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谈当代山水画“意境”之意_山水画的意境段意
 

浅谈当代山水画“意境”之意_山水画的意境段意

发布时间:2019-06-24 03:52:43 影响了:

  摘 要:中国人一向以含蓄、内敛、感性为人所知,当代中国画家不仅在技法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传统,同时在山水画的“意境”营造上也延续着固定的思维习惯。宁静、对诗意的追求是创作主体对“意境”的理解,在新的时期“意境”有哪些变化?本论文在分析固有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解读。
  关键词:含蓄;山水;意境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18-02
  一、山水画的宁静
  中国山水画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不缺乏活力,淡雅而不缺乏张力。中国画追求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国人从心灵深处渴望心灵的安静。我们希望在山水画中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心灵的驿站。
  (一)山水画是文人陶冶性情的途径
  1、画家修身养性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安静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艺术的功用,就在于以审美的感化力量使社会性的礼教规范在个体心灵中得以建立,通过艺术内容(质)与形式(文)的“尽善尽美”,培养出“文质彬彬”的理想人格。也就是说,中国人理想的性格中有安静的一面,只有学习了艺术、文学,才能有礼、有道德。有静的一面才能在“记忆规则”中体现理性价值,体现社会伦理意义的彰显。而不是西方的“技艺性生产”需要把握事物规律的那种理性知识。
  2、山水画中的善
  山水画是以山、水、院落、石头、树木、人物为主要题材的画,追求的是尽善尽美。山、水、院、亭都体现出一种自然地和谐的美,可游、可居、可观。
  西方风景画画论的“规则知识”是求真的工具,规则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以利于把握客观本质。所以,西方画论崇发现、创造;中国画论尚修养、继承。①
  (二)山水画的诗意追求
  中国山水画题材除了山水以外,植物多以梅、竹、松、枯木为多,寒石、雪景都有它们自己人格色彩,体现出画家对诗意的追求。
  西方画家多以写实的风景为主,不会特意强调诗情画意。
  (三)中国山水画强调“意境”
  中国称西方为风景画的画为山水画。山水寄托了中国人的情感、哲学及民族意识,中国的山水画已成为一种国家的民族的灵魂象征。
  中国山水画强调的是“师自然,源心境”。 中国文人习惯在画中表达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并将它上升到哲学高度,把对客观事物在主观印象中的感觉,加以提炼、概括,以“写实”的笔刻画出来,这个“写实”是讲究内心的“实”,而表现在画面中是一种“虚”,是一种“心境”。也就是把客观之境和主观之情结合在一起。客观之境表现的是画家的情绪、情感。
  而西方画家重科学、讲理性,在画中突出的是比例、个性、色彩、光线的明暗等。
  (四)山水画的墨与色
  在中国山水画中,据载,文人作画占据主导地位。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笔墨丹青,隋唐以后,论画作画则成了文人必不可少的修养。他们的山水画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和民间画家大胆的鲜艳色彩不同,有一种深沉哲学趣味及知识分子细腻视觉感觉和情感体验,是溶文学、书法、山水画于一体的水墨样式的山水画。
  虽然中国的山水画也有色彩比较丰富的青绿山水,但文人画还是以水墨山水为主,色彩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五色令人目盲”,虽然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清代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色墨交融”,如王原祁的色彩论。但在色彩的运用上依然追求朴素、淡雅、柔和的色调。即使有色彩之处、也是以宁静、淡雅的色调为主。而西方风景画家在色彩的运用上要大胆的多。色彩丰富是西画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人的审美特点
  (一)中国人欣赏的“味”、“逸”
  在某一幅作品中我们很难明显看到画家自己情绪的影子。中国人以含蓄、内敛、感性、情感不外露为代表,追寻一种“似花非花,似梦非梦”的境界。
  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创作的高峰时期,也是文人画的成熟的代表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是为了逃避现实,隐藏在山水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自己的情感以山水画形式表现出来只能是含蓄的。有没有“味”成为山水画有没有“意境”的重要衡量标准。
  “味”。就是画面里那种渗透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旷达、超脱、飘逸的诗化人生体验。
  孔新苗在《中西美术比较》一书中提出古典山水画品评的主要标准是: 1、将画家的人品修养与作品的艺术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作品,有高尚人品的文人才能画出有好的优秀作品。
  2、把不拘形似但又不失“形似”的“得之自然”、“出于法度之外”(苏辙《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作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形神要统一。在艺术上苏辙反对空的形似,主张画时既要写形又传神,形神兼备,而又自然天成。
  3、最高格调的逸品之画同次之的神品之画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味”。也就是画面里那种渗透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旷达、洒脱、飘逸的诗化人生体验。 就是画既要耐人寻味,还要有自己的感觉和风格,而这种风格就是表现出画家人生体验的一种笔触、情怀,或清高或洒脱或飘逸。
  而“逸”,“作为中国画论对审美心态、创作趣味和画面手法的重要品评概念,集中代表了中国古典画论的运思空间比较于西方美术理论的迥异之维。”②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说:“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逸”就是强调创作自由,无法而法,任由性情自然充分表现。有自己的个性。
  (二)中国人喜欢的“雅趣”
  中国山水画的风格不仅讲究独特,还强调“雅趣”,也就是无“俗趣”。而“雅”就是不俗。
  山水画中,以笔墨趣味形式的审美担负了承载“善”、“道”之人伦意义的功能。如黄庭坚评苏东坡之画说,“东坡画竹成棘,是其所短,无一点俗气,是其所长。”(《山谷全集》)显示为“雅趣”的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审美的思想行为模式,在文人中成为生存的审美境界。
  其实“雅”和俗只是一种心态,雅人也会俗,俗人也可能装雅。“雅”从本意来说就是有文化有品味的人本身个性的自然流露。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有明确目的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俗”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