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为什么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为什么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7-30 09:35:15 影响了:

  摘 要:作家布罗茨基曾经说过:“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们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老师要为他们的阅读指引方向,为他们的阅读插上翅膀。作为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是需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阅读;重要性;课程理念;培养;方法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完成阅读的过程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吸收阶段,称为继承性阅读阶段;二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化、再创造阶段,称为创造性阅读阶段。从继承性阅读阶段到创造性阅读阶段有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更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出:“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才能够进入创造性阅读阶   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培�B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独立性,为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语文老师要特别注意开拓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即在思维过程中,应求同存异,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予以肯定。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凡卡》一文的时,引导孩子们讨论: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以后,他的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我归纳了一下,有以下四种答案:A.爷爷收到信后,来城里接回了凡卡;B.爷爷没有收到凡卡寄出的信,凡卡继续过着悲惨的生活;C.凡卡没有等到乡下的爷爷来接他,就被狠心的老板、老板娘、伙计折磨死了;D.凡卡不堪忍受苦难,找准机会逃走了。这时,我进一步启发班上的孩子们展开第二轮讨论: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凡卡能否自己跑回去呢?又为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小组讨论时,大家都议论纷纷:有的孩子说凡卡的信爷爷收不到,因为信封上面的地址不详。还有孩子补充说,这就是因为凡卡没有条件好好上学啊!所以连一封信都不会写,多么可怜的凡卡!有的孩子说,即使他逃出来了,也要被饿死、冻死。通过孩子们进一步的讨论,得出了结论:即使乡下爷爷收到了信,接回了凡卡,他还是要受剥削、受压迫,还是要过穷苦的日子。所以,穷孩子凡卡在那冷酷的社会里,无论在哪里,生活都是悲惨的。这样逐层深入的讨论,学生的思维经历了“集中―发散―再集中”的过程,突破了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做到水到渠成。   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不雷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方法,提出合理的、与众不同的设想。具体做法有:   1.改变条件,探求结果   将课文中所叙述故事的条件改变,让学生推测出事件的结   果,使学生懂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问题,明白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飞夺泸定桥》,“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夺下泸定桥的关键。”从反面思考呢?如果红军不抢在增援敌人到来之前拿下泸定桥,战局又会是什么呢?通过思考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改变角度,进行表达   如《落花生》一文,就“果实露在外面”这一点来说,突出了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但这并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可以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克服思维的片面性。   3.运用同样的材料,表现另外的主题   如《苦柚》一文表现的是小姑娘诚实善良、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内容,要求学生改写,表达老华侨对小姑娘的喜爱、对故乡魂牵梦绕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三、重视创造性作业练习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只有使学生的思想解放、挣脱束缚,才能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创造性思维常常以违反常理和不合逻辑的形式出现,往往以向权威挑战的形式出现,我们特别要注意保护,并引导其趋于完善。创造力发展的大敌是懒惰,学生常常被惰性驱使,只愿意去学习现成的知识,不愿意主动去思考、求异、创新。为了使学生勤于动手、动脑,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在安排课外阅读训练时切忌只布置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应侧重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探索,学会从阅读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应该有意识地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坚持这样做,就教给了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道竣,王汉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