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谈展览讲解的前期准备]展览讲解
 

[谈展览讲解的前期准备]展览讲解

发布时间:2019-07-01 03:53:28 影响了:

  展览讲解是以博物馆陈列品为依据,由讲解人员对讲解词进行提炼、选择,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直接向观众有针对性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包括熟悉陈列内容、了解观众需求、确定讲解重点、推敲表述方法、引导观众参观、收集反馈信息等程序。讲解是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讲解人员和观众之间通过语言交流实现对展品内涵、展览主题的揭示与赏析,搭建起公众和博物馆之间的桥梁。
  由于时间限制、受众差异和观展目的有别等因素,讲解员在讲解前必须进行相关的知识准备,充分把握展览主题和展品信息,梳理庞杂的信息,完成讲解词和关联词条。讲解前的知识准备工作不是对他人研究成果和的展陈说明的简单抄录背记,而是对展览信息的提炼和再组织,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一、把握展览主题和展品信息
  展览创作围绕着展览主题选择展品、制作展版、划段分区、辅以场景、多媒体等手段,讲解工作同样要以展览主题为纲。讲解员应明白策展者想表达怎样的意图,传达怎样的信息,由此理解展品的选择、组合,找出展品的共性和相关联的特质,进行知识准备。
  展品是展览的核心要件,是自然和文化信息的载体,包含着四个层次的信息:自然的物质性信息,它揭示文化遗产的结构;功能性信息,它揭示文化遗产的意义;联系性信息,它揭示文化遗产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既包括物质性联系(例如与其他文物、与环境的联系),又包括非物质性联系(例如与人、事件、技能等等的联系);记录性信息,它揭示文化遗产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记录。具体而言,讲解员需要了解展品的来源、时代、质地、工艺、特征等基本属性,明白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挖掘出展品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对现实的教育意义与启迪。
  二、讲解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知识梳理的必要性
  讲解工作需要面对、分析和处理展品信息、观众类型、讲解目的和讲解方式等方面的复杂因素:
  (一)展品信息的复杂性
  展品有服从展览主题的共性,又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个性。
  (二)观众类型的复杂性
  观众的年龄、社会身份、知识背景、兴趣、来博物馆的动机、来博物馆的次数、逗留时间等影响着他们对展览的认知和要求。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相当一部分观众在来博物馆之前已经对展览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讲解需要帮助观众对既有的知识和将要获知的信息加以整合,照本宣科、灌输知识的讲解方式已然不合时宜。
  (三)讲解目的的复杂性
  讲解工作力图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引导观众把通过视觉初步获得的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对陈列主题思想的理解,同时满足不同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观众的不同需要。通过讲解工作,还要获得专家、博物馆事业支持者和广大公众对博物馆的批评建议,作为改进博物馆工作的参考。
  (四)讲解方式的复杂性
  当代博物馆研究者认为中国的博物馆讲解中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教育模式:事业型教育、支持型教育和智力开发型教育。事业型教育的出发点是展品信息是独立存在的,只有在教育人员的解释下这些信息及其意义才有可能为学习者(观众)理解和接受;支持型教育强调通过讲解员的努力,为观众制造或维持一种适宜学习的状态和环境,帮助他们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智力开发型教育则不为观众提供预先设定的结果,不强求共识,而是引导观众观察、分析展品,思考背景问题,通过自我求证得出相应的结论,强调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讲解工作的重点是为观众创造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明显的现代教育特征。但在实际的讲解工作中,这三种教育模式往往穿插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
  为了应对讲解工作的复杂性,讲解员在对展览主题和展品信息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必须进行知识梳理,构思如何组织讲解,以期在有限的解说时间内,合理安排和引导,条分缕析,有详有略,有效实现对展览要点和延展信息的解析,让观众对展览获得比较全面具体的认识。
  三、如何进行知识梳理
  展览类型各异,但不论是对常设展览或临时展览,不论是对立体文物展、平面书画展或场景实物相结合的展览,都可规范知识梳理的步骤,以求合理有效地处理纷繁庞杂的信息。
  (一)展览信息模块化
  讲解员结合展览大纲、实物材料、文献资料等,依照展览主题、展品信息、知识点等分项把大量的信息细化为一定数量的词条,作为搭建讲解的知识模块,犹如做菜前先备齐基本的主料、配料和调辅料,再靠搭配和不同的烹饪手法做出不同的菜式。
  (二)通讲(标准讲解)的知识准备
  通讲是基本的讲解方式,是博物馆提供的标准讲解,时间、流程相对固定,意在引导观众明白展陈意图,欣赏陈列设计中的亮点,获知围绕展览主题连缀而成的展品信息,理解展品在展览中的特定表达,讲解员选取、组织信息模块编写讲解词时应以传达陈列意图为出发点。
  通讲的核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提纲挈领地对展览主题、章节、展品选择、展场分区等情况作整体介绍;二是对展品、展品组合、场景等逐次讲解。
  (三)辅助讲解的知识准备
  辅助讲解侧重于因人施讲和与观众的交流沟通,所以讲解员除了要准备对通讲知识作进一步阐释外,还要考虑展品的多维信息、观众的兴趣、特定群体的要求。不同于通讲以切实传达展览大纲精神、实现陈列意图为目的,辅助讲解会更多地关注展品的个性和观众的差异性,强调对展览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方式较灵活,讲解员藉由自身掌握的综合信息与观众交流沟通,适当引导观众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实现展览延伸出的更广泛层面的社会功能。
  在讲解工作中,结合使用通讲和辅助讲解,能引导观众更好地认识、理解、欣赏展览,向观众传达精当而丰富的信息,带给观众更多的养分,激发观众的联想和灵感。下面扼要介绍一下在对《走向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油画经典作品展》的讲解准备中,笔者所作的知识解析。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从馆藏油画中精选出45幅经典作品,第一次走出家门到各地巡展,2009年11月来到深圳博物馆。笔者理解该展览的主题是通过这批新民主主义革命题材的历史油画展现新中国建国的奋斗历程,所以在整体介绍部分把中国艺术家对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开国大典各个历史场景的表现以及这批作品共同勾勒出的红色征程设定为主线;而在准备对展品的具体讲解时,笔者对每幅作品都从场景主题、事件背景、艺术特色(包括构图、塑型及人物刻画、色彩光线、风格、象征手法、点睛之笔等方面)、作者简介、作品的创作信息(包括作品尺寸、材质、创作年代、艺术家的心理感受以及创作手法等)、作品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影响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解析,以便在讲解过程中条理清晰,协助观众读懂读透作品。
  而对辅助讲解部分的知识准备,笔者则抓住了展品的艺术特性,从油画艺术的角度拟写出一系列词条,内容涉及作品的产生流传、作品的艺术流派、特征、产生背景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与同时期国外画派的对比、画家的其他代表性作品、最新的相关研究等,以配合通讲揭示这批作品的丰富内涵。
  四、结语
  展览是创作,讲解是对这种创作的阐发。讲解员需要深入理解展览主题和展品,进行知识梳理,规范业务流程和讲稿模式。如果条件许可,讲解员或可参与展览创作和展览前期准备,直接与展览的主创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沟通商榷,及早熟悉展览大纲、版面图文、知识链接和展品,锤炼出规范的讲解稿,以期在解说时不流于空泛,不囿于背诵;同时要正视观众定位和人群细分等问题,多方位解读展览,有效引导观众识读、赏析和思考,充分实现展览意图,促进公众和博物馆事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朱风瀚,安来顺.新理念下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博物馆,2004(4):1O.
  作者简介:张娟 ,女,深圳博物馆讲解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