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复制 可复制的布艺小镇
 

复制 可复制的布艺小镇

发布时间:2018-12-27 04:50:05 影响了:

  那洲村离珠海市中心不算远,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那里有个叫“布艺小镇”的服装辅料市场,还有一些小纺织厂。2009年,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纺织厂纷纷倒闭,大量女工下岗,媚姐是其中之一。她对生计并没太多想法,一心带孩子,曾经让她颇为自豪的缝纫机闲置在角落里,灰尘渐厚,直到听到那串动人的敲门声。
  
  充满爱心的资源整合者
  
  应声入门的是几个笑容谦和的大学生,他们拿着学校开具的证明,说在做一个公益项目,希望帮助她提高家庭收入。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她重拾荒废许久的缝纫技能。
  媚姐心下狐疑: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要帮自己,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们?但是生性温和的她还是耐心地听大学生们讲述此行目的,最后还对他们所说的“布艺小镇”项目产生了兴趣,愿意试一试。
  这让大学生们长舒一口气。连日来,他们在那洲村挨家挨户敲门,已经不记得被拒绝多少次了。媚姐的态度,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布艺小镇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大学生们来自中山大学的赛扶团队,他们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创新公益实践,找到了那洲村,了解到当地下岗女工的状况,觉得妇女们所掌握的纺织、缝纫技能大有可为,完全可以将布艺小镇的布料利用起来,制作一些本子、相册、玩偶等手工品,销售出去,以此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于是,命名为“布艺小镇”的项目成型,顺利从中山大学赛扶团队得到了一笔启动资金。
  万事开头难,从媚姐开始,“布艺小镇”先后找到八九个下岗女工,为她们提供设计图样、原材料,建立销售渠道,最后再将所得利润按照工作量返还给妇女们。“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布艺小镇团队成员之一的许欢说,“我们还有意在过程中培养妇女们的管理经营能力,等她们对生产销售流程熟悉起来之后,团队就会退出,让她们自主运行。”
  布艺小镇其实是一个资源整合者,将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活态演示”给帮扶对象看,“输血”的同时,还在“造血”。在困顿中找寻出路
  参加各种创业竞赛是“布艺小镇”资金来源的一个主要渠道。2009年10月,“布艺小镇”闯入“联想青年创业大赛”全国十强,获得10万元的种子资金。“打比赛”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但是项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并没有销路。”据许欢介绍,产品销售情况不佳是项目遇上的最大难题。因为是手工制作,比较花时间,加上还有妇女们的计件收益,本子的卖价比机器生产的本子要高很多。项目的消费者是对精品有极大兴趣但消费能力不强的学生,大家普遍对手工本的价格望而却步。
  “于是我们开始大力宣传本子背后的公益目的,以此扩大销量。”许欢说,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经过认真思考、反复讨论,大家意识到问题也许出在设计上。”后来,项目成员主动联系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市创意青年会(MIX团队),由“专业设计师”设计的全新“布艺小镇”系列产品很快上市,终于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目前,布艺小镇的产品主要包括手工本、相册、暖手宝、玩偶、布艺花等,每件都缝着统一的LOGO,很“靓”,折射着小镇温暖、明媚的阳光。
  
  可以复制的模式
  
  队员们在设计项目模式的时候,就将可复制性融入到了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在更多的社区进行快速有效的推广,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短期。
  在采购环节,队员们经过比对,发现网购制作材料比在当地购买更加划算,所以大家细心在网上选择供货商,还手把手地教妇女们网购的方法。
  设计师出了新款式之后,项目组成员会将设计稿带到媚姐家。妇女们坐在一起,共同研讨产品如何制作,这样就充分考虑到了妇女本身的技能,避免了制作与设计之间的差距。时间久了,媚姐自己也开始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尝试设计一些产品,甚至会去书店找寻设计灵感。
  刚开始的时候,布艺小镇的产品主要以“寄卖”的形式出售。项目组成员分头行动寻找实体店,“游说”店主空出一小块地方给“布艺小镇”。除此之外,在校园特定节日,在广州和肇庆的迎春花市上,在牛津街的展销会上,都有布艺小镇的身影。这些资源慢慢积累,布艺小镇的销售渠道逐渐延伸到其他社区,更有利于项目的推广。
  在社会资源方面,布艺小镇目前在和广东省妇联合作“母亲大学培训中心”,希望扩大帮扶对象,并使相关培训更加专业化、系统化。
  走到今天,“布艺小镇”早已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学生公益项目,而发展为一个有深刻理念、成熟模式、可复制的创新公益项目。在那洲以外的地方,还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手艺资源,等待更多寻路者去挖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