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0:28 影响了:

  长期以来,合唱都是普通中小学校学生集体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合唱团或兴趣活动小组,它们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和接受艺术熏陶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合唱训练,学习歌唱方法,学习乐谱视唱,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相互倾听能力,是集体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合唱训练的形式基本一成不变:一个指挥、一台钢琴和一帮学生。由于学生的识谱能力有限,排练效率不高,尤其是在刚开始的识谱练习阶段,一个声部在练习的时候其他声部就要“休息静养”。在进入合练的时候,由于学生的音高感、音准性不强,各声部就开始“打架”,尤其是中声部,经常充当“墙头草”,导致声部混乱的场面。即使钢琴教师能同时演奏2个声部的旋律,那么3个、4个声部呢?钢琴教师往往难以驾驭,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时,迫切需要强有力地音准保证。教师分身乏术,排练时的辛苦可想而知。我们尝试寻求数字化接口(MIDI)技术的帮助,开始把MIDI技术运用于合唱排练中,使这些难题得到解决,合唱排练效率得到提高,让传统的合唱训练充满新的生命力。
  一、MIDI技术运用于合唱排练的优势
  1.MIDI技术的介入,有助于学生利用点滴时间练习
  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很紧张,合唱团用于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目前我们常常只能利用中午、课后的宝贵时间。即便如此,还得和一些爱补课的主科教师“抢”时间、“抢”学生。要想让孩子更有效地进行合唱训练,就得动脑筋、想办法。
  MIDI技术的引入就能很好地解决合唱训练中的这些问题。教师提前用电脑把合唱曲目的各个声部分轨录入。录制完成后,可生成各种音频格式,或者刻录成CD光盘,以满足不同排练场合的播放需求。比如音乐教室,如果有电脑多媒体系统,就直接存成MIDI格式,把文件分别保存为女高、男高、女低、男低、女高+女低、男高+男低……按照曲子声部或者教师排练风格随意组合。在合唱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按照合唱排练进程跟着MIDI音乐练习识谱。可以先分声部让学生跟着电脑音乐视唱练习,然后再跟着MIDI音乐合唱。在制作时,每个声部最好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演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辨自己的声部。我们在排练合唱曲目《编花篮》《花蛤蟆》时还让学生把文件拷回家,用自己的Mp3等音乐播放器随时练习,鼓励孩子利用空闲时间多聆听、多练习。既调节神经又熟悉谱子,强化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这样就把合唱训练拓展到了课外、校外,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可以学习歌曲。在各声部的学生熟悉自己的旋律后,再播放2个声部的音乐进行干扰训练,然后拓展为3个、4个声部。如此,在下次集中排练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对声部的熟悉程度让人吃惊并惊喜。
  2.MIDI技术的介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视唱能力
  学生的视唱能力一直是音乐教育的难点,学生对谱子的学习,从小学到中学都在进行。可是令人沮丧的是,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音乐教育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的视唱能力让人失望。据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学生音乐能力抽测显示,普通中小学学生中能独立并准确视唱乐谱的学生不足10%,而且主要集中在从小学习乐器的学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许多音乐教师都在研究。笔者下面的尝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参考。
  在合唱训练的同时,可以在演示乐曲时顺便教学生如何使用MIDI软件,告诉他们如何用鼠标输入谱子,如何设置音轨,如何选择乐器音色,如何设置乐谱标记等。鼓励学生把软件拷回家,尝试“玩”音乐。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年龄段,他们肯于尝试,敢于动手,先让他们尝试把乐谱输入电脑,在输入谱子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在节拍数设定的情况下,小节内的音乐节奏一定不能错。输错了的地方,通过聆听,可听辨出节奏的不同,这样多录入几首歌曲,他们基本能较熟练地掌握音符各种时值。学生在录入乐谱、修改音符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音响的实时效果,任何音符的变化都会引起音效的不同,这样他们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谱子做视唱练习,或者在心里默念音符。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音准感、音高听辨感就会逐渐灵敏起来,对音程的把握就会逐渐准确起来。只要引导学生逐渐坚持下去,就会发现他们的视唱能力在和MIDI交互的同时有了很大的提升。
  3.MIDI技术的介入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音乐课程没有中高考压力,这便于我们做出其他考试压力大的学科所不敢轻易进行的尝试。
  在MIDI介入学生合唱音乐活动后,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基本乐理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抄录乐谱的速度越来越快,错误率越来越低,在抄录乐谱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揭开了乐谱的神秘面纱。他们发现谱子上的音乐变得简单起来,有时候他们会顽皮地故意把音符拉错位,用这种形式来“变奏”音乐,使音乐变得不同寻常。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生不满足于“改编”和“变奏”,逐渐尝试用MIDI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一些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过来请教师帮助修改。我们发现学生作品普遍成人化,他们喜欢模仿自己熟悉的流行音乐来创作作品,填上自己创编的歌词。这些作品好不好听并不重要,保护学生的兴趣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音乐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创作,尊重学生的创作灵感,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把学生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在指导学生修改作品中的常识性错误后,我们通常会把学生的作品推荐给其他学生,其中旋律比较流畅的作品,我们还会让合唱队的学生用来做发声练习曲目演唱。这让创作者受到极大的鼓舞,“自我实现”得到满足,同时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个不小的“刺激”。这样,逐渐在合唱队的学生中形成一股MIDI音乐风潮。当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邀请家长和教师一起给他们举办个创作音乐会,相信一定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不要忽视这样的创作活动,也许正是这样的创作活动,让创新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孩子终身受益。我们不敢肯定他们中会不会有人成为著名音乐制作人,但是当这股敢于创作、敢于创新的清风吹拂开去,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在学生的人生中结出意料不到的硕果。
  二、MIDI技术运用于合唱排练的副作用
  将现代MIDI技术服务于音乐艺术,我们收益颇丰。不过在整合MIDI和合唱排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潜在的“副作用”。
  1.易造成声部混乱
  在初学歌曲阶段,学生跟着MIDI学唱,学习效率很高,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对MIDI的依赖性。离开MIDI的帮助,在各声部合练时,学生失去声音的参考系,出现声部混乱现象。MIDI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音高、节奏的问题,但更要避免过度依赖它的情况,要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视唱的能力。
  2.缺乏情感
  MIDI音乐的音高、节奏、速度的精准性不容置疑,但恰恰因为它是电脑演奏出的精准音乐,导致它存在最致命的弱点—缺乏情感。它不能感性地表达出喜、怒、哀、乐,不能唱出活泼的跳音或连贯抒情的乐句。学生在对音乐作品不熟悉、不理解的情况下,可以借助MIDI来学习和训练。一旦能熟练地演唱,就要舍弃MIDI,由钢琴教师的伴奏和指挥的手势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歌曲的感情。
  三、结束语
  MIDI音乐在合唱训练中更适合于前期声部学习阶段的使用。当学生熟悉了自己的声部,就应该果断地抛开MIDI音乐的支撑,换成更为感性的钢琴伴奏来追求合唱艺术的更高境界。技术从来都不是万能的,MIDI技术也是一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终不能靠科学的计算来完成音乐情感的表达。把MIDI技术应用于合唱排练,一定要注意恰当使用,巧妙整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我们的智慧让技术和艺术达到美妙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07/29/content_1667143.htm.
  (本栏责任编辑/金彩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