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杂交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杂交水稻是转基因吗
 

【杂交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杂交水稻是转基因吗

发布时间:2019-02-15 03:46:43 影响了:

  摘要 介绍了杂交水稻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培育大蘖、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解决好水气矛盾、保证大田平衡生长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大面积生产。   关键词 杂交水稻;丰产;栽培技术
  
  1培育大蘖,适龄壮秧
  
  壮秧是夺高产的基础,杂交稻更要强调培育带大�的适龄壮秧。培育壮秧要做到以下几点:
  
  1.1适温催短芽
  杂交稻催芽温度不宜太高,应控制在35℃以下。麦茬杂交中稻可推广“三起三落”的日浸夜露法,浸种与催芽同步进行,只要90%以上露白即可摊晾后播种。
  
  1.2稀播匀播
  稀播是培育大蘖壮秧的关键。以秧田与大田比1∶10以内为宜,杂交水稻播净谷180~225kg/hm2,以180kg/hm2为好,育秧技术差、成苗率低的播225kg/hm2。常规中稻播量450~600kg/hm2为稀播。播量降下来,还要配合匀播,才能真正育成壮秧。
  
  1.3科学肥水管理
  1叶1心前,坚持湿润为主,促扎根立苗;1叶1心后上浅水并施除草剂和断奶肥,促苗生长。
  
  1.4矮化处理
  施用矮化促蘖剂(多效唑、烯效唑)。二叶期前后、三叶期前施用,可使秧苗蹲实,秧田分蘖增多,根系发达。
  
  1.5提高发根力和抗植伤力
  秧苗叶色浓绿,体内含氮量高,则发根力强;但不耐晒,栽后容易叶片焦枯,不抗植伤。秧苗叶色淡,体内含氮量相对较低,糖分较高,耐晒;但发根力较差。杂交中稻应培育介于两者之间的秧苗,既有较强的发根力,又较抗植伤不败苗。因此,要慎重使用移栽前的起身肥(送嫁肥)。
  
  1.6栽插适龄壮秧
  杂交稻一生出叶17~18叶。适龄秧是6~7叶,秧龄30~35d。若栽近40d的秧苗,应缩小行穴距,提高起点密度。
  
  2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秧田要把握苗、株、穗、粒的动态变化,科学安排施肥。
  
  2.1基本苗
  油菜茬和早栽的肥力高的麦茬田,杂交稻密度设为13cm×27cm,或17cm×27cm,栽植22.5~27万穴/hm2。目前,杂交稻密度偏稀是产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不足)。若每穴栽带2个大蘖的秧苗。起点密度可保证在67.5~81.0万/hm2(主茎苗加大蘖),如果再算上秧苗带的小分蘖,则栽插总苗数可达90~120万/hm2。但是,小分蘖在栽插后不易成活,所以不能列为基本苗。如果秧育得不好,带大蘖不足,就应栽2株,以保证起点密度。
  
  2.2把握最高苗数
  随着活棵分蘖,全田总茎数增长。高产水稻要控制最高苗数,提高成穗率。杂交中稻高产稻田穗数一般在240~270万穗/hm2(因组合有异),通常穗数与最高苗数的比例为1∶1.4左右,这样最高苗数应控制在345~390万苗/hm2,苗数过多容易郁闭、倒伏生病,结实率低而减产。据此,当全田总茎数达240万苗/hm2左右时,就应晒田控制;晒田结束,苗数达345~390万苗/hm2即可。上述最高苗数以390万苗/hm2、穗数以270万穗/hm2计,则成穗率达70%左右,是很理想的(18/26=0.7或16/23=0.7)。
  
  2.3肥料运筹
  不同品种的稻谷,其平均含氮量约为1.5%,稻草含氮量约0.5%,按谷草比1∶1计算,收1 000kg稻谷就得吸收20kg氮素。这20kg氮,有60%~80%来自土壤原有肥力(肥田80%),而20%~40%则来自当季施肥(肥田20%),可见培肥土壤可减少施氮量,降低成本。以60%:40%的中等以下肥力田为例,20kg氮中有12kg来自土壤,而8kg氮要通过施肥吸收。但由于有机肥和化学氮肥施入土中,不能全为水稻吸收,有的流失,有的挥发,有的被消化逸失,通常肥料的利用率仅30%。所以实际施氮量就需要26~28kg(即26kg×30%=7.8kg,或28kg×30%=8.4kg),才能满足收1 000kg稻谷吸氮8kg的要求。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应提倡以下几种方法:①化肥底施,蘖肥基施;②追肥后耘田,减少逸氮;③碳铵夜施,减少挥发;④雨天不施;⑤施后让田水自然落干(“收汤”)。
  
  3保证植株供水给气促根生长
  
  根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基础,根深才能叶茂。水稻地上部和下部是有机整体。促进根系生长良好是夺高产的共同经验,是一切栽培措施的基点。可是人们往往只看苗,不看根,许多生理障碍,往往首先是稻根生长不良引起的。因此要发挥杂交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的优势,必须围绕促进根系良好生长,管好水,既供水又给气,这就要解决好水气矛盾:①发根先抓土――解决排水问题。圩区、洼地种植排水不良,容易烂根。②强根管好水――前浅、中晒、后湿。大田管水应抓以下几点:
  
  3.1前浅(移栽―够苗)
  薄水栽秧(浅插),渗水活棵,活棵晾脚(排水露田,增温通气),浅水分蘖。要求灌一层寸水,落干后再灌(脱水上水)水,这样水质新鲜,水气协调,土温高,有利于扎根分蘖。若深灌,水上添水,一潭死水,气少根就长不好。
  
  3.2中晒(够苗一拨节始期)
  达预定穗数苗要及早排水晒田,可达到“控叶子、制蘖子、促根子、蹲节子、积累养分长穗子”的功效。晒田日期,一是根据栽插期,在栽后20~25d晒田;二是根据有效分蘖终止叶龄期来计算,如某杂交稻一生出18叶,拔长5个节间,则18-5=13叶,说明13叶前生出的分蘖大致都能成穗。因此,13叶晒田公式:有效分蘖终止叶龄期=品种主茎总出叶数-拔长节间数。如果中稻品种为17叶,则17-5=12,说明12叶为晒田适期;三是看总茎数,杂交中稻一般总茎数达240~270万/hm2(品种有异),应及早晒田。晒田应先轻后重,逐步晒成,最后晒到叶色褪淡,分蘖减慢,叶片笃直,田边开细裂,田中不陷脚。
  
  3.3后湿
  晒田后复水,浅水和湿润相间,孕穗和抽穗灌浆期以浅水为主,乳熟后干干湿湿到黄熟,因为水稻茎秆最上面2个节间的通气组织不发达。因此要直接向土壤供氧(气),防根系早衰。
  
  4大田管理要做到前促、中控、后保
  
  4.1前促求稳发
  前期促早发,但不是猛发,一次用肥不能过多过重;否则分蘖增长太快。分蘖不充实、不健壮,不利于培育壮株。前促要适度,一般施30.0~37.5kg/hm2氮肥。稻株分蘖力与体内含氮量关系密切,一般在3.5%以上分蘖迅速,2.5%分蘖停止,1.5%分蘖死亡。活棵后及早施氮(促蘖肥),或把蘖肥提早作基肥施用(面肥),就能促进吸收营养,增加分蘖。但如果蘖肥一次过多过迟,那么分蘖过多过旺,中期群体过大,稻株不壮,易招来病虫和乳熟期倒伏。因此,既要早发,又要稳发,切勿猛促、猛发。
  
  4.2中控求稳长
  够穗数苗后晒田制蘖促根,使稻株稳长,中期是否施肥(促花肥和保花肥)详见《稻穗发育时期的诊断》。通常生长正常的田块不施促花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4.3后保求活熟
  抽穗后以湿润为主,直接向根系供气,防根系早衰。有些杂交组合功能叶容易早衰(由叶尖开始变黄早枯),这就会影响籽粒充实。穗部的灌浆物质是严格按一定的碳氮比进入谷粒的,当根衰时,吸不上氧,体内含氮量明显下降,则稻株便动用稻叶中的氮素(叶绿素)分解成为灌浆物质而进入谷粒,这样便加速稻叶枯黄。因此,灌浆开始后便应进行叶面喷肥,补充氮素。以2%的尿素液喷施,亦可加磷酸二氢钾750kg/hm2(尿素用15.0~22.5kg/hm2)。但要切忌过量、过迟用氮;否则会引起贪青迟熟,谷粒便不饱满。
  
  5保证大田平衡生长,促大面积均衡增产
  
  大面积增产的诀窍就是保证大田平衡生长,促均衡增产。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肥中低产田。
  (2)培育适龄大苗,提高结构密度(行穴距适当缩小)。
  (3)适当提高低产地区、低产田的化肥用量,科学用肥,提高肥效。
  (4)要研究避灾、抗灾及其他特殊的栽培措施。各地都有特殊的问题,要对症治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