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名枪别传_杨凌传里有枪
 

名枪别传_杨凌传里有枪

发布时间:2019-02-12 04:10:11 影响了:

  M14、G3还有AK47,这些都是享誉世界的一代名枪,也曾经是各国军人的第二生命。然而,随着小口径风潮的席卷全球,元论是M14、G3还是AK47,都已经不再是各个军事强国及武器装备较好的国家的标准单兵战斗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名枪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事实上,在世界各地的战场和射击场上,它们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
  
  解甲归田又从戎 从MINI14到MK14
  
  虽然一代天才尤金・斯通纳设计的M16自动步枪可说是开启了步枪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也使M16取代了M14步枪成为美军制式单兵战斗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M14的全盘否定。M14的射程和单发射击精度加上7.62毫米北约弹的威力,使其诸多改进型号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军装备数量最多的班组精确火力支援武器――“精确射手步枪”。某种程度上说,M16作为单兵武器的最大优势,无外乎采用了小口径枪弹和直枪托(直枪托其实也不是斯通纳的创造,二战时期设计的约翰逊卡宾枪就已经采用了这种与枪身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笔直枪托设计,只是该枪未量产装备,所以影响不大)。如果把这两项设计用到M14上,也可以把M14“变成”一支性能不逊色于M16的步枪。当然,M16不久就在美军单兵武器领域扎稳脚跟,这种尝试至少一开始只能在民用步枪领域进行。所幸在枪支文化浓厚的美国,枪械设计制造方面的事情几乎是只要理论上行得通,就会有人去实践。
  1974年,美国斯图姆・鲁格公司推出了M14的5.56毫米改进型――MINI14卡宾枪。最初的MINI14只是将半自动型M14早期型号按比例缩小并改成5.56毫米口径,主要针对广大喜欢M14的“外观和手感”却不能适应M14的重量以及7.62毫米北约弹后坐力的枪支爱好者。这种改动设计的成本很低,效果却立竿见影,MINI14卡宾枪迅速成为一款很受欢迎的民用步枪。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MINI14还发展出了包括全自动型号在内的多种改进型号,功能越来越多,外观也越来越时髦,比单纯的直枪托更先进。符合“人机工学”的多功能折叠枪托以及带有皮卡汀尼导轨的战术护木等各种新型套件(很多都是通用部件)不断地被集成到MINI14上,MINI14的外观和性能不断翻新,成长为一支性能和市场占有率足以和M16的民用型――AR系列步枪相抗衡的优秀民用步枪。
  或许正应验了那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名言,MINI14终于在本世纪初再次进入美国军方的视线。走上战场的MINI14,却又一次装上了当年M14的7.62毫米大威力弹。
  原来,M16使用的5.56毫米小口径步枪弹虽然有重量轻、后坐力小和停止作用好等优势,但也存在射程近、中距离射击精度和威力不足的缺点。在300米左右的距离上,5.56毫米M193或SS109步枪弹的精度和威力甚至不如AK47步枪使用的M1943式7.62毫米中间弹。在2001年阿富汗军事行动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这些问题被美军基层官兵多次提起。美国军方最初寄希望于最新研制的XM8步枪和配套的6.8毫米新子弹,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推广一种采用全新口径子弹的全新步枪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最终XM8步枪无果而终。6.8毫米子弹的发展也十分缓慢,于是美军再次想到了性能成熟、储备充分且威力十足的7.62毫米北约弹,以及它曾经的搭档之一――全自动型M14步枪。
  于是,MINI14再度披挂上阵,并被赋予Mk14的军用编号。Mk14重新选用了7.62毫米北约弹,弹容则减少为10发。虽然具有全自动射击能力,但由于弹容量太少和用短枪管(Mk14的枪管长度相比MINI14没有很大变化,因此依然是一支卡宾枪)全自动发射大威力弹对精度可能造成的影响,一般认为Mk14在实战中以半自动射击为主,全自动射击只在应急的情况下使用。从2006年起,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活动的部分美军特种作战单位已经装备了Mk14步枪。从目前可以掌握的资料看,在这些部队的步兵班(分队)中,全自动火力由Mk48轻机枪(比利时FN米尼米5.56毫米轻机枪的7.62毫米版本)提供,步枪手则使用Mk14,精确射手使用M14半自动精确射手步枪的最新型号M14DMR。全部使用7.62毫米北约弹大大提高了这些战斗班组所使用武器的中距离精度和杀伤力,而大量使用工程塑料、钛合金和铝合金等轻质材料也使这些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枪械的重量与小口径自动步枪相差无几。不过,从另一个视角看,这样的组合几乎等于又回到了二战末期和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军班组火力配置――步枪手的MI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手”(机枪手)的勃郎宁BAR“自动步枪”(轻机枪)。更有意思的是,Mk14与MI伽兰德、Mk48与勃郎宁BAR之间,前者有某种“血缘关系”,后者则都是比利时FN公司的杰作,半个世纪的轮回,历史仿佛在开一个玩笑……
  
  墙内开花墙外香HK33自动步枪及其他
  
  在7.62毫米作为北约制式口径的时代,德国HK公司开发的G3自动步枪被普遍认为是西方国家生产和装备的最优秀的自动步枪,在可靠性、火力、连发精度和携行性能等各方面,G3都要比同时代的另两支西方阵营普遍装备的自动步枪――全自动型M14和FAL更为出色。G3不仅是一支成功的自动步枪。还衍生出一系列颇有名气的变形枪,例如G3KA4卡宾枪、G3/SG1精确射手步枪以及精度更高的PSG-I/MSG-90半自动狙击步枪、HKII轻机枪、HK21E通用机枪等。随GSG9特种部队在摩加迪沙一战成名的MP5系列冲锋枪,也可以理解为由G3衍生而来的9毫米冲锋枪型号。此外,HK公司还生产过一种发射M1943式7.62毫米中间弹的HK32卡宾枪。当5.56毫米成为北约的新标准口径后,HK公司也很快地研制了相应的HK33小口径自动步枪。
  HK33是HK公司于1977年推出的5.56毫米小口径自动步枪,说穿了HK33就是G3的5.56毫米版本。由于G3的精度和人机功效本来就相当不错,换用后坐力更小的5.56毫米子弹后,HK33的性能自然更胜一筹。与G3一样,HK33也有众多的衍生型号,如HK33KEA3卡宾枪、HK33/SG1精确射手步枪、HK23通用机枪、HK53EA3/MC51超短卡宾枪,以及采用固定光学瞄准具(无机械瞄准具)的GR3E A2S步枪和采用与M16步枪通用的弹匣和类似M16A1的三角截面护木的G41A2步枪。
  客观地讲,HK33是一支成功的步枪,不过,该枪在德国却时运不济。HK33推出的初期,当时的西德军方高层的注意力完全被过于超前的4.6毫米无壳弹步枪所吸引,对于HK33的态度则几乎无视。 无壳弹流产后,西德军方在新步枪发展方面似乎有些犹豫,直到两德统一后的1993年,才正式确定采用HK公司新设计的G36自动步枪作为统一后的联邦德国国防军制式步枪,德军单兵战斗武器方才进入了5.56毫米时代。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G36并不比HK33更出色,甚至不如HK33,尤其是一度被推崇为“G36特色”的在提把上下各配置不同倍率固定光学瞄准镜的争议最大,以至于G36的出口型号都取消了这一设计。当然,我们承认G36也是一支性能出众的步枪,但是与早出现十多年的HK33相比,G36的性能至少没有明显优势。为了性能的些许提高(如果有提高的话)而消耗十年以上的时间是否值得,显然是件不好说的事情。
  HK33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是迄今为止引进的国家最多、军队用户最多、仿制型号最多的5.56毫米自动步枪。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都仿制了HK33,而几乎所有外购过5.56毫米自动步枪的国家都购买过HK33,美军“海豹”突击队也在越战中使用过HK33(可能属于特种部队的“自购装备”之一),我国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了一些HK33样枪,作为开发国产小口径步枪的参考。
  而对于那些具有较完善的轻武器生产能力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引进G3步枪的生产技术确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因为几乎无须再做设计工作,只要在原来的G3生产线上,将枪管口径改成5.56毫米并对弹匣及接口进行相应的改变,就能生产出“仿制型G33”;加装可折叠两脚架和并在枪托上加装贴腮板,就成了“仿制型G3/SG1”;如果有条件的话,改用加长的比赛级重枪管和设计更合理的两脚架,采用类似运动步枪的高档枪托,就是“仿制型PSG-1/MSG-90”:而将尺寸进一步缩小,改用9毫米手枪弹,就成了“仿制型MP5系列”……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建立了颇为全面的自产轻武器体系。
  
  家族纷生“AK47改战术步枪”与“AK47衍生型战术步枪”
  
  皮实可靠、火力强劲且结构简单、容易仿制,使得AK47成为了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被仿制最多的自动步枪,与之配套的M1943式7.62毫米中间弹也成为当今世界最容易获得的步枪子弹。于是,为了使弹药来源更方便,尤其是在当地获得弹药(无论是缴获还是从当地人手中购买),西方国家的特种部队和以EO军、“黑水公司”为代表的雇佣兵性质的保安公司“承包商”,都需要一种使用M1943弹以及AK47的配套弹匣以便就地取用、性能却要与他们平日惯用的M16/AR系列等欧美国家制造的步枪相似的战斗步枪。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美国推出了在M4的基础上改用M1943弹及AK47配套弹匣的SR47卡宾枪。不过,在这个特殊的人群中使用得最多的,却是形形色色的“AK47改战术步枪”。
  “AK47改战术步枪”并不是某一个型号的步枪,而是无数种并无正式名称的AK47及其衍生型步枪改进而成的“战术步枪”的统称,这些步枪的外形千姿百态,性能也各不相同。
  从现有的资料看,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生产的任何一种AK47或衍生型号(地下工厂造出来的土制AK不算)都可以改装成为“AK47改战术步枪”。改装的方法也很多,考究一点的换用欧美的枪械工厂为喜欢AK47的玩家开发的带有皮卡汀尼导轨的战术护木(AK47的制式护木由于设计的原因,不能安装光学瞄准具),就可以在护木上装时下流行的光学瞄准具、战术手电、小握把和两脚架(现在还有了可以“变身”成为两脚架的多功能小握把)或者枪挂榴弹发射器;当然也可以选择“简约”一些的,只要在机匣左侧装上光学瞄准镜导轨或者把表尺改成瞄准镜座,在护木上装个小握把和战术手电就可以了。至于弹匣,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很多原华约国家都生产了更轻便的AK47配套聚合物弹匣,甚至还有透明聚合物弹匣。枪托则更好办,直接把美式“人机工学”多功能折叠枪托装到AK47上,也没啥大问题。冷战结束后,大量的AK47及其衍生型号步枪流入市场,其规模丝毫不亚于苏联时代的大规模军援,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最容易获得的轻武器。而西方的枪械生产厂家也抓住“商机”不断推出各式各样、花色翻新的“AK47改战术套件”。于是,“AK47改战术步枪”也就成了活动在不稳定地区的特种部队和保安公司使用得最普遍的武器。
  在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原华约国家,因为AK47及M1943弹的库存量依然很大,士兵也用惯了AK47,因此这些国家的特种部队也使用“AK47改战术步枪”。甚至美国扶植的“伊拉克新军”中的“特种部队”,由于行头和家伙要和普通的“伊拉克新军”有所区别又玩不转复杂精密的AR系列步枪,于是经常穿着美式战斗服(虽然经常是不同款式的“混搭”),拿着“AK47改战术步枪”跟着美军到处转悠……
  而一些原华约国家在自动步枪小口径化的过程中,既未在处于华约阵营时引进生产AK74,后来倒向北约时也未引进西方步枪。就是在AK47的基础上,先将其口径改为5.45毫米,后又改为5.56毫米口径,并对弹匣和接口进行必要的修改。如果经费允许,再把塑料护木、光学瞄准镜导轨、透明聚合物弹匣、新型枪托等时髦玩意也装上去,于是,一款价格比西方造步枪便宜许多,性能却差不了多少的新式步枪就诞生了。波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就是这样实现其自动步枪的小口径化的。
  
  结语 轻武器设计中的“DIY”现象
  
  从这些多少显得另类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名枪后代”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在轻武器设计中,某些情况下可以在一种经典型号的基础上进行“电脑DIY”一样的修改。例如M14可以理解为M1伽兰德步枪和MI卡宾枪结合的产物,而MINI14由于使用5.56毫米子弹带来的体积减小,几乎就可说是5.56毫米的M1卡宾枪,Mk14则是MINI14向更大威力的回归;G3由于精度好且性能均衡,无论采用何种子弹,都是优秀的枪:AK47因为结构简单且性能均衡,所以不管改得如何面目全非,基本性能都不会受多少影响。
  说到底,轻武器还是结构简单的家伙。步枪的设计原理,从几十年前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而小口径可以带来重量和后坐力的减小、加长的重枪管可以带来精度的提高等“公理”,怎么用都不会犯错。在枪身上加加减减,普通人也完全能做到。正因如此,轻武器的世界才会这样的丰富多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