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潘石屹:创新是精神的进步_潘石屹soho中文怎么读
 

潘石屹:创新是精神的进步_潘石屹soho中文怎么读

发布时间:2019-07-01 04:06:43 影响了:

  潘石屹,196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农村,其父“右派”被摘帽后搬往县城。1984年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后分配至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三年后辞职“下海”前往广东,后来在海南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挣得“第一桶金”,从此开始商业生涯,取得很大成功。但潘石屹的名气在商界之外,他对待生活与事业的达观、机变与坦率,也使他成为一个公众典范、媒体红人。在这个活生生的“苦孩子”奋斗成功者的眼中,创新正是值得让他用一生去寻找的理想。本期我们将聆听他对创新的思考和见解。
  创新是一种精神进步
  创新是一个颇受关注的时髦名词,几乎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谈创新,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谁都离不开自己的产品。说句实在的,大家在谈论的自主创新,我有点不太理解。我不知道自主创新是不是就是每一个公司、每一个行业在内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如果是这样,那实际上创新是很难的。我认为,创新是发现一个全新的领域,常常是在那些跨行业的区域和没人关注的领域才会有新的天地。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只关心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创新就会非常困难。
  我想象中的企业创新,首先要将视野投放到人类广阔的生活需求中,还要以人类的精神进步为前提。创新最可怕的敌人是不能从根本上以精神的进步为前提,因为只有精神进步才能发现和创造美好,没有精神进步,创新就变成一句空话,所谓的创新产品也就是一些外表新奇却没有实际意义的花架子。更可怕的是,如果这句空话不幸又被某些急功近利的人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那么大家就可能会走到创新的反面。
  我认为人的精神是可以得到启示的,而带来这种启示的钥匙有时可能是一本书,有时是与某人的一次谈话,或者是一件事,又或者是一幅艺术作品,是一首诗,再或是一个小故事。在禅宗中,这种启示可能是出其不意地大喊一声,或是打你一拳,或是扫地的时候一粒小石子撞到竹子上发出的声音等。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特定的状态下,这些事件与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人的精神就得到了启示。无论如何,任何启示都是个人发自内心的活动,与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旁人的经验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别人用一种办法得到了启示,对你来说就不一定行得通。
  创新实质上是精神的进步,我认为创新值得我用一生去寻找,这也是我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心路历程。同样,把企业当成一个人,那么也将走着这条必由之路。
  互联网加快了创新的步伐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近十年、二十年的变化是最巨大的,远远超过了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变化。我想这些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最初是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紧接着出现了搜索引擎,之后就出现了博客和微博,似乎要把一个长达上千年的变化浓缩到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实现,这是一种在技术的深刻影响下出现的变化趋势。另一个趋势是,中国几百年来的封建主义,在闭关自守中错过了很多机会,当西方进行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时,中国还是封建帝国,错过了这些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幸好,改革开放后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在全世界创造了奇迹,这正是被压抑了几百年后迸发出来的力量和速度,是一个之前谁也无法想象,但现在却让大家耳濡目染并亲身经历的奇迹。这两种趋势的叠加就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现状。
  很多人以为财富的积累可以让更多的人幸福、快乐并且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当物质财富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时,人们却发现物质财富——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需要精神的进步和发展。在我看来,网络技术的出现正好可能会推动人们的精神进步加快,因为通过网络中自由和开放的思想交流、碰撞,既会使各种阶层、不同种族的人消除误解和矛盾,也会因彼此融合而产生新的精神与思想。
  早先的互联网是少数人的专利,信息的发布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等级观念,但博客和微博的面世使互联网开始以一种大众、平民且草根化的方式出现,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思想、观点的愿望和途径。博客文化的增长涌现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来自于民众、草根的声音对社会现实有了极强的干预,我相信这种力量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有力的推动力。
  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打开了国门,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最好机会,因为中国人在思想、精神和信仰上是最没有偏见的,也是包容性最强的民族,乐意接受任何先进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历史上,儒道释都可以共存,任何民族文化进入中国文化区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中国这样一块已经耕耘好的土地上,当大家有了一定物质财富的积累,一定会转而关注精神的进步和思想的交流发展。正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互联网,无疑会唤起人们潜在的精神觉悟,使中国人的精神得到进步。
  新世界的特征是“小”
  过去50年间,世界经济是跨国公司的天下,影响了整个世界,我们喝的可乐也好,我们吃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也好,这些跨国公司的特征就是“大”。可是我们马上面对的是一个新的世界,新世界主要的特征就是“小”。因为公司大了,将渐渐失去控制,船大了就掉不了头,容易受到致命的打击。
  如果我们将观察的视野放得更加开阔,一定会看到近年来成长的巨大公司是一个必由之路,但却不是路的终点。我认为更好的企业形式是“小”。因为小,所以更有个性,更具有灵活性,把握机会会十分灵敏、逃避危险的动作也快。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把全球化的进程以哥伦布发现美洲、二次世界大战和21世纪为标志分成三个主要阶段。随着阶段的前移,世界的尺寸越变越小,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从小缩成了微小、竞争场也变平的阶段。在全球化第一阶段,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于国家;在第二阶段,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企业;而今天,在全球化第三阶段,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个人。个人的力量大增,不但能够直接进行全球的合作,也能够参与全球的竞争。我们目前的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是,世界不仅仅是变小了,而是发生了质变——变平了。
  世界本来是有弧度的,一个人要看见另一个人,需要垒起高塔或经过漫长的旅行,但现在仅通过互联网,相互就能看见。通过互联网简捷有效的联络,解决了过去政府、企业需要巨大的能力才能解决的交际和交易成本,单独的个人也因此拥有了力量。同时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因为有了网络,可以削减不必要的部门,降低成本。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