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材料作文立意方法例说_高考材料作文立意方法
 

材料作文立意方法例说_高考材料作文立意方法

发布时间:2019-07-21 03:56:15 影响了: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中,材料作文占了半壁江山。纵观材料作文题所供之料,不难发现,题目所选的材料都是以叙述的语言为主,多有描写的成分,鲜有议论、抒情的表达。可以说题目所选材料一般都提供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因果等要素中的某几者,具有鲜活、生动、形象、具体等特点。
  2011年福建卷作文题是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在评卷中发现,许多学生将主题定为“晒太阳或人生需要晒太阳”、“环境保护”、“身体健康”、“热爱自然”之类。显然,它们都偏题、离题了。即使文采再好,结构再清晰,最高也只能得35分,如果文采、行文结构不好,加上字迹潦草,也就只有5分了。这类主题的文章多数被评20分左右。由此可见,材料作文的立意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立意”,就是从不确定到确定主题的过程。“意”,是指蕴含在事物之中的、有待写作主体去发掘提炼的感受与认识。就材料作文而言,它是写作主体企图开掘蕴含在材料中的意蕴,包含哲理、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等。要实现“立意”的预期目标,需先认识“意”本身存在于事物的层次性。列宁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深入下去,以致于无穷。”这就是认识上的层次。古人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这就是指写作主体对“意”的层次性认知。对材料深层“意”的认识,是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主体必须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层到深层的飞跃和推进,从对“单个的”人、“个别的”事、“某一具体”问题的感知中,发掘“单个”、“个别”、“具体”的事物中蕴含的能够代表共性的思想和意义,找到事物最本质的闪光的基点。主体对材料开掘的层次越丰富,可供选择的主题也就越多。
  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出发,用立意这种思维活动确定写作主题,立意就是在材料与主题之间建立起一种思维联系。思维的正确、高妙与否,就决定了主题的准确、新颖与否。那么,如何从已知的材料中确定未知的主题呢?根据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写作主体对“意”的层次性认知,本文试图将立意过程进行分解,探讨行之有效的材料作文立意模式。立意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归纳概括;2.拓展延伸;3.深化提高;4.确定主题。虽说分为四个步骤,但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从单一到普遍,从感性到理性,从表面到本质。
  1.归纳概括。用简洁的一句话的形式把材料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也可用关键词的形式整理出材料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可以是直接摘引材料,也可从材料中归纳。归纳概括时,要明确材料强调的要素,材料的思想倾向。总之归纳概括的目的是使材料简明化。
  2.拓展延伸。归纳概括出来的内容是比较“单一”、“个别”、“具体”的,这一步就要将材料拓展引伸到更为普遍的意义上,找出共性的思想和意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完成从具体到普遍、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总之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使材料理性化。
  3.深化提高。上一步所得出的认识,一般是比较浅层的。要想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主题,并且使主题有高度,具有新颖性,必须完成由浅层到深层的飞跃。从中抽象出富有哲理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感悟和认识。总之深化提高的目的是使材料深入化。
  4.确定主题。通过拓展深化,一则材料被解读出丰富的内含,有许多可写的方向,但这些方向可能还比较空泛,甚至是比较零散的。必须加以整理,结合写作主体的擅长,确定写作角度,用简洁的一句话把主题明确表达出来。确定主题的目的是使材料的写作角度具体化。
  为了把上述方法说得更透彻,下面用表格的形式,结合两个例子作直观分析。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村东头有片低洼地,每到春季,父亲总在那里耕种,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播下去。但很少吃上那里种的瓜果,因为瓜果成熟的季节,那片菜地成了一片汪洋。父亲仍是每年仔仔细细地种好那里的每一分土地。十九岁的我对父亲说:别种了,反正收获不了,种也是白种。父亲握着锄头,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成,我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荒芜,留有空白。
  步骤
  题目 归纳概括 拓展延伸 深化提高 确定主题
  例1:“山头与石头”
  父:认为是山头
  母:动手后发现是石头
  道听途说,想当然,看到假象
  自主探索,找到真实
  经验主义,放大困难,光想不做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实践
  “不带成见看问题”“经验主义要不得”
  “实践出真知”“举起的手永远高过大脑”
  例2:
  “空白” 农民,土地无果,也不空白
  劳动无回报,一如既往 付出为使命责任,为内心充实
  “不内心空白”“获取灵魂的充实”“完成使命,履行责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