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从美丽心灵里透出的真情】 美丽心灵观后感
 

【从美丽心灵里透出的真情】 美丽心灵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8-12-25 03:57:53 影响了:

  有一种秋天并不代表收获。我们最丰盈的日子就是在那个五彩缤纷的夏季。当初的感觉,依旧真切。我出了一本书,认识了一个人――辛茜。   一粒种子诞生了青藏高原的一个夏天。《飞雪昆仑》是我创作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对于写这本书,事先我并无思想准备。当然青藏高原的生活一直牢牢地占据着我的脑海。那年夏天,在我动身重返昆仑山前夕,一位长得很靓的陌生女性,防不胜防地出现在我面前。她脸上悬挂着夏日媚丽的笑容,说话的声音很柔且正。给人感觉一句话落在雪上,雪就化了。
  那一刻,昆仑山正飞扬着六月雪。辛茜约我写一部青藏题材的报告文学,我欣然应承。于是她就随我跑了一趟青藏线。同行的还有青年作家王鹏、周玉永。我就是这样认识辛茜的,在严重缺氧的青藏高原。
  我这本书从孕育胚胎到生出嫩芽,她全程追踪。我在昼夜采访,希望站在更高处,看到秋天以及秋天背后的景象。她接触我采访的每一个人,那个随身带着的小本都记了些什么,我当然不会知道,但我相信那是对一个责任编辑很有用的东西。她应站在秋的肩膀,穿越冬雪,看到来年的夏天。那就是她在青藏线上的经历,很宝贵的人生一段。她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缺氧,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攀越雪山,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青藏阳光,甚至比我们收获的更多。一天午后,太阳很红。我们停在楚玛尔河畔。我讲起了旧故事。辛茜专心聆听,还提议我们四人写楚玛尔河同题散文。这一倡导得到同行者的赞成,然而后来谁也没有写,这也可以理解,在一次浮光掠影的观赏就能写出好散文,这是很难的。但是辛茜的机敏、灵动,从此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辛茜站在桥上望着楚玛尔河沉思。楚玛尔河里卧着阳光和雨水,还有月亮。也许她想起了藏羚羊,想起了英雄们曾用平生的呐喊盖住了一河的伤痕。光明呀,它需要多少黑暗去解释!
  辛茜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楚玛尔河桥上。这是一个钟情河流的女孩,其实她就是河流,一直向前走,一次也不要回头。不用流到大海,沿途的麦田、丛林,还有风车和湖泊,都可以彼此接纳,同时她也被接纳。
  那阵子我想得最多的是,辛茜应该写散文,她的气质适合散文,散文亦适合她。这块文学的土地少一个她这样的女编辑不碍大局,但是青藏的文学处女地亟切等待一批女作家去耕耘去播种。
  当时我确实就是这么想的。理由何在,至今也说不大清楚。凭感觉,许是辛茜对青藏线的钟情,对钟情于青藏线作家的钟情吧!的确,在青海,在西藏,脉管里不奔涌着热血的人,是当不了作家的,因为他们不敢攀登唐古拉山。霸气十足的唐古拉从来不怕任何人,敢上山的人,必然是把对世界的情感集中到山巅的某一点上,那情感才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当然不是说辛茜就做到了这样。我只是借题发挥。
  辛茜终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的存在、她的价值。今天,她捧着这本《眼睛里的蓝》,完全可以沉默不语。她把月亮放回了可可西里的天空,她用太阳写的风景刻在了楚玛尔河。沉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奔腾。我用热切的心情读完了《眼睛里的蓝》。我不会说她的每篇作品都写得很精妙,而是作者的真切情怀确实打动了我。辛茜的散文是在一种不知不觉中自然绽放的花朵,草原上带露的格桑花、雪山上含霜的雪莲花,质朴而亲昵。能看得出她很投入地完全把自己置身到写作的状态中,用心触摸扑面而来的生活,随着生活的自然流动,一点一点地记录生活的感受,轻描淡写中升起缕缕情感,平和中带着不尽沉思。她给读者展示的是她内心真诚的生活,我品读得到,其中有苦涩而爽心的清香,有出自肺腑的喃喃祈祷,有在灰暗的日子里赚取的灵魂自由,有用激情脚步踏过的贫瘠土地……善良的辛茜不由自主地关注着无名小人物的本色本相,在她的散文里总会看到她对下层人民艰涩困难生活的描写,从小人物的种种不测命运入手,展现人生,触摸人性,吟咏人情。
  读一些女性的散文,我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感觉,认为写得太软,软得让人发酸发麻,读着读着就犯困,有时勉强读下去了,但除了留下一堆琐碎不堪的缠缠绵绵的文字外,再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了。人们把这样的散文叫“小女人散文”。我绝对没有完全否定“小女人散文”存在的意思,但是如果女性作家总是写这样的散文,那是很可悲的。如此下去,我们的散文是要远离人民的。读辛茜的散文很少有这种感觉。她在写作中当然有一种属于女人天性的、细腻的、纤细的特点,她也写家事,写身边小事,但由于她是用美丽的心灵编织五彩绮丽的理想之梦和生活之梦,在谈天说地中总能透着简捷的真情、真理,所以读她的散文,常常有一种阅读快感浸润人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