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让世界文化遗产青春永驻_世界文化遗产
 

让世界文化遗产青春永驻_世界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8-12-28 04:51:48 影响了:

  总投资3亿多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于今年6月26日正式开工。这是西藏古建筑保护维修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意在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使这些历史建筑永葆青春,流传万代。这也标志着中央政府在西藏掀起新一轮的文物保护维修热潮。
  
  传统开工仪式在袅袅桑烟中举行
  
  2002年6月26日,清晨7时。
  八宝莲花山祥云萦绕,布达拉宫金顶生辉。透过朝霞的缝隙,初升的太阳把一束束光柱投射到巍峨的布达拉宫,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来临了。
  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今天妆扮一新,宫顶上7面彩旗迎风招展,宫墙上挂起长长的只有在盛典时才用的扎西查仁彩带,寓示最高规格的吉祥祝福。三大工程传统开工仪式就在布达拉宫脚下隆重举行,而这项工程开工的时间和破土人选都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按西藏传统的天文历算推算选定的。
  7时30分,绿树掩映下的雪城内燃起袅袅桑烟,工作人员向诵经的喇嘛敬献酥油茶后,12名身着绛红色袈裟的拉萨上密院堪布和布达拉宫僧人端坐在经座上,齐声念诵预祝工程平安、吉祥的经文。他们昨天已在布达拉宫诵经一整天。
  8时25分,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布达拉宫维修工程指挥长强巴格桑身着节日盛装,向诵经僧人和来宾敬献哈达、切玛和吉祥人参果八宝饭。
  8时50分,诵经声突然加重,激越的铃鼓声也响了起来。此时,年轻的土登次仁喇嘛沉着地挥动起系着洁白哈达的镐头和金锹,在宫殿脚下的土地上挖出第一堆土块。参加盛典的人们齐声鼓掌,祝愿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扎西德勒,吉祥如意,顺利开工。
  今年20岁的土登次仁是布达拉宫一名普通喇嘛,由于他符合藏历水猪属相、名字吉祥、长相端庄和气、父母双全,当选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占卜开工日期时所规定的“奠基人”。
  能够为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开工“奠基”,略显腼腆的土登次仁说自己感到很高兴。他和其他堪布、喇嘛一起高诵祈祷经,祝愿维修工程顺利、圆满成功。
  
  9时整,参加开工仪式的所有来宾站成一排,面向巍峨高耸的布达拉宫,手攥洁白的糌粑,手臂轻扬三下后把糌粑抛洒到空中,同声高喊:“扎西德勒!”预祝工程圆满成功。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开工盛典
  
  上午10时,“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开工典礼”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隆重举行。开工典礼由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卓嘎主持。西藏自治区领导和中央各有关部委领导郭金龙、热地、刘延东、列确、高强、徐明阳、于广洲、图道多吉、周和平,以及各族各界群众3000余人参加了开工典礼。
  在开工典礼大会前,三大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向出席开工典礼的中央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敬献哈达,活泼可爱的藏族少年表演了精彩的少儿扎西雪巴舞。
  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转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广大藏族同胞、各界群众以及关心、支持西藏建设发展的朋友们和同志们的亲切问候,并对三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他说:“三大文物作为西藏标志性建筑,不仅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殿,在全中国人民心中也具有极其崇高而神圣的地位。中央政府决定筹措巨额资金,实施三大工程,进行抢险、加固和维修,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使这些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永葆青春,流传万代。”
  国家计委副主任于广洲也在开工典礼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迹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遵照李岚清副总理关于‘参加此项工程的每位同志都要意识到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指示要求,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扎实工作,确保工程在高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重托,人民的期望。”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三大文物维修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徐明阳对维修工程提出6点要求,一是要认真贯彻“不改变原状”的文物维修原则,精细施工,确保质量。二是要注重借鉴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藏民族能工巧匠的传统技术优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传统技艺的水平,在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的各项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办事,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和质量管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措施,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坚决杜绝贪污浪费现象,坚决防止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确保工程建设万无一失。四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五是文物、建筑、监理、质检、消防、电力、审计、监察、安全生产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工程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顺利进行。六是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攻克技术难关,为今后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树立样板,提供借鉴,把我区的文物保护维修工作搞得更好。
  
  民族宗教界人士盛赞三大工程
  
  投资3亿多元的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将历时5年,这是西藏古建筑保护维修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受到西藏民族宗教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萨迦寺民管会主任班典顿玉特地从萨迦寺赶到拉萨参加开工典礼大会。他说:“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开工,是西藏民族宗教界功德无量的顺缘盛事。工程项目的立项实施,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关心西藏民族宗教事务和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体现。我谨代表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和民族宗教界人士表示万分欣喜的祝贺,并向党中央、国务院和专程而来的国家各有关部委领导致以虔诚的敬意和谢忱!”
  44岁的喇嘛索朗已在布达拉宫生活了20年,目睹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今天又迎来第二次维修,他感到很高兴:“布达拉宫的地基隐患大,这次维修对保持布达拉宫的永久性很有意义,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完整的布达拉宫。”他希望施工队伍能够真正把布达拉宫修好,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国家投资这么多,如果修不好,群众会有意见”。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金中・坚赞平措回忆说:“我是经历过旧西藏的人,当时我经常出入布达拉宫,每当雨季,由于排水设施不全,到处积水成池,对布达拉宫造成的损害很大。如今,国家拨巨资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进行保护维修,我打心眼里高兴,由衷地感谢党中央和全国人民。”
  大昭寺民管会副主任尼玛次仁说:“中央决定维修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是非常及时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希望有关部门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文物维修原则,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
  78岁高龄的西藏佛协常委、布达拉宫维修专家强巴格桑喇嘛参加了开工典礼的颂经活动。他说:“这次维修工程完全按照藏族传统仪式进行,我非常高兴。中央政府决定维修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我从内心深处感谢中央政府。”
  
  三大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这次中央投巨资维修的三大重点文物,历史悠久,民族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是中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即梵语“普陀罗”一词的音译,藏传佛教徒把布达拉山比喻成观音菩萨的第二个殊圣普陀山。
  布达拉宫为土、木、石结构,始建于唐代,现在的规模为17世纪陆续扩建完成,集宫殿、城堡、寺院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西藏闻名于世的标志性建筑群、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的宝库。
  布达拉宫兴建于公元7世纪40年代,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连同山顶上的一间号称千间,后因雷击和战乱毁坏。
  至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当政时期,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经过3年时间,重建布达拉“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到布达拉宫。
  公元1690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由摄政第巴・桑结嘉措主持,在原来白宫的西侧又增建了存放历代达赖喇嘛灵塔的“红宫”。以后,历代达赖喇嘛均予维修和少量增建。至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又掀起了一次扩建高潮。193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格来顿觉殿建成后,始具今日规模。1961年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到1994年之间,国家先后拨出5500多万元以及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并组织了一支以藏族工匠和管理人员为主、内地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的工程技术队伍,对布达拉宫进行了首次重点维修,这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是空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布达拉宫维修的设计和施工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古建筑保护史上的奇迹”,“对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布达拉宫在1994年12月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市西郊,藏语意为“宝贝林园”,是西藏最著名的古代园林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布达拉宫建筑群的扩展项目。
  罗布林卡始建于1751年,自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创建并命名后一直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后,罗布林卡成为全民参观、娱乐的最大公园。
  整个公园由建筑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占地约36万平方米,建筑和园林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是一座集藏民族雕塑艺术、园林艺术和古建筑艺术为一体、融合了藏、汉建筑风格的大型园林建筑群。
  
  萨迦寺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座落着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它是西藏中世纪文化复兴繁荣的重要里程碑,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历来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中国的“第二敦煌”。
  
  “萨迦”,藏文意为灰白的土地。这是因为萨迦城北山上有一片灰色的岩石,风化如土状。萨迦寺分南北两寺。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的平坝上,北寺地处北岸灰白色山崖的下面。
  萨迦寺北寺始建于公元1073年,主建筑有大殿乌则拉康和雄雅拉康、刚嘎拉康等,现仅存二层的大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已残破。
  南寺为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于1286年所建,曾是西藏地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至今仍然完好。它是一座城堡型的建筑,四周筑有护城河及两重城墙。平面呈方形,南北210米,东西214米,总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内城墙高8米,宽3米,为石包砌夯土墙,四角上有4层高的角楼,城墙上有女墙垛口,四方城墙中段有碉楼。外城墙称羊马城,为回形土筑墙。城外护城河宽8米,全为石砌。城北、西、南三面无门,只有东面有门、桥各3座,相互对应。总之,是古代内地城池的仿制。民国37年(1948年)萨迦寺曾进行过一次大修缮,一些细部建筑发生了改变。
  萨迦寺南寺的主体建筑是大经堂,分4座殿堂,经堂内供有三世佛及萨迦班智达、八思巴的雕像。大殿后部及左右靠墙处,是高至大殿顶端的巨大古木制书架,藏有难以计数的古代佛教经典。这些经典多是元、明时代的手抄本,很多是用金粉、银粉写成的大藏经。1980年在普查寺内文物时,人们在寺内还发现了用藏、蒙、梵3种文字刻写的20部举世罕见的贝叶经,计有3636叶,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些典籍除了宗教内容以外,还涉及天文、历算、医学、历史、人物传记、哲学、音乐、文法、修辞学等各个方面。寺内还藏有2000多块印经板、众多法王遗物、元明两代皇帝赐给寺院的瓷器等珍贵文物,保留了大量的元代壁画和元代蒙古兵士的铠甲、兵器。
  萨迦寺是西藏建筑艺术史上一个突出的范例。它是完全以城防为目的而建筑的寺院,其建筑布局、设计思路都体现了战争防御的要求,融汇了藏、蒙、汉建筑上的风格。
  
  保护西藏文物功德无量
  
  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这三大重点文物作为西藏闻名于世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藏族同胞心中的圣殿,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也具有极其珍贵的地位。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建筑物本身构造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这三处文物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基础下沉和破损,以及墙体出现裂缝或坍塌、木构件虫蛀、变形等险情,存在严重的隐患。
  2000年8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实地考察布达拉宫,明确指示要保护维修好这些重要文物。2001年6月,在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上,将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列为援藏重点项目。为了把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好,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研究咨询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评估论证和准备工作。今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基主持国务院第131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了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同意开工建设。
  这项历时5年的维修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布达拉宫基础加固、布达拉宫主体和雪城古建维修、修建珍宝馆;罗布林卡格桑颇章区域、原噶厦办公区域及其他区域修复;萨迦寺主要建筑物维修、新建文物库等。项目总投资为33330万元人民币,其中布达拉宫维修工程17930万元,罗布林卡维修工程6740万元,萨迦寺8660万元,所需投资全部由中央财政资金安排。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累计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文物古迹和宗教活动场所,修缮和保护了大批文物。特别是中央政府又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援建了占地面积52479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的西藏自治区博物馆,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现代化博物馆之一。
  自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文物保护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西藏现有专业文物考古工作者270余人,其中95%是藏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