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析公共道德的相关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浅析公共道德的相关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发布时间:2018-07-07 03:32:55 影响了:

  公共道德作为社会整体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整体道德体系中居于前沿地位。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我们验证了公共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进步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析公共道德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公共道德的相关论文篇一

  《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

  摘 要: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我们验证了公共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进步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鉴于公共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根基位置以及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动力作用,要想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建设的步伐,对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不容忽视。

  关键词:大学生; 公共道德素质; 高校公德教育

  作者简介:刘万涛(1976-),男,黑龙江依兰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李威娜(1981-),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是指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的素质,具体包括大学生的公共道德认识、公共道德观念、公共道德情感、公共道德意志以及公共道德行为等。[1]要培养具有较高公共道德素质的大学生,就要从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具体构成出发,养成大学生对公共道德的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能够产生端正的公德观念以及良好的、稳定的公德情感并锤炼出正确的公德意志,进而践行社会主义公德规范所倡导的公德行为。探讨基于道德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培育思路与对策,充分探析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荣辱观,是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的需要,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促进大学生公德认识的科学化、大学生公德观念的完备化、大学生公德情感的理性化、大学生公德意志的成熟化以及大学生公德行为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完善高校公德教育,提高公德整体认识

  当前,高校公德教育面临着新的环境,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的社会观念呈现出了多元化、复杂化特点,其民主权利、个性自由意识也更为活跃。高校公德教育面对公共道德生活中的种种诘难和两难处境,应根据教育活动客观面对的特定对象、特定环境而采取婉约、智慧而灵活的措施,应打破以往规则化、说教化的教育方法,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突破常规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随机应变地开展公德教育活动,如此才能不断完善高校公德教育,夯实思想根基,切实提高大学生对公共道德的整体认识。

  1.因时制宜

  完善高校公德教育要做到因时制宜,就是要把握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平衡,以求能够准确地把握教育时机,开展公德教育活动,夯实大学生的思想根基,提高其公德认识。以前,大学招生政策偏重实用科学,而培养适应社会机器高速运转的专业人才,成为了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如此,大学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多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进行建设,而相对地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提高、公共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要逐步完善高校的公德教育,夯实思想根基,提升大学生的公德认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现状,逐步增加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使教书和育人的过程结合得更为紧密,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形式主义的说教,丰富公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更好地发挥大学教育在与社会互动关系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

  2.因地制宜

  完善高校公德教育要做到因地制宜,就是要使公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大学校园的具体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特征,展开公德教育,提高公德认识。公德教育离不开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公德教育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校园环境作为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师生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共同创造的既与时代关系紧密,又独具校园特色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对完善高校的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德认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我们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注重对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并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打破传统的公德教学模式,增加公德学习乐趣,促进公德认识的全面发展。通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现代化风貌的新型校园,逐步提升大学校园的文化品位和功能特色,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氛围、景观,以此陶冶性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注重师德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抓住同学们的兴奋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和展现公德知识,提升公德认识。

  3.因人制宜

  完善高校公德教育要做到因人制宜,就是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以此为契机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开展公德教育,夯实思想基础,提高公德认识。高校公德教育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自由思想的异化消除了公德规范的约束力。了解大学生个性发展中的高尚品质及存在的问题,是实施“因人制宜”的关键所在。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但这其中也不乏大学生存在自视过高、狂傲、理想和现实差距较大,缺乏谦虚和宽容等品质的问题存在。在大学生过分注重其自由意识的同时,在其奉行“自由”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过于奉守自己的自由,而相应地缺乏对他人自由权利和人格的尊重,缺乏对公共道德规范的认同和遵守,致使他们的公德认识水平低下。健康的个性会推进社会的进步,促进个人的成功,但如果盲目地强调个性发展忽视公共道德的基本要求,就会阻碍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进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人权利和价值,提升其主人翁意识,允许并鼓励其张扬个性,发挥潜能,提高创造性,要积极地为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并通过自我调节和外在调节两个方面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向着社会需要的方向良好发展,正确处理大学生个性张扬和遵守公共道德的关系,审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公共道德之间的冲突,使两者和谐发展,相互促进。

  二、重视自我教育,提高公德认知水平,端正公德观念

  自我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种重要方法。重视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德认知水平,端正公德观念,就是要求教育者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公德规范、知识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使大学生把教育者和社会对其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使大学生切实提高公德认知、端正公德观念,善于区分公德行为的善恶、美丑,鼓舞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公德行为,反对假恶丑的公德现象。而“内省”、“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典型的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实施自我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运用自我教育提高公德认知、端正公德观念的具体手段。

  1.坚持内省

  内省是儒家思想中典型的道德修养方法,它强调在自我的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孔子很早就提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孟子的“内省”名为“存心”,也叫“求放心”。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继承总结出了“内省、自讼、思过”的修养方法。其实质都是“反求诸己”,将道德审查与拷问指向自己内心,其作用在于唤醒“本心”,律己而行。“内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公德修养方法。在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及大学生公德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内省,就是要更好地发挥自我教育的效用,将社会主义公德规范的审查与考核指向自身,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以社会主义公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判定他人公共道德行为善恶、美丑时,也要首先从自身出发,推己及人,端正公德观念,以自律的行动创造井然的公德秩序和公德环境。

  2.坚持慎独

  “慎独”出自《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3],它强调的是在无人监督时,更加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信念。坚持慎独,就是要提高大学生遵守公德规范的自觉性,防微杜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自身的自觉,按照社会主义的公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公德信念之事,是端正大学生公德观念,提升大学生公德修养的重要方法。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都是外在的,对社会成员的道德约束也是他律的。而任何外在的社会他律形式,只有通过道德个体的自律才能得以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动。“因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4]缺乏自律的道德,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所以公共道德规范的有效贯彻执行,要更多寄希望于社会成员实现公共道德规范的“内化”,寄希望于大学生对公德规范的“内化”,这就要求大学生养成“慎独”的思维习惯,靠着内心的道德信念,不断提升公德认识,端正公德观念。

  三、组织公德实践活动,减轻不良心理影响,增强公德情感

  公德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对于控制大学生群体自由思想的异化,减轻不良心理的影响,增强公德情感,提高公德教育实效的影响是关键性的。优良、科学的公德理论的推行,要靠实践活动去普及公德知识和理论,公德的规范原则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教育,才能实现公德的“内化”,才能在实践中自觉把外在公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道德情感,才能使大学生的公德情感得以增强。为此,当前的公德教育可以尝试着从宏观布局着眼,而在微观实施上下功夫,以“生活式”的实践教育使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践行公德,减轻不良心理的影响以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情感。

  1.宏观着眼,树立全局式的公德教育理念

  “宏观着眼,树立全局式的公德教育理念”,就是要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公德教育的根本方向,使公德教育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方向,使公德教育保持其向善性、公利性,使公德教育体现其所承载的发展着的经济、社会、文化、人本、生态等方面的价值意义,体现其伦理道德价值、责任、义务和精神,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知荣明耻、遵纪守法、文明道德的公民。

  2.微观入手,开展生活式的公德教育实践

  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具体实践的“闭门造车”的结果,只有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才能锻造出高尚的人格。[5]公德教育不仅要尝试着从宏观布局着眼,还要在微观实施上下功夫,积极开展生活式的公德教育实践。公德教育存在于实际生活之中,公德教育本质上就是生活的过程。“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6]开展生活式的公德教育实践,要立足于生活基础,在生活中汲取道德素材,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要使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小事身体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点滴积累中内化公德规范,增强公德情感。此外,还要注重公德实践教育形式的创新。大学生的民主自由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硬性命令”式的指挥支配教育已很难发挥其公德教育实效,所以在公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开发出灵活、新颖、有趣的方式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也成为现代公德教育中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

  四、汲取中外公德观点精华,继承传统美德,锤炼公德意志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汲取中外公德观点精华,努力锤炼公德意志,是提升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要不断地继承和延续中国传统公德文化精华,学习和借鉴西方古今公德文化精华,开创和完善中国现代公德文化精华,使公德理论更为完善,更能满足时代需求,更能深入大学生内心,更能利于大学生公德意志的锤炼,更能催生大学生高尚的公共道德行为。

  1.继承和延续中国传统公德文化精华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中,有着许多教人向善的公德文化精华,值得我们继承和延续。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的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极为狭窄,因而有关公德的规范也相对有限,但仍有公共道德的存在,只不过当时的公德观念尚夹杂在社会整体道德观念中并没有明确的分类,需要我们加以筛选和梳理。如儒家所倡导的“天下为公”、“仁者爱人”、“同舟共济”、“报效祖国”、“仁民爱物”、“民胞物与”观念等等。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当代公共道德中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诸多内容也多源于传统道德中的道德理念。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公共道德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在锤炼大学生公共道德意志的进程中也要求我们注意继承、延续和吸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华中教人向善的公共道德精神以丰富和完善公德教育的内涵,延续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2.学习和借鉴西方古今公德文化精华

  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公德教育多以隐性教育的形式展开,并多包含于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当中。相较于东方强调整体利益的公德观,西方的公德观念则更多地突出其个人主义特色,其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民权意识”、“契约观念”、“人道主义传统”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在进行公德教育过程中应该学习和借鉴的良性元素。我们应当在锤炼大学生公德意志的实践中参考西方公德文化理念中的精华,减少呆板的课堂式的公德教育方式的比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着眼于培养创造型、主体型的大学生人格,增强大学生在实践公德行为时的主观能动性,以弥补中国道德教育的不足。

  3.开创和完善中国现代公德文化精华

  公德教育也要紧随时代步伐,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智慧不断突破现有理论,完善现有理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公德教育根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公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宗旨不能变。但时代的变迁促使我们要找到最适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的“新”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便是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创造。公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如此,我们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公德教育的新内容。例如,我们常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总体要求,以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公共道德建设中内容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在锤炼大学生公德意志的同时,注意时代所赋予公德的新内涵是教育者在公德教育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此才能使公德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更加贴近时代需求。

  五、利用公德教育平台促使公德意识外化,践行公德行为

  在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对各式教育平台的应用,创办提升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如此,才能为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外化提供更好的条件,才能使得大学生按照本人的意志以及具体的公共道德规范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式,使公德行为得到更好的践行。大学生的公共道德行为可以最直接地体现大学生的公共道德素质,而诸如宣传、信息、互动平台等诸多的公德教育平台的应用无疑是促使大学生公德意识外化、公德行为践行的催化剂。

  1.宣传平台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进程中,应注重建立相应的宣传平台,开发多种宣传内容和形式,阐明社会主义的公德观,使大学生相信并随之行动。通过发挥宣传平台的激励、鼓舞、劝服、引导等功能以达到宣传的效果,践行大学生的公德行为,提升公共素质。同时,宣传所选择的事实材料和案例,也须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经验和接受能力;宣传形式的选择也应充分考虑公德教育的内容和大学生这一特定的宣传对象,使其更加鲜明和多样,以求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公德教育的内容,加深大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达到宣传的目的。高校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则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对提升大学生公德素质的积极作用,开发多样的公德宣传活动,并运用多种宣传手段,诸如面对面宣传、大众媒体、理论文章及文艺演出等形式,吸引和争取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公德规范,进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信息平台

  所谓信息平台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存在方式。[7]在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通过对数字化、网络化公德信息的筛选,使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地掌握最新的公德事实材料和案例,并通过公德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存在方式的特点,及时有效地传播最新的公德信息。此外,高校教师在传授公德知识的同时还要正面引导大学生对公德信息的认识,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大学生对繁杂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选择正确的公德信息,抵制网上的不良、垃圾信息,不制造、传播虚假道德信息,做到上网也遵守公共道德,文明聊天,负责任地使用和发布信息,不断地规范大学生公德行为和活动,重视把公德信息知识转化为行动,养成良好的公德行为习惯。

  3.互动平台

  创建公德的互动实践平台,就是要组织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各式的公德互动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互动中学习和成长,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感受公德文化,并把公德实践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深化对公德的理解,从而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德习惯。对此,高校可以把公德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结合不同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各式的公德实践互动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义务打扫宿舍或教室的卫生,鼓励大学生自觉监督和检查校园内的违反公德的现象,让大学生在互动实践中训练和检验自身的公德选择能力,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使大学生在互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管理和提高。高校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园公益互动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公德实践能力,促进了大学生公德行为的外化及公德习惯的养成。

  六、创造公德育人环境,重视道德文化熏陶,养成公德习惯

  “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8]大学生公德素质的提升,不仅要使其具备公德认识、观念、情感、意志和行为五种成分,而且特别要注意使公德行为方式变成公德行为习惯。为此,在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的过程中,要注重公德教育力量构成,形成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力量的合力,使道德文化熏陶的环节蕴含于三个环境之中,把三种教育力量有效地、科学地整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使其共同承担培养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任务,并各有侧重,以促进大学生公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公共道德素质。

  1.家庭环境

  每一个受教育者从孩童到老年,从工作学习到休闲娱乐,时时刻刻都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环境当中往来穿梭和变换角色。家庭是每个大学生所接触的第一个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对每个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是长期、深刻的,其所具有的教育优势也是其他教育因素所无法比拟的。家庭教育应侧重于公德的启蒙式教育,在受教育者幼年时期便潜移默化培养其公共道德意识和情感。父母时刻伴随着子女的成长,也最了解子女的个性,其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要发挥其榜样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和良好的家风时刻注重对子女公德文化和情感的熏陶,注重对子女品德、人格的培育,更好地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9];倡导更加科学、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在年幼时就在家庭环境中不断地对大学生的公德习惯的养成进行各方面的熏陶,提升其公德素质。

  2.学校环境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10]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要养成大学生的公德行为习惯,校园环境的塑造就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体现公共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公共道德教育活动。为此,可以通过弘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营造爱校、爱国、爱党的校园文化氛围。有针对性地、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德教育活动。如三月的学雷锋活动、五月的全民劳动活动、六月的环保宣传活动等,通过活动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公共道德素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感染,实现其道德品质的升华。并可以通过对校园电台、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报纸等各种教育媒介的应用,开办有特色的、形式多样的公共道德教育节目,形成正确的公德舆论导向,以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德行为习惯。此外,还要注重校园的绿化、布局及设施对大学生公德素质所产生的影响,使大学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公德教育的阵地,使公德教育存在于大学校园中的各个角落,坚持环境育人,营造和谐的、健康的学习氛围。

  3.社会环境

  大学生公德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社会氛围及整个社会公德水准的提升。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培育应侧重于公德的巩固式的外在环境化教育,建立起维护公共道德的舆论体系,实施好公共道德的奖惩机制,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人人遵守公共道德,以遵守公德为荣、为美的社会气氛。对此,应从加强媒体和大众舆论的监督入手,发挥其激浊扬清的功能,增强社会的监督力量,保障公德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社会的信息化使媒体成为了强大的监控力量,彰显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网络、电视、杂志等大众传媒和主流媒体应本着理智而客观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宣传有关公德内容的新事迹、新风尚,使公德观念深入人心,优化公德教育的社会环境。教育者也应努力教导大学生提升分辨传媒信息真伪的能力,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选择和判断传媒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优势,加强对大众传媒中有关公德正面信息的渗透,使传媒的正面力量辐射到每个学生,促使大学生公德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赵明媚,庄园.提高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20-21.

  [2] 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陈莉.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5] 龚吟怡.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N].光明日报,2011-02-21(11).

  [6] 华中师院教科研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33-634.

  [7] 董子峰.信息化战争形态论[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4(10):169.

  [8] 叶圣陶.叶圣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35.

  [9] 孙文顺.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公德教育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38.

  [10] 潘经城.社会公德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7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析公共道德的相关论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