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智慧灵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项发明发现(二)】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智慧灵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项发明发现(二)】

发布时间:2019-02-16 04:27:38 影响了:

  编者按:   任何发明,如果它最终不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进步和改变,那么将势必不会真正称得上是有生命力的发明。反之,一项真正有生命力的创造或创新,则一定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早已经过“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
  本期我们为读者精挑细选的,正是这样10项与人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却又最容易被忽略到的非常值得感谢的发明发现――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我们身边,于点滴处改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拥有它们我们几乎可以毫不费力,但倘若一旦彻底失去它们,现代人的日子几乎不堪设想……
  
  第11项 纽扣
  
  世界上最早的纽扣,是在印度谷的摩亨佐・乔达罗发现的。在距今5000年前,人们发现了用贝壳雕琢成护身符的办法,上面通常都穿了两个孔,很可能就是当作纽扣用的。
  可也有人说,用于衣服上的纽扣是由罗马人发明的;而用小木棍和绳套相扣的纽扣,是由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近东人发明的。不过,人们一致认为,中世纪以前的纽扣,主要是起装饰作用的。
  从中世纪起,人们不仅用它来作装饰,更重要的是用来固定衣服。对法语中的bouton(纽扣)作词源学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知道纽扣是怎样制作的。该词来源于bouter,原来是用来描述书籍封皮、金属器皿和刺绣上的装饰的,后来才有了“固定”的意思。
  14世纪以后,纽扣用贵重金属、水晶和玻璃之类的东西做成,多为妇女所使用,从肘部一直扣到袖口。中国的情况大致也差不多。但只有那些上流社会的人,才会使用那些精美而昂贵的扣子。有人说,它是一种非官方的地位标记。至于普通的百姓,用的则是布条拧成结的布扣子。
  18世纪伯明翰成了英国纽扣制作中心。机械化生产使纽口产量成倍增加,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纽扣大多是用薄金属板冲压而成的,有的还在纽扣背面焊上穿线孔。
  1807年,丹麦人桑德斯完善了制作纽扣的方法,他用机械把两个金属圆片扣在一起。1825年,他的儿子用帆布凸出背面取代了金属背面。在与镀金纽扣的竞争中,这种包起来的纽扣占了上风。
  19世纪以后,出现了用软化的牛蹄制作的便宜的角质纽扣,这无疑是纽扣制作中一项重要的革新。而在塑料用作材料以后,它就越发变得很普通和不值钱了。
  
  第12项 拉链
  
  拉链历史不长,它的出现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事。在这之前,中欧一些地方的人们试图用带、钩和环的办法来取代纽扣和蝴蝶结。
  说起来,使用拉链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鞋带的问题。
  拉链是由美国人怀特卡姆・尤德森发明的。他是一位工程师,主要从事研制由压缩空气驱动的有轨系统,可一直没有成功。1893年,他在接合件设计中,用一个布条上的一系列金属拉钩,与另一个布条上的金属锁眼连接。不久,这个“滑动锁紧装置”的设想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的最初雏形。
  后来,这个设想被一位叫路易斯・沃克的企业家所采纳,他还专门创建了自动拉链公司。1905年,沃克又注册了“C-curity”拉链商标。这种拉链首先用在高统靴上,但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它既不可靠,又不容易制作,很容易松开而使人难堪。
  1913年,沃克公司中来了一位新雇员――瑞典人盖登・桑巴克。他对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加以改进,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而锁齿有一个小型的钩,能与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的孔眼匹配。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拉链诞生了。
  1918年,拉链最先用于军装。在民间的推广则比较晚,直到20世纪30年代,妇女们才开始慢慢接受,以用来代替服装的纽扣。
  拉链之名最早出现于1926年。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说家,在一次推广拉链样品的工作午餐会上说:“一拉,它就开了!再一拉,它就关了!”这些话很简明地概括了拉链的特点,“拉链”一词于是流行开来。
  与过去最大不同的是,今天的拉链绝大部分是塑料质地的。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尼龙拉链。
  
  第13项 伞
  
  伞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
  有人说,在与蚩尤的涿鹿大战中,黄帝受到盛开的鲜花的启发,做成了倒扣状的华盖。这是一种特别的伞,形制比较大,是帝王,贵族和高官的专用伞,表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
  有人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舜帝用伞得以逃生的故事。还有人说,鲁班在野外工作,雨雪天总是淋湿全身,妻子云氏心疼他,就绐他做了一样遮雨的东西。她把竹子劈成许多细条,在细竹条上蒙上兽皮,外形就像一座亭子,收拢起来像一根棍子,张开来像一个锅盖。
  从结构上看,伞由伞骨和伞面构成。制作伞骨的材料,一般是竹、木,金属,而它的面料和功能变化较大。最早的伞面,可能是树叶和羽毛,后来有兽皮、丝绸,油纸、布、油布、化纤、尼龙和塑料。
  古代的帝王、贵族和高官,使用伞除了防雨和遮阳外,更重要的是表示一种身份。按照等级的不同,分别用不同的规格、形制和颜色的伞。至于老百姓,当然只能用普通的纸伞。因为他们是最讲实际的,除了防雨和遮阳,伞对他们再无别用。当然,今天对女性而言,伞多少还有装饰和点缀的作用。
  到了唐朝,伞传入日本,尤其受到妇女欢迎。在重大的节日里,她们身穿和服,手里总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把团扇,一把阳伞。
  伞在欧洲出现得很晚。直到12世纪,在英语的词汇里,才有“伞”这个词。早先是遮阳伞。18世纪30年代,在法国巴黎出现用油布做成的雨伞。英国的第一把雨伞,是由中国带去的。1747年,一个叫汉威的慈善家,到中国来旅行,雨天里见人们打一把伞在头顶上,越来越觉得它既适用,又便利。后来,他捎带了一把中国伞回国,在伦敦引起轰动。打这以后,伞就在多雨的英国迅速流行起来。
  大约在19世纪初,伞在全世界普及开来。
  
  第14项 剃须刀
  
  古时候的剃须刀,多是用燧石,青铜和黄金制成的。1800年前,丹麦人最早使用铁制造剃须刀。1680年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叫“割喉”的钢片剃须刀。
  在剃须刀的发展史上,美国人吉雷特有很大的贡献。
  1895年,他从用了就扔的瓶盖的发明者佩因特的一句话中受到启发: “在你发明某种东西时,为什么不让它用一次就扔掉呢?这样顾客又会回来买。”一天早上,吉雷特起身刮胡子,发现剃须刀的刀刃正适合这种构想。他想:剃须刀有用的部分只是刀刃,为什么不做一个钢的东西,把刀刃安在上面呢?为什么不做一个钢片,用夹子夹起来,用过就扔了呢?
  但如何提高剃须刀的安全性,使人们刮胡子时不再流血这一点,吉雷特还是没有想到,而之前别人已经想到这一点了。1771年,一个叫佩雷特的人发明 了一种扁平的剃须刀,只有刀刃能接触皮肤。1828年,另一个叫谢菲尔德的人,又发明了一种沿刀刃有保护的剃刀。这些发明对吉雷特都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鼓励。为了实现愿望,他苦苦奋斗了6年。可是专家们说,没有哪家制造商能生产出足够薄、足够硬、足够平、足够快和足够便宜的刀片。
  1901年,一个有创造性的机械师尼克森,在他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随后,他们成立了美国保安剃刀公司,还申请了专利。1903年,保安剃刀推向市场,很快打开了销路。可替换的刀片既便宜又方便,刮胡子于是成了一种时尚。
  剃须刀的下一个变革,是美国退伍军官希克中校倡导的。1928年,他发明了电动剃须刀。这种剃须刀装有小电动机,小电机来回推动防护罩后面的一排刀片。3年后它被推向市场,售价25美元。大受人们的欢迎。1960年,美国的雷明登公司,制成了第一把用干电池的剃刀。至此,电动剃须刀与吉雷特高质量的手动剃须刀,同时风行于全球。
  
  第15项 洗衣机
  
  早先,洗衣服的方法很简单,要么用手搓擦,要么用棒槌打,还有就是把衣服放在桶里,用捣衣杵搅动。
  1782年,英国家具商西格尔设计出一种原始的洗衣机。它是在六角形木桶内,装置一个用木条制成的笼子;笼子两端有个支点,可用摇柄转动。但它用起来太麻烦,注水、倒水要用手,还要花很多功夫才能把衣服漂洗干净。
  湿衣服晾晒之前,要先放在手转绞扭器的两个木滚筒之间压干。床单、桌布之类的大件织物晾干后通常要折叠起来,卷绕在木滚筒上,用一个内装石子的六尺长木盒轧平,轧压盒靠摇动手柄在滚筒上来回移动。至于小件衣物,人们就用熨斗熨平。洗涤、晾晒、轧平、熨烫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家务,耗费了人们很多精力。
  1858年,美国人史米斯制成了机械化的洗衣桶和捣衣杵。它是个竖立的木桶,通过用手摇曲柄转动桶里的捣衣杵。后来,他又添加了一个回动齿轮,使捣衣杵能够前后转动。
  19世纪60年代,在英国出现了铸铁洗衣锅,下面用煤气炉烧水,但衣物必须用捣衣杵搅动。到1884年,又出现内有卧式转筒的洗衣桶,用曲柄转动。不过,它仍然要用手注水和倒水。不久,布雷德福兹、莫顿先后研制成功了旋转脱水机和蒸汽洗衣机。
  1906年,芝加哥人费歇设计了第一台电动洗衣机。它用发动机驱动一个卧式转筒。1924年,纽约州赛维奇武器公司制成了一种电动洗衣甩干两用机。洗衣时,把桶倾斜450,和一个慢转齿轮啮合;然后把装满湿衣物的桶提起,竖放在另一条快转驱动轴上,把水甩掉。这与今天流行的洗衣机已大体一样了。
  到了40年代后期,美国厂家开始制造自动洗衣机,这种洗衣机同时附有电热水器和水泵。50年代初期,又推出转筒式烘干机,即通过向转筒吹入热空气,把衣物烘干。
  现在,又有了全自动洗衣烘干机,衣服的浸、洗、冲、甩、烘、全部由电子计时开关以及监测速度和温度的感应器来控制,放入衣物,按下开关,就能自动操作,不必照料,但售价较高。到此,洗衣机总算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了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帮手。
  
  第16项 冰箱
  
  在《周礼》一书中,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它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里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这很可能就是“冰箱”的鼻祖。
  有趣的是,《吴越春秋》上说:“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所说的“冰厨”,是一问放有冰块。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房子,相当于今天的冷库。勾践是春秋时越国的国王,“冰厨”成了他在夏季里吃饭、睡觉的地方,实际可以看作是带空调的房间。明代黄省曾在《鱼经》中写道:渔民常把一种鳓鱼“以冰养之”,然后运到远处销售,可以保持新鲜,这就叫做“冰鲜”。可以想见,当时冷藏食物是比较普遍的。
  在古代罗马,皇帝和贵族让奴隶从高山上把冰搬运回来,藏在地下冰库里,供冰镇牛奶和酒之用。
  18世纪末以来,欧洲各国城市人口激增,不得不从远处贩运食物,长途运输中的食物保鲜,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822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氨、二氧化碳之类气体在高压下会变成液体,压力降低后又恢复为气体。人们还发现,液体在变成气体的过程中能带走热量,降低温度。1873年,德国化学家林德研制出利用氨的冷冻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对氨加压使之液化,让液氨从小孔喷出重新气化,大量吸热使温度下降,然后回收氨气,再度加压使之液化。
  最早的家庭用电冰箱“多米勒”,于1913年在美国的芝加哥投入市场。
  1923年,瑞典人布拉廷和明达采用冷冻机的原理,发明了电冰箱。1930年,美国人率先以氟利昂代替液氨作为冷冻液,成批生产电冰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贮存和运输军粮,冷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后,食品工业和食品市场变化惊人,冷冻食品的消费量猛增,电冰箱日益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不过,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产生有害影响。所以,代之而起的,将会是更符合环保要求的冰箱。
  
  第17项 眼镜
  
  据说,古罗马的尼禄皇帝在竞技场看表演时,经常会把一颗有弧形刻面的钻石拿起来放在一只眼睛的前面,这很可能是在利用凹面来纠正近视。这说明了那时的人们很可能已经懂得用透明的物体来增强视力。
  人类最先把透镜紧贴在眼睛前面来看东西,大致是在13世纪末叶。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对透镜的发明者、发明的时间和地点,几乎一无所知。据说,发明者是一个装玻璃的工人,他的工作是制作窗户上的装饰品和玻璃圆盘。
  在中国,有人说眼镜是“舶来品”,大约是在明代由国外传入。直到清朝,人们才把眼镜视为珍贵的宝物,只有皇室的人才能享用。皇帝偶尔也把它当作御赐之物,赏给那些亲近的有功大臣。
  不过,在江苏扬州甘泉山的刘荆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只小巧玲珑的水晶放大镜。它是一片圆形的水晶凸镜,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内,能将非常小的东西放大四五倍。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可见在东汉初年,中国的造镜技术和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南宋,一个管监狱的小吏史沆发明了成型的眼镜。眼镜的外形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它是用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之类的材料制成的。当时,人们把佩戴眼镜看作是一种尊严的象征。制作镜框的玳瑁是一种珍贵的动物,而透镜的制作材料又是稀有的宝石,价格十分昂贵。所以,那时的人们佩戴眼镜,并不是为了增强视力,而是为了在人前显示富贵。   13世纪末,那位大名鼎鼎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那本著名的《马克・波罗游记》中,也曾记录下了一些中国老年人佩戴眼镜阅读图书的事情。可见在那时候,眼镜在中国已经是多么普遍了。
  考古学家一次又一次从明朝以前的坟墓中发掘出来的成型眼镜,是中国早已有眼镜的有力实物例证。所有这些,表明了眼镜真正的故乡就是中国。
  第18项 熨斗
  
  传统的火熨斗,是现代电熨斗的前身。早在公元前后的汉代,它就由中国人发明出来了。
  关于“熨斗”这个名称,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取象征北斗的意思。《说文解字》一书说:“斗,象形有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斗有柄者,盖北斗。”二是熨斗的外形像一只斗。当然,有的熨斗是圆形的,样子很像一只带长柄的小平底锅。
  古时候,人们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等熨斗底部热得发烫了,就用它来熨衣服。所以,它又叫“火斗”。还有一种用铜铸的熨斗,制作非常精致。所以,它又叫“金斗”。这后者自然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那些富贵人家才有的。
  汉魏之际出现了青铜熨斗,有的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可见,中国人早已懂得了熨斗的用途。晋代的《杜预集》上说:“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可见,到了晋代,熨斗已经成了民间的家庭用具。
  在18世纪的欧洲,棉质衣服大量生产,熨斗的使用逐渐普遍起来。当时流行的主要是实心的铁熨斗,通常是两个轮换使用:一个熨衣服,一个继续加热。荷兰裁缝已开始使用空心的盒式大熨斗,与中国传统的熨斗用火炭加热不同,它是把烧红的铁板放进熨斗里加热。1738年,英国兰开夏郡的铁器制造商威尔金森,申请了这种熨斗的专利权。
  后来,中国的那种带烟囱的盒式熨斗传八欧洲。直到20世纪60年代,欧洲还在大量生产这种熨斗,销往那些没有电力的偏僻地区。
  现在的电熨斗,是1882年由美国人亨利 西里在纽约发明的。但很长一段时间,因电还没有进入普通家庭而无法得到推广使用。直到1924年,第一个实用的电熨斗才被美国人吉茨夫・米尔研制成功。1926年,蒸汽电熨斗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1932年,出现了调温电熨斗。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又问世了。
  
  第19项 微波炉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做饭成了一个大问题。人们主要有两个愿望,一是要快,二是要干净。微波炉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这些要求。它除了快捷、方便外,还可免除烟熏火烤之苦。
  微波烹调,是人类发明取火方法以来出现的第一项全新的烹调技术。因为它根本就不用火――不论是直接用火,还是间接用火。
  微波烹调是利用电磁波冲击的原理。这种电磁波的波长12厘米,频率为每秒2450兆周。微波引起食物内的分子运动,使分子轴随电场旋转和排列,产生热量,水分子在剧烈运动中,因摩擦而发热,从而就把食物“煮”熟和“烤”熟了。
  产生微波能的电子管叫磁控管,是英国的兰德尔爵士和布特博士于1940年研制出来的。
  起初,这是伯明翰大学一个实验小组的研制项目,原本不是要搞什么烹调,而是要对付纳粹德国。因为英国的军用雷达需要“谐振腔磁控管”――这是一种能产生超短电磁波的装置。
  而第一个微波炉,是美国的雷西昂公司制造的。1953年,他们又取得了“高频绝缘加热器”的专利,它实际上是一种微波烘炉。60年代后期,美国生产出了家庭小型微波烘炉。
  从那以后,微波炉的使用迅速推广,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它主要是用来热熟食。微波无规律地弥散,含有水分子的东西会迅速加热,因而烹制的时间大为缩短,像马铃薯只需4分钟即可烤熟。
  微波烹调,采取的是热空气的循环方式,用它做出的食物,与用传统方法做出的食物相比,外观上看起来不太一样,在口感上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大概就是有人不大欢迎这种炉子的原因。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无疑是今后微波炉研制的艰巨任务。
  
  第20项 抽水马桶
  
  关于抽水马桶的想法,早在16世纪末就有了。
  1597年,伊丽莎白女王的教子哈林顿爵士,发表了一个题为《阿加克斯》的小册子,书中描述了一个带阀门的抽水马桶的工作情况。1589年,他试修了一个抽水马桶,与储水池相连,装在巴兹附近他的宅邸里。他还建议每天冲一两次厕所。结果证明非常成功。有意思的是,在16世纪,“阿加克斯”是抽水马桶一词的双关语。
  抽水马桶出现虽早,但只是到了排水系统完备后,它才在各个城市普及开来。
  1775年,伦敦钟表匠克明斯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抽水马桶。马桶上方有一个水箱,一拉手柄,水箱里的阀门就被打开,水则随之流下。手柄同时还会打开一个滑阀,从而把金属马桶里的粪便冲入粪坑。1778年,一个叫布拉玛的伦敦家具匠,又改良了抽水马桶,装上了一种更好的阀门。从此,室内又清洁、又舒服、又隐蔽的抽水马桶,还有那些室外的公共厕所,消除了人们那种紧张和不舒服的感觉,也消除了人们可利用来开玩笑的因素。
  19世纪中叶以来,抽水马桶又装置了浮球阀,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1870年,英国陶瓷工匠泰福德,设计出一种整体式陶瓷马俑。它的成本比金属马桶低,有一条蛇形排水管,管内有水,可以堵住阴沟里的臭气。
  1889年,英国水管工人博斯特尔发明了更先进的“冲洗式”抽水马桶。所用的阀门和杠杆比以前少,所需的水压也低得多,一拉链子,水就从上面的两加仑铸铁水箱冲下来,能把马桶冲得干干净净。水箱里的水位降低后,浮球阀自动打开,屋顶水箱里的水就把水箱重新灌满。时至今日,流行的还是这种“冲洗式”抽水马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