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口号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包保实践谈全市脱贫攻坚的思考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包保实践谈全市脱贫攻坚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1 07:09:12 影响了:


 由三合村包保实践谈全市脱贫攻坚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指引下,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是我们当前首要工作任务。结合两年的包保三合村工作实践,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对如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包保工作的感悟和体会

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后,按照全市统一的安排部署,我带领市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机关事务管理局、水利勘测设计院、体育运动学校、运输管理处、通化宾馆、通化农村商业银行等15个部门和企业,包保了三合村。经过两年的努力,三合村各项指标达到了贫困村退出标准,退出了贫困序列,109户贫困户226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

在推动三合村脱贫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打牢精准基础,核心在于因人因地施策,重点在于汇聚帮扶合力,保障在于建强基层堡垒。

一是打牢精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坚实基础。2016年初,三合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230人。随着精准理念不断深化,识别标准不断深入,2017年按照要求,组织包保部门、乡村干部在全村范围内开展精准再识别,逐户逐人采集信息,调查、核实,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公开评议,让群众把关,精准认定了群众认可、认账、认同的贫困户109户226人,摸清了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底数,为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对症开方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因人因地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包保过程中,制定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多策并举、多管齐下,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的脱贫思路。组织带领包保部门、驻村干部、镇村领导在逐户研究的基础上,细化实化脱贫举措。针对65户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吸收到蓝莓园、隆丰果园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工、在自家院内扣棚种植木耳、养耕牛、培训技术外出就业等举措,满足其发展生产和就业的需求,增强了脱贫“造血”能力,使这部分贫困户不仅能脱贫,还有望致富;
针对44户因病、残等致贫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在享受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等扶持政策和兜底保障的基础上,采取产业项目帮带的办法,依靠蓝莓和隆丰果项目,保证分红增收,实现脱贫。通过这两年的工作实践,我感到只有把因人因地施策落细、落实,让贫困户能使上劲,才能实现真正脱贫不返贫。

三是汇聚帮扶合力。扶贫开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抓脱贫攻坚。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激发内力,更要借助外力,汇聚合力。三合村之所以能在2017年率先脱贫退出,与15个部门和企业合力包保分不开,这些包保单位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和优势,从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就业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开展。三合村仅依靠部门的包保合力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纵观全市,如果把社会各界全部调动起来,结对帮一帮、带一带、扶一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良好格局,打赢脱贫攻坚战将事半功倍。

四是建强基层堡垒。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基层组织对脱贫攻坚的助推作用不容忽视,贫困户基本情况、政策落实、利益平衡、矛盾调处都需要基层组织一件一件去处理落实,没有坚强的基层组织,群众脱贫必然受到影响。三合村村支书在村民中威信威望很高,在他的带动下,三合村形成了班子和、村民和、包保部门和的新“三和”精神。本着“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原则,从市发改委选派了一名优秀干部到三合村任第一书记,两年来第一书记走访群众450多人次,帮助出点子240个,为贫困户办好事实事70多件,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充分发挥了脱贫攻坚“尖兵”作用。可以说,一个好的支部班子、一个好的第一书记,能为村里发展出好点子、谋好路子,能帮助群众化解矛盾,排忧解难,能带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能为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带好头、指好路。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包保的三合村虽然已经实现了脱贫退出,但是站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高度,对标十九大脱贫攻坚的新要求和新责任,再看三合村乃至全市脱贫攻坚,感到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脱贫任务不重、贫困程度不深,部分干部对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成本越高和巩固提升问题有盲目乐观的情绪,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对“扶志”重视不够强,帮扶上重视给钱给物上产业,思想教育和感情沟通不够,部份贫困户有等靠思想;
另一方面,对“扶智”措施不多,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低、发展能力弱,自主脱贫的愿望不强。

三是脱贫成效有待进一步考验。一时的脱贫并不是真正的脱贫,稳定长效才是真脱贫。经过两年的脱贫攻坚,三合村已经脱贫出列,全市也有11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当前面临巩固成效、稳步提升的问题,需要我们再下苦功实功才能保证成效。

四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农村发展需求相比,基础设施仍是短板,有些村路还需要提升,有些公共设施还需要完善,有些村容村貌还需要改善。

三、对策建议

结合包保实践和自身体会,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四点对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在新的起点上,各级包保领导干部应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抓在手上,将精力锁定在脱贫攻坚上,全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议各级包保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经常性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访贫问暖、调查研究,出思路、谋发展,讲党课、落项目,访民情、办实事,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依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建议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同时,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的政策宣讲、村社干部的组织实施、第一书记的综合协调、科技人员的技能培训、致富能人的示范引领这“五种人”的作用,以和群众走得最近的人、群众最需要的人、最了解群众的人,触动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是进一步强化抓党建促脱贫。“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凝聚能力和治理能力都事关群众福祉。建议全面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把优秀党建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优秀党员干部放在脱贫攻坚一线经受锻炼和成长,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确保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发挥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是不断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基础设施是提升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城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贫困地区面貌,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议结合当前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工作,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