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吸纳图书资源 惠及社会文化等】 社会文化环境
 

【吸纳图书资源 惠及社会文化等】 社会文化环境

发布时间:2019-02-14 03:41:40 影响了:

  访光华科技基金会“光华公益书海工程”   近些年,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异常迅速,每年出版图书品种约20万种。图书出版欣欣向荣的同时,出版社的图书库存量也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图书库存总量已逾35亿册,总码洋300亿元。大量图书积压滞销的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却长期面临着图书馆经费短缺,藏书贫乏的窘境。据粗略估计,全国一年无力采购一本新书的基层图书馆多达700余家。大量图书资源的积压和浪费与相当一部分地区、单位及个人缺书的现象形成了强烈对比。
  为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5年8月22日下发《关于开展“光华公益书海工程”活动的通知》,联合发起“光华公益书海工程”。这个致力于惠及中西部贫困地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工程的办事机构,就设在光华科技基金会里。
  光华科技基金会是一个由共青团中央主管的全国性的科技类公募基金会。2005年11月9日,“光华公益书海工程”于新疆正式启动。据“书海工程”图书募集部主任孙建介绍,这项活动旨在动员全国各图书出版发行和销售单位向基层单位积极捐赠库存积压图书。“捐赠图书的出版发行单位被纳入‘书海工程’会员单位以后,通过为基层和广大农村赠书,在图书出版界和基层文化单位之间架起图书捐赠与需求的桥梁。”孙建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地区群众看书难的状况,也契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决议。”
  据孙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形成完备的体系,行动组委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图书募集部、项目推广部、服务部共同构架了现在“光华公益书海工程”。行动组委会由承办方的领导或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书海工程”捐助行动的整体策划和实施;专家指导委员会则从政策上对活动进行指导,并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推动活动的开展;图书募集部则负责募集图书和有关资源,保证行动的持续开展,落实有关图书捐赠的确认和回馈事宜;项目推广部则通过宣传“书海工程”不断吸纳新的捐赠会员单位,并建立县乡级“光华图书馆”,充实农村图书馆的藏书,不断扩大“光华公益书海工程”的社会影响。目前,光华科技基金会已经在全国设立了60家“光华图书馆”。
  “书海工程”的体系说起来好像很庞大,但真正运作时,起到核心作用的只有十几个光华科技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基金会毕竟是公益性组织,不可能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孙建说,“但工作人员的热情却是很高的,原因就在于‘书海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普及文化的工程。在这项工作中,我和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体会到了巨大的精神满足感。”
  “书海工程”的图书来源比较广泛,但目前捐赠人还是以图书出版发行单位为主。在“书海工程”的宣传页上,铁道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上百家知名出版社的名字赫然在目。据了解,已有359家出版单位被纳入这个捐赠工程的会员名单,且基本上都是国家级重点出版社,联合募捐图书累计已达8700多万码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捐赠法》的条文规定,捐赠图书的出版发行单位可以凭借基金会所开的捐赠发票,获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或返还,这也成为鼓励出版社拿出库存图书作公益捐赠的有效措施。
  为拓展“书海工程”的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捐赠的功效,“书海工程”还发起在政府支持、企业和个人捐资下,在全国乡镇一级建立“光华图书馆”的活动。2006年8月,借“书海工程”发展论坛召开之际,在山西武乡第一中学举行了“光华图书馆”揭牌仪式。目前,“书海工程”已向新疆、西藏、河北、山西、河南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74个受赠单位捐赠了超过1.1亿码洋的图书。
  为使所捐赠的图书“适销对路”,“书海工程”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捐赠模式。例如,通过其他资金渠道的募捐,光华科技基金会于今年6月在北京大兴租用了一个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的捐赠图书储备库房,现有库存图书4000多万码洋。对于北京地区的出版社捐赠来的图书,“书海工程”募集部会将书暂时入库并整理书单挂在中国图书捐赠网上,“书海工程”的受赠单位可随时在网上遴选所需要的图书,并进一步形成订单。“这样就避免出现诸如将水产养殖类图书送到贵州去的尴尬。”孙建说。
  在短短一年的运行过程中,“书海工程”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认可。捐赠图书的种类数量在不断增长,预计明年将完成2亿码洋左右的图书募集量。为推动这项多方受益的工程的进一步深化,“书海工程”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书海工程千家示范点”活动。孙建介绍说,“书海工程组委会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示范点建设,从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地区选取1000家图书馆建设光华图书馆示范点。其中,大专院校图书馆选取100家,县级图书馆选取100家,乡镇级图书馆选取200家,中学图书馆选取300家,小学图书馆选取300家。”对这1000家入选的示范点,“书海工程”将进行持续性的图书捐助,并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完善示范点的建设,使“光华图书馆示范点”得到藏书适用、管理科学的良性发展,成为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阵地,也成为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鲜明旗帜。
  
  
  图书捐赠是出版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访四川出版集团编辑部主任邓兴
  本报记者 余姝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从一家图书馆的墙报中发现了四川出版集团数次向当地图书馆捐赠图书的消息。于是在今年9月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特意找四川出版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了解了情况,才知道原来四川出版集团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关注四川省内图书馆事业乃至社会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包括对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未成年人教育的文化支援,丰富地方图书馆的馆藏。记者了解到,四川出版集团从2003年组建以后,三年来共计捐赠图书10万余册,帮助四川平武、小金、盐源等边远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图书室。
  例如,四川出版集团旗下的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就与多家出版社合作,向革命老区捐建图书室――“红孩子书屋”。这项公益活动至今已经开展了4年,共捐建“红孩子书屋”2650所,捐赠图书1590万码洋,为革命老区想读书而买不起课外读物的孩子们提供了急需要的帮助,受到广大老区人民的欢迎。集团旗下的另一个成员单位四川民族出版社则多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累计向四川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捐赠图书近30万码洋。这些捐赠的图书适用性强,门类广,有力地支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此外,四川辞书出版社等也经常向当地图书馆捐赠图书,在加入集团之后,作为成员单位更加大了捐赠的力度和辐射的范围。
  据四川出版集团编辑部主任邓兴介绍,在这些捐赠中,有政府指令性捐赠,但是更多的是来自集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自集团感受到的那些渴求知识却难以实现读书愿望的人们的迫切需求。于是在集团成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帮助这些需要知识、需要阅读的人们实现愿望的任务。当时,集团内很多出版社对这一决定不太理解,支持力度也不够。为解决各出版社的负担,集团采取了从出版社统一采购,然后再捐赠的办法。后来随着接触的深入,各成员单位也逐渐意识到集团做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对捐赠活动的支持力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随着四川出版集团对各界捐赠的次数和捐赠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有这种需求的地区和学校了解到这项“义举”,纷纷向集团求助。据邓兴介绍,几年里,不断有学校、地区来信来电,希望四川出版集团支持他们加强基础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各方的渴求,四川出版集团加大了捐赠力度,扩大了捐赠范围。除边远地区的学校和图书馆外,集团还竭尽所能帮助当地的政协图书馆、人大图书馆、成都军区图书馆,以及诸多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扩充馆藏。
  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四川,因此“革命老区”成为四川出版集团捐赠行动的一个永恒主题。例如为了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集团向百色市捐赠了精心策划出版的《永远的小平》系列中精选的部分图书,包括《邓小平画传》《永远的小平――卓琳等人访谈录》《春天的颂歌》《少年邓小平》等29种。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集团开展了向四川革命老区的红军小学捐赠图书和慰问老红军等一系列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还专程将近2万码洋的图书捐赠到川西北草原深处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达扎寺的图书馆。达扎寺拥有一座藏书量达10万余册的图书馆,每天有大量的僧俗群众来这里阅览。向达扎寺捐赠的图书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医药等门类,包括《江泽民文选》《红军画传》《邓小平画传》《噶当文集》(藏文)等图书。此外,集团还向革命老区阿坝州小金县中小学校捐赠了10余万码洋的近2万册教育、文化、政治和历史类优秀图书。向革命老区捐赠图书,凸显了四川出版集团对红色土地的崇高敬意和对革命老区文教事业发展的密切关注。
  邓兴说,向需要图书、渴求知识的地区捐赠图书,不仅是为解决一时的困难,从长远考虑,也是推动全民文化素质提高,推动出版产业兴旺发达的途径。然而捐助图书是一件大事,仅靠少数出版界人士的努力是难以取得很大成效的,还要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