愿意来跟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玩儿的啊?"

3、幼儿再次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三、游戏环节

(一)游戏"我们都是小袋鼠"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呼啦圈玩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做"我们都是小袋鼠",老师扮演袋鼠妈妈,你们扮演小袋鼠,袋鼠妈妈要带领小袋鼠一起回家。"(教师引导幼儿回答袋鼠是怎么跳得,并提醒幼儿跳的时候要双脚并拢,蹬地要有力,落地的时候也是两脚着地,并且要轻轻的落地;注意圈的摆放可以交叉,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跳过去,跑回来,然后继续跳过去,又跑回来,如此反复,可以锻炼幼儿双脚跳的能力。)

(二)游戏"大鱼捉小鱼"

1、放音乐,师幼共同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玩了"我们都是小袋鼠"这个游戏,大家都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大鱼捉小鱼"。"(游戏规则:教师用呼啦圈做小鱼的家,教师扮演大鱼,幼儿扮演小鱼在池塘里游(自由游动)。当听到"大鱼来了",大鱼开始追逐没有在家(呼啦圈)中的小鱼,小鱼要及时跳进自己的家(呼啦圈)中躲避。没有及时跳进自己家中躲避的小鱼,如果被大鱼捉住就停止玩游戏一次,没被捉住的小鱼可以继续游戏。)

2、小朋友独立游戏(教师可让小朋友扮演成大鱼,然后继续游戏)。

四、放松活动

(一)引导幼儿收拾摆放好呼啦圈。

(二)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放松动作。

五、延伸活动

幼儿利用户外活动时间继续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