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气壮山河的交响|气壮山河的意思
 

气壮山河的交响|气壮山河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9:30 影响了:

  2001年5月,作曲家刘�的作品《土楼回响》和《沙迪尔传奇》分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银奖,一时传为佳话。尤其是获得唯一金奖的《土楼回响》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已由指挥家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在世界各地演出了数十场。当《土楼回响》中那娓娓动听的客家山歌和客家人拼搏奋进的号子还在我们耳畔频频响起的时候,刘�“回响”系列的另一部力作《山河回响》(三峡)又于2005年12月13日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上演。
  大型交响乐合唱诗篇《山河回响》(三峡)是受三峡总公司委约为庆祝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1周年而创作的。这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以三峡为主题创作的交响乐作品,虽然从动手写作到最后完稿仅仅花了一年时间,但关于该作品的设想与构思却在几年前就已开始。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沿途风光无限、人杰地灵,清奇险峻的自然景观和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交相辉映,使得三峡成为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但长江又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河流,由于其巨大的落差和丰富的水量蕴藏,有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导致洪水常年泛滥。为了从根本上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患,经过中外专家长达几十年的勘测、考查和论证,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议案,决定在该地区修建全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这一切都为作曲家创作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素材。
  作曲家将《山河回响》(三峡)这部作品定位为“合唱交响乐”,与以往在交响乐中使用合唱的手法不同,该作品中创造性地将合唱与铜管、木管、弦乐和打击乐平等对待,从而使其成为管弦乐队的第五大声部。这样的构思也体现了作曲家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创作主旨。合唱部分的歌词选自多首古体诗词,如白居易的《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毛泽东《七律・送瘟神》等诗词。此外还融入了船工号子等民族音乐元素,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三峡流经的重庆、四川等地都地处西南,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三峡便天然地带上了某种西南文化的印迹。作曲家十分敏锐地把握住这一特性,从许多广泛流传的西南民歌中提炼出这部作品音乐材料的主导核心:
  
  如果将谱例中的音按音阶的方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该主导核心其实只是一个以“bE”为宫音的四音列,但作曲家将其重新组合并赋予一定的线条之后,它便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整部作品音乐发展的主导核心。从线条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标准的正波形态,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正像是作品中所要着力表现的高耸挺拔的山峰、澎湃汹涌的波涛之缩影。连续两次纯四度上行是西南民歌中常见的一种旋律形态,具有较强的力度感和冲击力。大二度加小三度音程的连续下行虽然稍显缓和,但通过特殊处理也能表现十分挺拔的形象,作品中对“山”的刻画就用了这一音调。而从音高的角度来看,作品中最主要的音程都包含在该主导核心中:纯四度、大二度、小三度以及它们的转位纯五度、小七度、大六度。这些“五声性”音程的运用虽然对保持作品的民族风格以及获得观众的听觉认同上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容易产生音响过于单纯、缺乏紧张度等一些具体的问题。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发挥交响乐的特点,将由这些音程构成的不同材料纵横交织,以丰富的色彩变化和细腻的层次处理来代替常规的声部进行,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作品共有五个乐章,第三、四、五乐章不间断演奏。
  第一乐章是一首完整的交响诗,气势恢弘,展现了中华大好河山所承载的博大历史和情怀。该乐章的合唱歌词采用了白居易的诗《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音乐意境也由之而生,主要体现长江“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的宏伟与壮阔,中间部分点明大禹治水的功绩:“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在作品中,中华的大好河山具体化为长江的山与河,而大禹则对应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大禹精神也就对应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性格。
  乐章开始便“开门见山”,用铜管刚劲、冷峻的音色刻画出“山”的形象。这里的声部运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三圆号演奏持续的长音,与之相应,第三小号也是由长时值音符构成的起伏不大的正波形线条,其音高构成(纯四度与小三度)都来自于主导核心。在这样的背景和铺垫下,第二、四圆号与第一、二小号奏出了“山”的主题,从音高上来看完全就是主导核心中那个下行的音调,只不过进行了节奏上的变化,并且每一次出现都伴以力度的渐强,加上小号与圆号声部节奏的错落有致,生动地刻画出群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的景象。
  就在“山”的主题第二遍呈示(上例的第四小节)时,弦乐声部流出了“水”的主题。为了刻画川流不息、奔流不止的“水”的形象,作曲家很自然地选用了流动感很强的三连音音型,并在整部作品的弦乐声部中贯穿始终。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贴切地刻画出“水波”的形象,而整体力度层次上的不断增强更给人一种水波一浪高过一浪的感觉。虽然音高材料比“山”的主题看起来要丰富得多,但其所有的基本元素却仍然全部来自于主导核心。每个声部进入时都以主导核心中两个连续上行的四度开始,它们与“山”的主题一起正好构成主导核心的完整形态。从此种意义上说,“山”和“水”从一开始便融为一体了。
  中间部分的合唱则以悠远的古曲风格开始,女高音声部的旋律也是由主导核心中的那些音程构成,旋法和节奏都十分单纯,给人以古朴、遥远之感,其余三个声部的同音反复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
  如果说第一乐章是山河的宏观形象,那么第二乐章就是山河的具体描绘。该乐章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表现的是以纤夫为代表的劳动者的艰辛生活,歌词先后采用了王建的《水夫谣》、刘禹锡的《松滋渡望峡中》和《竹枝词》的部分诗句:“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这段音乐中的合唱先是以船夫号子的形式出现,然后接以作曲家模仿西南民歌而创作的曲调。第二部分描写了大洪水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那股冷酷无情而又摧毁一切的力量,在交响乐的形式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高潮处人声以说话的方式念白居易诗中的句子:“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洋。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要求念唱声嘈杂一片,音高由低至高,由慌乱议论至惊恐大叫,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惊心动魄。第三部分在根本不可能抗拒的力量下,船夫号子再次响起,虽然微弱但却坚韧而又执拗地前进着……
  第三乐章是本作品极具创造性的一个乐章,其中所有的人声部分均为咏诵。咏诵的部分依据词的不同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中的诗句“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不尔民为鱼”。这是在经历灾难苦痛后对大禹和大禹精神的声声呼唤:
  
  这是一种独特的“音色”复调,局部有卡农的感觉,乐谱上的记号只有音的高低之分而无具体音高,利用人声的四种不同音色以及节奏的错位,加上演唱时四个声部所处方位的不同,造成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后一部分的词是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的“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重整山河的宏大气概,伟大领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在三峡工程中变为现实。这一部分咏诵的四个声部节奏变得有如劳动号子般整齐划一,而且始终持续在“ff”的力度层次上,具有十分强烈的震撼力。在前后两个部分之间,作曲家别出心裁地插入了一段截取自建国以来唯一一首水利建设者之歌的旋律,既作为前后两个部分的连接,又有点明三峡工程主题的意义。该乐章以一个很有特点的赋格段结束,气氛变得更为热烈,从材料和情绪上都为下一乐章声势浩大的再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四乐章是第一乐章不完整的再现,宏大的气势再次展现在听众面前。“山”和“水”的主题虽然依旧,但较之第一乐章力度更强。合唱歌词仍为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的诗句,但直接以“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疏河似剪纸,决壅如裂帛”开始,气势如虹,与第一乐章中的古曲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五乐章是一个“尾声”乐章,其意境来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合唱部分也选用了这几句作为歌词。今天的“大禹”们在长江上筑起了三峡大坝,这个伟大的工程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光荣与梦想,创造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该乐章的前三分之一是乐队部分的铺垫(人声以长音哼鸣参与其中),铜管、木管和人声始终演奏长线条的持续音,弦乐声部从长持续音陆续转为固定音型的不断反复,颤音琴与马林巴等色彩乐器也相继进入,这样的手法十分有效地营造出一种波光粼粼的平湖景象。在这种背景的烘托下,人声合唱以极弱的音量进入。这里的音乐感觉与第一乐章中的古朴式风格交相辉映,而且又多了几分庄严和崇高。在这样的结尾中,山与水、人与自然都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状态,这也正实现了作曲家在作品中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创作主旨。
  作品虽然有五个乐章,但由于第四乐章的再现以及第三、四、五乐章的不间断演奏,使其在整体结构上明显地体现出“套曲单章化”的特点。而在音乐内容的表达上整部作品也是浑然一体,犹如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和伟大精神。
  吴春福湖南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 于庆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