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口号 > 三伏天隔姜灸后的注意事项
 

三伏天隔姜灸后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9-08-07 05:00:38 影响了:

三伏天隔姜灸后的注意事项_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 它是依据中医学“天 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 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 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 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 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 “三伏天”施灸就 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 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 疮、手足发凉、和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三伏天艾灸具体有以下好处:三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处就是解暑, 祛湿,祛寒,降火。因为艾灸补充的的是 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 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 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在中 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才是有效治疗,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 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 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三伏天艾灸的第二大好处是: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这就是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空调、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 火力充 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 力、抗打击力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 现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 是真正意义的健康 特征, 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 力、 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 补品等 无法体会到的。所以说,古大德医 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天艾灸的的第三大好处是祛病愈 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 艾 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三伏天艾灸的第四大好处是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 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 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 气,所 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天艾灸的第五大好处是修心养性,也是最有收效时机。

从因果的角度讲,人的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害怕、胆小,计较、嫉妒、不容人, 自私自利,烦躁不安,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疾病缠身,慢性病、疑难病,长 期依赖药 物疾病,身体有说不清的难受却查不出原因?事业障病,冤亲债主病。从中 医的角度讲,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 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 气被 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 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 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人 体是小乾坤,清净的身心与天地感通。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 能强健身心, 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三伏天艾灸需要注意什么 贴敷时间要记住“三伏灸”起源于秦汉、被称世界上最早预防医学手段,系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 伏天,以中药制成的药饼,在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湿热,促进血脉运行,疏通经络,以达 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进行三伏灸时间短暂,为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三天。隔姜灸最正宗“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激发 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隔姜灸加药贴一般需要 30-40 分钟。之前要事先准备,精选的大老姜,要切成厚度 相等的姜片。隔上姜片点燃艾灸,待灸燃尽再敷贴上药,只有这样才是正规定义的三伏 灸。

特别强调,作为慢性疾病的治疗,三伏灸一般需要坚持三个疗程,也即连续三个夏 天都要按时完成初伏、中伏和三伏的治疗。有的医院还推出加强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 巩固疗效。【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三伏天灸穴位图 >2.>>2015 初伏养生信息 >3.>>2015 年中伏多少天 >4.>>2015 年入伏是哪一天 >5.>>入伏是什么意思 >6.>>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7.>>2015 入伏时间怎么算 >8.>>三伏天养生适合吃什么 >9.>>2015 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10.>>三伏天关心长辈的话

三伏天隔姜灸后的注意事项_三伏天艾灸方案

三伏”中的“伏”指伏邪,即“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暑多夹湿,暑湿滞留体内,就会出现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倦、胸闷呕恶、 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到了秋冬,湿与寒相勾结,就会引发各种不适症状。

因此,错过三伏灸,意味着体内陈寒未去,又添暑邪。故而, 艾蓬轩提醒我们 应借助三伏灸,祛寒邪除暑湿,一举两得。

一、初伏驱寒——灸背补阳 冬病多为寒症,所以要想冬病夏治,第一步就是祛除体内寒邪,而要祛除体内寒 邪,关键在于补阳气。补阳灸哪里?多灸背部,养背就是养阳! 我们的身体上,背为阳,腹为阴,背部分布的基本都是阳经。脊柱是主一身阳气 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相 关。脊柱两旁是膀胱经,人体的寒气会直接积存其中,时间长了,寒邪与湿邪相 互勾结,再加上那些变了质的体液,相互混杂在一起,就会堵塞整个膀胱经,在 后背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膀胱经上还有各脏腑背俞穴,它们是运行气血、联络 脏腑的重要通路。所以,灸好背部,不仅能补阳祛寒,还能调和气血,调整脏腑 功能,让它们从病理状态转至正常的生理状态,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初伏灸背以疏通督脉和膀胱经为主,建议艾灸以下主要穴位:大椎穴、至阳穴、 命门穴、腰阳关穴、心俞穴、膏肓穴。

二、中伏清养——心脾同补 春、夏、秋、冬分别对应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要潜伏一段时间,这段 “潜伏”的时间被称为——长夏,长夏属土。由此,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的关 系便成了一个圆。所以,入伏不是这么简单,它代表着一个季节——长夏的开 始。

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 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长夏养生的重点在于心 脾同补。整个伏中灸有 40 天,在初伏的 10 天中,我们完成了补阳的任务,接 下来要做的就是清养——调养心脾。

1 养心 “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尤其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 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尤其要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 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恐、过悲、过思等情志的刺激。

养心莫过于灸法。

因为艾是一种有灵性的医草,艾灸过程本身就是身与心对话的 过程, 艾灸补益五脏, 从身心合一的角度而言, 心脏是五脏之中受益最大的脏腑。

养心重在疏通两条经络——心经和心包经,当然还要对症下药,比如,心神不 宁就养心神、心阳不足就养心阳、心阴不足就养心阴、心血不足就养心血。一般 建议取穴如下:养心神——心俞穴、膻中穴、神门穴;养心阳——至阳穴、极 泉穴、神门穴;养心阴——大陵穴、太溪穴;养心血——天泉穴、劳宫穴。

2 养脾 夏季,尤其是入伏后,脾胃功能下降,胃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 以消化,容易引起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补会引 起上火,加上夏季出汗多,代谢快,进补的养分也多会浪费。因此,夏季请谨慎 进补,建议清养。

脾主运化,而湿邪最易损伤脾气。因此,长夏健脾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肥 腻、刺激、烧烤、油炸之类的食物。此外,冷饮、冰镇食物也最好不要吃,因为 它们直接损伤脾阳。

从艾灸角度来说,夏季养脾重在祛脾湿,一般建议艾灸以下穴位:脾俞穴、阴陵 泉穴、足三里穴、丰隆穴。

三、末伏化瘀——根治妇科 末伏艾灸重在化瘀,这对女性尤为重要。一方面,女属阴,天生体寒,血遇寒则 凝,逐渐成瘀;另一方面,女性夏季着装偏于暴露,加上爱吃生冷瓜果、冷饮等, 血更易因寒而凝,因瘀而滞。

人体之所以有瘀,主要原因就是虚与寒,许多妇科疾病就是由于脾肾阳虚、肝郁 气滞、 痰湿瘀阻等因素, 导致寒凝血瘀滞于子宫形成的。

比如, 痛经等经期问题、 “产后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息肉等。

体内有瘀,意味着经络堵塞,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补都没用,补品只会积滞体 内,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对于女人来说,化瘀是健康美丽的先决条件— —“瘀在身上是病,瘀在脸上是斑”,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医外治疗法里,最好的化瘀办法就是艾灸,它可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 寒除湿、消肿散结……在初伏和中伏,通过灸背补阳和心脾同补,人体的虚寒之 证得到有力缓解,自然而然地,化瘀也就容易多了。对于女性而言,化瘀常用膈 俞穴、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复溜穴等。在化瘀散结的同时, 艾灸还能从源头化解容易导致妇科疾病的阴寒之气,从根改变女性常见的阳虚、 血瘀体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各种妇科疾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