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物价上涨将现新变化 物价上涨指数
 

物价上涨将现新变化 物价上涨指数

发布时间:2019-02-18 03:52:02 影响了:

  通胀的阴霾依然笼罩大地,以农产品价格为主的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态势仍在持续。与以前相比,这一轮物价上涨有何特点?物价上涨的峰值何时出现?对物价上涨势头如何应对治理?就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过量流动性追逐商品呈现新特点
  
  记者:本轮物价上涨与以往物价上涨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主要根源是什么?
  刘世锦:通货膨胀最终都是货币现象。过量流动性流向何处以及如何影响价格走势,是判断当前物价形势的重要问题。
  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相比,我国经济生活中已经发生了两个具有长期意义的重要变化。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期普遍存在的短缺现象不复存在,绝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已成为常态,由商品供给不足引发的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已经少见。二是在商品市场的旁边,已经逐步成长起包括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内的资产市场,整体经济的资本化程度明显提高,资本品往往先于一般商品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对货币有着较强的吸纳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过量流动性将同时面对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而且资产市场往往先于商品市场做出反应,呈现先股市、后房市、再一般商品的顺序。以狭义货币(M1)的冲击为例,股价一般在当月就做出反应,而房价一般滞后6个月,CPI和PPI则要滞后10个月左右。
  记者:过量流动性对商品的追逐呈现什么特点?
  刘世锦:在商品市场,过量流动性则由过去主要追逐供不应求的商品,转为追逐需求稳定、但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的物品,主要是具有不可再生、不易移动性质,与土地等自然资源关联性较高的物品,通俗地说,就是“接地气”的物品,如地下埋藏的石油、煤炭、铁矿石、黄金,地上盖的房屋,地上种的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产品等。这些物品的共性是,或者资源储量有限,或者生产周期较长,或者技术进步潜力较小,总之,劳动生产率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
  概括地说,物品涨价的目标,已经由“供给不足指向”,转到“劳动生产率上升缓慢指向”。观察和分析物价走势,应主要关注与劳动生产率上升较慢相关的“结构性涨价”。就CPI来说,主要是食品、居住等价格;就PPI来说,主要是能源和其他资源产品。
  
  CPI峰值有望在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出现
  
  记者:去年11月CPI达到5.1%,全年CPI同比上涨3.3%。请问未来CPI走势如何?
  刘世锦:近期有几个因素会对物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一是食品和居住对CPI的拉动趋稳。在我国CPI的八大类构成中,波动最大的食品和居住两类权重分别为33%和15%。今年前11个月,食品和居住对CPI上涨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0.7%和20.5%,合计达到91.2%。11月份CPI的5.1个点中,这二者就拉动了4.8个点。随着近期一系列控制蔬菜、粮食价格政策的落实,且猪肉价格总体平稳,猪粮比处于6.7左右的健康水平,预计食品价格涨势将逐步趋稳。历史上看,只要食品价格涨幅不超过13%,目前为11.7%,CPI超过5.5%的可能就不大。居住类价格中,水、电、燃料涨幅已经有所回落,房租价格增速达到2002年以来最高,建房及装修材料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受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涨幅不会太大,预计居住类价格也将逐步趋稳。
  二是CPI已经接近“峰值期”。自从我国发布狭义货币统计数据以来,M1与CPI之间一直具有相对稳定走势关系,M1平均领先CPI约10个月左右。本轮M1峰值已经在2010年1月出现,预计CPI的峰值短期也将出现。参照历史经验,虽然具体月份可能有所偏差,应该说CPI已逐渐步入“峰值期”。
  三是增长预期不支持明年过高的物价上涨。货币供应增加是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其往往只影响CPI的走势,并不能单独决定CPI的幅度。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验显示,当货币供应明显增加,且经济增长明显高于潜在增长率时,才会发生明显通胀。预计2011年的经济增速总体会约低于2010年,约为9%左右,略低于潜在增长率,不应成为通胀的助推因素。
  四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使峰值有所抬高。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正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上半年对全国的抽样调查,农民工平均月收入达到1720元,比2007年高出660元,平均增速达到17.5%,这将直接给CPI增加1个点左右的压力。
  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考虑美元走势、热钱影响和国际价格形势,在货币政策稳中偏紧、不出现通胀预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本轮物价峰值将可能在2011年第一季度或上半年出现,而且峰值可控制在6%之内,下半年虽会有所波动,但全年有望将物价控制在4.2%左右。
  
  多管齐下应对物价上涨
  
  记者:针对上述情况,2011年应该如何治理通胀?
  刘世锦:当前物价形势相当严峻,须高度重视。与以往几轮货币扩张相比,这次收紧的时间比较靠前。在四季度物价上涨加速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平稳度过这轮物价上涨的“峰值期”。
  一是仍要重视引导通胀预期。在物价上涨加快、但尚未失控情况下,管好预期尤为重要。应着重向公众说明: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供给充裕,不再可能出现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物资短缺而物价高涨的现象。同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揭露打击某些过度投机行为,说明供求真相。
  二是合理分流过量资金。资产市场与商品市场并存,诸多领域和产业依然较大的增长潜力,都为分流过量资金、减轻物价上涨压力提供了选择空间。在股市、房市、商品市场之间,可在保障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适度活跃证券市场,加强其吸纳和转化资金功能,重点增加对优质企业的资金支持。
  三是减轻新增涨价压力。由于基数原因,今年上半年CPI受翘尾因素影响较大,要特别重视对潜在新增涨价因素进行前期干预。应加大政策支持,稳定粮食生产,充分发挥国家粮食储备的调节作用。做好市场引导,确保猪肉供求总体平衡,防止猪肉涨价对CPI形成新的压力。切实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继续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防止今年下半年房价出现明显反弹。把握好水、电、燃气等价格改革和调整的时机,避免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同时推高物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