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浅谈中学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考试能力】
 

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浅谈中学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考试能力】

发布时间:2019-06-24 04:01:18 影响了:

  摘要: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训练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手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创造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院校。体育考生的考试能力是影响成绩的直接因素。如何培养和提高体育考生的考试能力,是训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提高训练水平的重要性、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与考试能力的阶段性、考试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对素质考试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着重阐述影响考试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思想教育
  如何能够提高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考试能力,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多年的训练、带队考试经验积累中,有些心得和体会与同仁共享。体育考生的考试能力是指体育考生在参加高考体育加试中,表现出最高水平的能力。实践证明影响考生考试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平时的训练水平、良好的心理状态、自我调节能力、技战术合理运用能力等。
  素质训练的目的在于为了使考生成功地参加考试,创造优异成绩,考上目标院校。实践经验表明,在日常训练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和成绩,在考试中很难正常发挥。
  素质考试是对体育考生训练效果的检测与评价。体育素质考试的目的在于把考生在日常训练中所积累的训练水平充分发挥,并取得优异成绩,体现训练的价值,体现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体育考生的考试能力是影响成绩的直接因素。换句话说,体有考试是评价素质训练效果的客观标准,也是唯一标准。
  一、提高训练水平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训练水平的高低受到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体育考生的信心、心里活动、机能发挥和应变能力。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不断加强影响考生训练水平的外在因素的培养。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不但是增强考生信心的基础,而且是提高考生考试能力的关键。
  二、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与考试能力的阶段性
  在实际训练中,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及考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训练目标。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体育特长生考试能力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和阶段性。特长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个时期、阶段的训练任务,逐步提高考生的训练水平,是考生的素质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避免出现采取拔苗助长的短期行为。
  总之,训练水平的发展、竞技状态的形成及考试能力的完善应围绕体育专业素质考试实施。
  我国世界著名的女子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出色地解决了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性与比赛能力培养的阶段性问题,马俊仁所训练的队员的高度的训练水平和超人的比赛能力,是多年有计划、有目标进行严格科学训练的结果。他最终所达到的大运动量和大强度训练,是按照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逐步实现的。他一开始采取的是“少吃多餐”的方法,即每次训练时间短、跑量少,但次数多,然后按照既定的训练目标逐步增大跑量,提高强度,减少训练次数。马俊仁在训练的初级阶段,每天的训练频度为四次,以后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训练频度逐步改为每天三次、两次。这种从“少吃多餐”到“多吃少餐”的转变,就是训练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过程,这种训练计划的安排即能够保证训练负荷次数的高目标,又能够保证训练负荷强度的高起点,这种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即符合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人体运动机能逐步提高和改善的生理规律。马俊仁的这种训练计划的安排,即培养了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又储备了雄厚的专项比赛能力,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特长生考试能力的培养
  体育特长生的考试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为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这就要求在平时训练当中要注重体育考生在各种环境下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确保体育考生在考试中能够稳定发挥日常训练水平,成功地进行考试能力。
  外界因素对体育考生素质考试能力的影响。例如要适应不同温度、湿度、风力、风向、海拔和考试场地等,这些外界因素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至于是考生能够适应在考试中出现的各种外界因素,只有平时进行严格训练,考试才能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临考沉着,充满信心。日常训练中还要考虑训练强度、难度要尽量高于考试强度和难度,这样才能确保在考试中不会因为紧张而不能正常发挥训练水平。
  四、思想教育对素质考试能力的影响
  考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个训练水平问题,而且它与体育考生的思想品德,以及严格的生活制度有极大的关系。在艰苦的训练中,加强思想教育,明确思想动机,对提高考生考试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严格的生活制度是训练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袁左生、南仲喜等:《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宗华敬:《运动训练探索》,中国田径协会,1996。
  【3】刘江南、廖立新:《少年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才与育才》,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许树海、李佩清、张勇等:《田径运动体能与技能练习指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陆忠权,男,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一中学;邮编:166500
  韩彦辉,男,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一中学;邮编:1665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