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谈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成员合作] 多媒体课件设计案例
 

[浅谈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成员合作] 多媒体课件设计案例

发布时间:2019-01-14 03:45:57 影响了:

  摘要:现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助教型课件的设计制作,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考虑学生的因素,将学生作为开发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之间,应密切交流,探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关键词:师生合作 尊重学生 交流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深刻的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又带来了相应的弊病。在制作课件的技术环节上,由于设计者自身的知识能力限制,或者设计者、开发者、使用者相互分开,而出现了媒体形式单一、制作技术和艺术性不高等现象。凡此种种,限制了多媒体课件的发展和使用,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甚至成了课堂教学发展的阻碍。
  一、明确师生合作设计课件的必要性
  现代教学,强调师生合作,共同学习。师生合作,可以加强情感交流,互相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是学生愿学,肯学的内在动力。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如同教学一样,需要课件设计者、开发者和使用者共同协作,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提炼知识,搭建一个优秀的平台。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
  1.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时候,可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或找学生讨论的方法),调查学生,取得学生的意见,比如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针对教材内容,分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可以找教师进行小组讨论,确定问题。
  在分析问题的阶段里师生进行了简单的合作,通过交流课件设计者了解了学生的需求,了解了教材的教学目标,考虑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年龄特点等,才能确定如何设计多媒体课件。比如课件中课程问题的选择应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愿意去探究这个问题,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找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适当指导,就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挥组织者、指挥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合作学习中,使他们充分的展示自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2.课件设计
  (1)成立制作小组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既费时又费力,一个人显然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当然如果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有很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简单的美工设计能力,制作简单的课件,还是足以胜任的)因此在具体制作前要成立一个制作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任课教师、课件设计制作人员、美术设计人员以及课件服务对象――学生。
  对于小组的每个成员要进行清晰、明确的任务分派。进行工作分派时,要详细的确定某个任务的负责人、完成时间、工作内容,任务细节等,也可以将一个任务分派给包括自己在内的多个组员,并要求指定的组员必须填写任务报告,定期查看每个组员的工作量,如果工作任务没有如期完成,则进行必要的督促。
  确认任务日程进展情况,所有任务可显示进行、完成、推迟三种状态,这将公开展现出每个人的工作进展情况,督促个人的同时,也可以相互激励。
  对于组员学生的选择,有其必要性和重要的作用,课件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才能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因此学生在课件自作小组中起着一个检验课件的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增加其功能,让学生帮着完成一些工作,比如素材的收集,脚本的参与制作等。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课件制作的过程,学到了一些相关知识,增长了见识,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班级学生的主体。比如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的学生;反应迟钝一些,但具有良好记忆能力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的学生等都要选择典型代表。
  (2)文字材料的形成――多媒体课件的脚本设计
  多媒体课件设计首先是要有大纲,有故事脉络,然后是大纲的细节完善――即脚本,脚本相当于电影的剧本,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制作取决于脚本的故事情节,规范的脚本对保证课件质量,提高课件制作效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脚本包括文字和系统结构两部分。文字部分由有经验的任课教师完成,它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其呈现方式描述出来,涉及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系统结构是在文字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由制作人员和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的,是课件制作的依据,强调的是界面设计,包括布局、色彩的搭配、人机交互方式、教学信息的呈现、解说、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说明以及各知识点的链接等。
  由于以往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是制作人员和教师共同完成的(或者教师但当制作人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使用课件促进教学,往往把重心放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能不能吸引学生,能不能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境,所以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参与进来,脚本的编写要参考学生的意见,有取舍的采纳学生的建议。尤其是师生的合作交流,更有利于课件设计者设计,制作出优秀的课件。
  (3)素材的准备
  多媒体素材种类繁多,一般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的来源也非常广泛,可以用素材加工制作软件,生成素材;也可以用专业设备和软件,如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录像机、麦克风等捕捉和加工素材,还可以上网下载网络素材等。由于媒体的性能与特点各异,对各种教学信息的表现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脚本要求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
  准备素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分配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脚本要求收集素材,通过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对哪些媒体感兴趣,对什么样的素材内容感兴趣。对于多媒体硬件设备的使用(如扫描仪等),也可以给予帮助和支持,指导学生使用该设备获得相关素材。这样课件设计者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素材,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喜爱的课件。当然在课件素材准备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设计、制作出优秀的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将前面各项工作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过程。其制作可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和多媒体创作工具来完成。本阶段对制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常常需要专业计算机人员完成。但对于一般教师而言,也可以使用一些多媒体专业创作软件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其优秀的多媒体特性和简单易用的操作功能,完全可以胜任专业的制作工作。
  四、多媒体课件的调试
  多媒体课件制作完成后,要根据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反复修改、调试,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本阶段是要做好课件的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和相关的改进信息反馈给制作人员,设计和制作人员改进课件之后再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行新一轮的评价,评价之后,再把信息反馈给制作人员,如此往复,直到制作出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多媒体课件。
  总之,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明确课件的面向对象,明确课件的使用对象,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使用习惯等,通过师生合作,制作者和教师,学生等成员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课件的制作,使制作出的课件真正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育涛,安素平.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袁海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程(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川教育学院信息科学系,2008.
  [4]李振亭.多媒体课件设计理论与实践(配光盘).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