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劳技课教学: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劳技课教学: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9-02-05 03:44:40 影响了:

  【摘要】目前,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黑板上种田”、“口技”式教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劳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针对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线型教学设计,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创设自主、开放的学生学习活动空间,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与体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使知识的传授由“填鸭式”变成“探究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 填鸭式 探究式
  
  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动手、学会创新,养成良好的劳动、学习、生活习惯,它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具有主体性,并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这门课程中,学生、教师是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的地位及相互关系,这关系到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创新精神是否得到发扬,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培养。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劳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劳技课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自己观察、分析电影放映机的制作过程,并进行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主探索求知。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抓住一个“精”字,突出一个“动”字,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尽量使学习材料直观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索转化,由灌输性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
  
  二、重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促使其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教生学的模式,重视“教”而忽视“学”,一般都要经过“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这一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得到实现。事实上,劳动与技术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但它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在新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指导下,劳动与技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实现劳动与技术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建构体现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思维发现、解决难点。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了解操作方法和作品的制作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全体学生都主动愉快地学习,并进行自主的探究。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注意个性的培养,指导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从而分享成功的欢乐与幸福,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最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诱发学生大胆创新
  
  传统教学单一地采用“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方法,重视向学生灌输劳作的操作程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间,他们思维和感知的形成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只有自己动手去做了,才可以在动手、动脑过程中促进脑功能的发展;只有边动脑边动手,才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多方面的研究证明,学生在物化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只有进行精细操作,才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在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要纠正那种教师统得过多,学生自由少;重模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等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的弊端。在教学中,要以实践为主,加强劳动技能和训练,增强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学习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因此,劳技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形成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创作的过程。俗话说:熟能生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做是发明,是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创造的一般过程是劳动过程,创造力是劳动过程的一种功能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亲身参与创造。
  创造能力的获得最终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中,通过手脑并用,才能达到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教学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古人云:“学源于思,而思起于疑。”事实证明,只有经常产生疑点,才能有思考、有探索、有创新。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吸收知识,获得创造性技能和思维,并养成科学的创造态度,才能真正将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再完美的模仿也毕竟是模仿,而有缺损的创造终究是创造。如何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不断实践、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可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